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8 19: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谢邀。
曾经被遗忘过啊,只是因为需要,又被捡起来了。
我小时候,20世纪80年代吧,中日之间很友好。日剧日影被大量引进,高仓健、山口百惠们是中国民间偶像。东芝松下索尼日立被当做伟大品牌,好用,耐用。老一辈会念叨几句小日本、小鬼子,但大体上,是友好的。用的那些词,一衣带水、邻邦、世代友好,俨然要恩仇尽泯的意思。
现在如果查同期资料,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中国也不错。NHK当时播放《丝绸之路》纪录片时相当红。按黄大慧《日本的公众舆论与中日关系》记,20世纪80年代,参与调查的有70%的日本人对中国大有好感。如果有人乐意看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小说与漫画,会注意到,虽然描述得不算精确,但大体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形象,算是好的。
世仇当时依然存在,但双方友好得,仿佛可以暂时把过去都遗忘似的。日本是乐意淡化这一点的。当时的中国媒体则尽量强调,日本人民和侵略者那是两回事。
20世纪90年代吧,因为众所周知的国际格局变化,日本想成为政治大国,中国想成为经济大国。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日美强化军事同盟之类。
1996年,我记得很清楚,《中国青年报》当时有问卷调查,开始讨论日本对侵略战争的态度了。
然后是2001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然后是钓鱼岛问题。
媒体论调上,中国媒体是重提仇恨,日本媒体强调中国的食品问题(毒饺子事件)和崛起威胁等等。
然后,彼此仇视又开始了。直到如今。
双方的彼此热爱到彼此看着烦,显然跟政治与宣传有关。当然有不同处。
2011年《日本学刊》提过一个调查。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是两极分立的:中国人憎恨日本过往的历史侵略,而对日本如今的高度发达则多少伴随着佩服+忌惮;而日本对中国的历史始终敬畏,因此近代中国崛起始终让他们有威胁感。
仇恨如何消弭?嗯:
英国与法国,海内海外,打了近千年的仗,真正的仇深似海。二战为了扛德国,站在一起了。
中国和苏联,分分合合。我小时候看许多连环画,既有歌颂苏联伟大的,也有仇视苏联的,还有珍宝岛大破苏联鬼子的故事。到现在,互联网上还是一边有“毛熊占了中国多少地盘”的呼号,一边有“普京和大大组CP”的诸位。
中国和美国,那恩怨变化更是海了去了。恶劣的时候不提了,抗美援朝;好的时候,尼克松过来了,20世纪80年代特别好,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搞谴责;21世纪初,美国要对付恐怖主义,于是2005年,美国自己贴上来,“中美两国是“利益相关的参与者(Stakeholder)”;之后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很配合,谁都不会去提当年在朝鲜,双方还打过一仗。
英国的迪斯雷利首相有句名言,其实是说透了全世界外交政治的真理:“大英帝国没有永远之敌人或永远之朋友,只有永远之利益”。
要敌对时,捡起血海深仇。
要友好时,强调互惠互利。
如此而已。
如何消弭中日之间的仇恨?
到中日彼此没有利益冲突,或者需要对抗另一个更强大的什么东西时,自然有机会尽弃前嫌,携手合作,然后恩怨暂时被忘记了。
当然远远谈不到相逢一笑泯恩仇,因为世上没有永远之敌人或永远之朋友,到需要时,仇恨还是要随时捡起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