|
发表于 2019-2-14 22: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在日本,被中国同胞当成日本人。
某次陪同一对国内土豪贵宾,白天有正事儿,所以那天我化妆和穿着比较公事风。
事情结束后回到饭店,距离晚餐时间,有两小时空档。他们就下榻在银座,于是利用时间赶紧去银座某百货公司买回去送人的日本特产。所谓特产,就是钟表专柜的精工手表,一买十几块。
买完后办理退税手续。专柜在五楼还是四楼,退税在地下一楼。办过退税手续的都知道,必须凭护照办理。我呢,因为这涉及个人信息,贵宾他不主动要求,一般不会主动凑上去。加上退税柜台的工作人员好多中国人,中文才是通用语言,就站在离他三四步的位置,静静地等。
开始接待的一个中国小哥,看着像是新人,但态度超好。突然,旁边过来一个貌似老员工还是小负责人的中国人小姐姐,拦下小哥手里的活儿,检查指导。看到这个,对此女要展现她最懂的姿态,我已不大感冒。
小姐姐挑出来毛病了,说不能给办退税,因为没把商品都带下来。土豪还挺有耐心跟她解释,是专柜工作人员说不用商品,有单子就行。小姐姐用模仿痕迹很重的日式服务性假笑:不行,没东西办不了,你可能听错了,上去拿吧。反正就是随你怎么解释,都微笑拒绝。
为什么说她模仿痕迹重?因为作为一名混在日本多年的老油子,见多了,自己也用多了礼貌不失拒绝的语言及态度,当即就感觉到她的浓浓“装逼”范儿。包括她在跟土豪说话时,掺杂了日语。我还真不明白,手表柜台的小王,小王不能用中文说,非用“王san”?这超出我个人对说中文时自然夹杂外语的接受范围。又或者说,你要真的有些日语已经习惯性的刻在骨子里,小姐姐你就不该犯一个基本错误————在客人面前,你称呼自己方的工作人员,使用了尊称。
我走上前去,看了看她胸口的工作牌,姓P:小姐,按我们对XX百货公司服务水准的理解,遇到这种情况,难道不是应该你先用你旁边的这个内线电话,跟手表柜确认一下吗?为什么未经确认,就认定是客人听错或弄错?万一没弄错的话,岂不白跑一趟,而这些明明是可以先用一个电话确认的。
P小姐表情惊讶,她没猜到在旁边一直没说话,外表又很公事风的我,竟然不是日本人。不过,她端着的态度没放下来,又把刚刚那套再跟我说一遍。
我:小姐,就算你跟我说话时忍不住带日语,就算我也听得懂,但你能不能别在客人面前,称呼同事为某某san?XX百货公司是老字号,很有名,可你的态度让我觉得,好像这成了你可以拽一些的理由。
P小姐立刻态度软了下来,退到旁边打电话,让先前的小哥继续他的工作。
此时,留在楼上的土豪太太,刚好决定再多买一块表,顺便就把东西全拎了下来。别小看手表个儿不大,加上盒子和纸袋,老大一堆呢(国内企业家富一代,多有钱,衣服牌子多贵,看起来仍旧土,确实样子非常“土豪”,但待人接物方面,会让你明白他们为什么能成功)。
所以,事情未上升到让退税的与手表专柜,同事之间深入交涉,就处理完毕了。
早年来上学的,谁不是餐馆刷盘子谋生开始的。大多数情况下,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没必要这么low的跟同胞在日语用得对不对上较真。可这姑娘,一自我感觉太良好,蜜汁优越感,二是不刺儿她一下,好好一老字号百货公司的名声,就得这么一点一点被坑了。本来打算投诉,最后没有。万一投诉,让她丢了工作(虽然99%不是正式员),似乎又太重,所以,怂了。
最近几年由于中国游客剧增,哪儿哪儿都有中国工作人员。讲真,我们中国人的服务态度,搁在国内没啥,搁在日本,违和感挺强的。尤其这些人呢,大多是留学生了,主妇等,小时工为主,干得不开心随时可以走。而且本来就没习惯过日本服务业的客套技巧,又不像正式员工那样,得接受相对完整的上岗前培训。有时见药店的中国店员对待中国游客的态度,服了,要对方是日本客人,不得被投诉千百回呀。可咱们中国游客呢,习惯了国内那套,来日本了也不觉奇怪,竟倒也受得了。
对了,银座那一带的药妆店价格真心贵,服务态度也够呵呵哒,人又多,何苦呢。如果你住的酒店在郊区或离商业街有些距离,去附近超市购物好了,价格便宜,服务态度还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