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29 16: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谢 @傲剑凌云 邀。感觉这其实是三个问题……为什么网文不进日本,为什么中日宅圈交流中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和为什么中国网文在日本“火不起来”。
一个事实是,网文界是做了尝试的,就像《全职高手》这种,不但有小说,还有动画和粘土手办,基本是熟悉的标准日式轻小说运作套路,毕竟日本是现在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市场,有钱赚谁不想去尝试一下呢?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libre-inc.co.jp/special/masterofskill/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マスターオブスキル 全職高手」胡蝶藍|株式会社リブレ也不只是网文,整个中国文学界都在做这种努力,近年不只是普通人都能知道的大作家,甚至一些小圈子名作家也能将作品打入日本,哪怕像在下这种不入流级别的小透明爱好者和身边的一些朋友也有投稿电击文库之类的经历。
但是鉴于类似“为什么网文界不进军日本”问题的存在,其实也能反衬出这些努力现在仍然难称得上“成功”。
原因自己感觉应该有三点。
一、中国网文和日本轻小说的读者群实际上是不太一样的。所以“爽点”、“卖点”不可能相同,这是两个不太一样的市场。
单纯从产品的角度,原汁原味的中国网文和日本轻小说、Web文就是针对不同群体设计的两种不同的产品,两者诞生和依托的读者市场就不一样,细分的话还能分出很多很多读者类型和作品类型。虽然作为小说产品,相互之间有一定替代性,但仍然不是一回事儿。非要同场竞技的话,只能说是两个体系的碰撞,或者更深一些,两国青少年文化、国家发展水平的碰撞。
而很明显,中国现在仍然只是一个个别地方很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和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还是有差距的,换句话说,如果日本现在是中国的一部分,那现在把网文直接拿到日本卖,就相当于把中国二三四线城市的特色文化产品原封不动直接拿到中国一线城市卖,很明显,不太可能一次性就获得理想结果。可反过来,如果把一线城市的文化产品直接拿到二三四线城市卖,也不见得一定就效果好,但相对前者,只要不是太过“阳春白雪”,多半更容易被接受一些。这个或许也就是第二个问题,中日宅圈交流中中国出现“贸易逆差”的部分答案吧?
当然,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谈不上“差距”而是“差别”,因为任何文化产品都是从特定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只是,如果仅把中国网文当做“猎奇”和“尝鲜”的食物拿到日本卖,而无法成为主流认可的一部分,也难说这是理想的结果。
二、日本轻小说、Web文某种程度上已经“产能过剩”了。能写文和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大赏作都已经卖不出去了(甚至不注意去了解的话会听说都没听说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是否还应该进入日本市场,其实也是一个问题。至少考虑一下以什么方式、以什么样的“定制产品”进入日本市场更合适。
以电击文库和“成为小说家吧”为例。
电击文库的比赛投稿数:
“成为小说家吧”的现在的数据则是这样的:
不到68万,对,这个数据和起点相比就是个弟弟。起点仅仅靠玄幻或女生网一项的数量就超过了。
但这个数据后的现实是国家体量的巨大差距,因为现在中国总人口是日本的近11倍。
而日本Web文的变现,似乎才刚刚开始,且大有取代传统文库本轻小说地位的势头,虽然传统文库本轻小说的销量,在电子版(轻小说)、单行本(轻小说、轻文学)和A、C、G的竞争下,也已展现一些颓势,但作为轻小说整体(文库本+电子版+单行本),它仍是在增长的,很多业界已成名的作家仍然有号召力,不少新人仍会把轻小说、轻文学、Web文当做进入文学的跳板或为爱发电,以现有的日本出版资源都未必够消化掉日本本身的产能,所以仍很难说“业界药丸”。那在这种情况下,纯中国作品是否应该进入,应该怎样进入,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产业链差距。
这点看起来是在比上限,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在比下限。比如“名作之壁”,
不论以中国网文还是日本轻小说、Web文的标准,《IS》都很难说是一部“不错”的佳作,但这部确实卖座了,还成了“名作之壁”,很多“动漫婆罗门”们看不上的烂作、媚宅作都是这样火起来的,因为日本的动漫产业链,现在确实比中国强大太多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钱的问题。
而另一个角度,就像很多电子产品一样,中国的文化产品,很多也处在“产业链下游”,类似手办的“日本设计中国制造”生产方式,在中国国内的很多轻小说圈子里,都不难看到翻译腔或者日轻风格的作品,很多时候,甚至“日轻”风格就是“产业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中国)新人想进入(中国轻小说)圈子都进不去,可这还只是在(中国)国内。出现中日宅圈“贸易逆差”的另一部分原因,或许就是因为我们还在产业链下游吧?
