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
1580
3696
商家A
使用道具 举报
0
1128
1928
小学五
999
1560
1059
1760
1056
1714
宁夏地方文献中出现“银川”一词,约在明末清初。一些官吏、文人在咏唱宁夏平原沟渠交织如网、湖泊珠联其间的秀美景色时,用“银川”形容其水光潋滟、水映如画的水乡风光。 如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重修汉泉暗洞落成》诗云:“曾闻河源来自天,一曲伏流路几千。或 是 天公聊小试,暂移鳅穴到银川。”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解震泰在《游贺兰山》的长诗中有这样几句:“黄河一带宽,城郭渺如舫。银川亦寥廓,微茫但一望。”这些诗词中提到的“银川”, 还没有明确的地名意义。 清雍正年间(1723~1735)“银川” 一词开始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义。 如通智的 《惠农渠碑记》 上有“黄河发源于昆仑,历积石,经银川,由石嘴山而北……”的记载,碑文上的银川,已泛指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了。清乾隆年间,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府城 (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创建“银川书院”,又有汪绎辰纂修《银川小志》。“银川”一词的指代范围趋于具体、明确,已初具地名意义,并开始成为宁夏府城的代称。1944年,宁夏省城改为建制市,拟正式定名为“银川”,经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批准,将银川作为宁夏省会城市之名,沿用至今。 银川之名的由来,有人说是因为银川平原土壤多盐碱化,显露于野,尽为银白色,故称为 “银川”。由于银川平原紧靠黄河, 湖泊、河渠多,日照长,蒸发量大,土质碱性重, 湖岸周边,寸草不生,大片土地被撂荒,没人开荒和种植,致使土地产生白硝,似雪非雪,一片银装素裹,这是银川地名由来的一种说法。此外,还有“银川地名东来说”、“灌区风光秀美说”等。
972
1497
小学四
1278
2511
小学六
1054
1773
1066
1743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