而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小说,尤其是(在日本)卖得比较好,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多少都有一些“日化”处理。
因为金庸的作品对国人来说几乎是耳熟能详的,所以上边的照片自己感觉即便不懂日语,应该也能不用翻译就感觉到“画风”的差别。
而很多喜欢金庸作品的日本人甚至中国人,在受到多年“轻小说”“Web文”熏陶后,都会把其中的人物手动脑补“二次元化”,比如把郭靖定位为打怪练级不断攀登武学高峰的“亚撒西”呆萌男主,把黄蓉定位为御姐心+萝莉身的天才学霸美少女,把乔峰定位为钢铁直男战神,把段誉定位为“妹控”恋爱高手,把韦小宝定义为“嘴炮达人”,《神雕侠侣》高虐师生恋化,《倚天屠龙记》白色相簿化,甚至腐眼看人基,男男皆CP的感觉。而这种环境下,金庸作品就成了“中国风轻小说”作品。
但建立产业标准,尤其文化产品的产业标准,又是个太长期的过程,不但看实力,还要看机遇,能有自己的独立完整的标准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而凭借现在的中国网文和中国国力,是很难短期内就做到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级文化产业标准的,说“大力建设产业标准”就解决燃眉之急而言只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这点感觉看西欧和美国的文化产品就能看出来,就像现在好莱坞再强势,也没能把老欧洲的电影按在地上摩擦吧?
所以感觉,如果重点单纯是进入市场的话,现阶段,可能如何把中国作品“日本本土化”,甚至制作专攻日本市场的定制作品,要比如何把原汁原味的中国网文在日本卖得更好要重要,也就是说,推广“合适的作品”,可能比推广“好的作品”更有用,尽管这两件事有很大的交集。毕竟文化产品不比普通日用品,不是便宜好用或高大上就自然好卖,更多还要考虑一个“口味”的问题。
自己感觉比较“好”和“合适”的例子,可能就是《13·67》和《元年春之祭》吧?
《13·67》是一部典型的“中国作品”,原汁原味,甚至可以说不是中国人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而《元年春之祭》是一道典型的、毁誉参半的“日式中国菜”,因为感受炫学、推理的同时,读起来甚至会感觉如果用日文写这个“中国故事”可能会更原汁原味。
但相同点之一是,两部作品都在日本卖得很好。
而读一遍再分析下陈浩基和陆秋槎的作品,或者单纯看这两位的技能包,恐怕不难分辨出是让网文作者成为陈浩基更现实一些,还是成为陆秋槎更容易一些。
单纯说写作本身,写作实力、作者的表现能力和作品的相对感染力都是不同的,并不是有实力就一定会火(叫好不叫座的作者实在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也不是没实力就一定在市场上没戏(比如“名作之壁”),所以即便中国网文不论质和量都远胜日本轻小说,中国出版业将来完爆日本出版业,也不代表中国网文就一定能在日本市场卖得好。
所以感觉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是,现在缺乏把大量优秀的中国网文作者集中到一起进行日式推广的实际行动(就像当年天闻角川推日轻那样),也缺乏大量能做好“日式中国菜”的网文作者,培养扶植新人的工作与条件还差得很远。
但,是应该大力推广更好的作者还是大力扶植更适合的作者,做“日式中国菜”本身是否是好事,是否真的应该大力推广中国网文到日本,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就是这种感觉吧,希望多少能够帮得上忙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