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9-5 11: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十里不同风,甚至很多地方每家人过年都不一样,我只能描述一下我自己家是怎么过年的。
我的老家在安徽江北的一个山旮旯里,在我的印象里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我们称之为“送灶”,就是送灶神去天庭的节日。送灶那天家家户户会准备送灶粑粑作为给灶神的祭品,也是当天晚上的主食。
大概就是这样的,糯米做的。各家放的馅料有所不同,总的来说香干猪肉馅的比较多。在我小时候这是小孩们最期待的美食,贴近锅底那边煎的金黄焦脆,啃起来咯吱的响。上面的部分粘糯清香特别好吃。当然这个也看各家手艺。我家由于我妈比较忙,做饭都不大会。但莫名的和很多老太太关系很好,所以有相当的年份送灶粑粑啊粽子啊什么的都是别人送的。近些年大部分沿街住的人家也都是去早点铺子里预定了。
吃送灶粑粑之前要单独盛一碗出来点上香,是给灶神的祭品。然后再放个鞭炮,就可以吃了。一般大人都会跟小孩逗趣,吃几个粑粑就长几岁。小孩子都希望快点长大,拼了命的多吃几个....
据我妈说,解放前的时候送灶神的祭祀是有一套繁复的仪式的。我妈小时候听我外公说她家年年都会搞这套,后来地主被撸以后,泥腿子们都不会了。。。
再然后就是腊月28左右会大扫除,正月里不能动扫帚。以前我爸都会把家里从里到外粉刷一新。然后这几天人们都会洗头洗澡彻底的清洁身体,然后下一次洗澡就要等正月初六以后(好像?记不大清了)。以前热水器洗澡间没普及的时候年前的几天澡堂子都是爆满的。作为一个害羞的少年,第一次进澡堂的时候对着流动的马赛克群我也是懵逼的。
除夕当天,家家户户开始贴福字和对联。我家十多道门,又冷。这是我过年最痛苦的事情。
年夜饭在我们那其实也不一定是晚上吃的,我们那吃年夜饭的时间是按姓氏和宗族来区别的。有的姓是中午吃、有的是晚上吃。同样的姓因为宗族不同,吃饭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我家是晚上吃,但是基本上都是我爸从早忙到傍晚的时候准备好一桌饭菜,整个正月是不能开火的好像,然后又是放个鞭炮就开吃了。因为我妈的存在,吃饭之前烧几柱香是少不了的。桌上必有的菜有:“大圆子”(一种糯米炸的丸子,是老少都很喜欢的一种过年期间的点心,很好吃。寓意团团圆圆)、“小圆子”(常见的肉丸子,在我老家凡是酒席都有,是最后一道菜,一般上完了以后宾客才可以走)、“和气菜” (腐果切丝,再加肉丝、黄花菜、木耳等一起炒,寓意和和美美,一团和气 )、“豌豆鱼”(好像是鲤鱼,只这种鱼除夕当天不能吃,要留到过年后。寓意年年有余)其他的菜我就记不清了...
一般我家吃完饭就已经天黑了,这时候我妈会带上我和弟弟去屋后的山边给去世的长辈们烧几道纸钱,寻求保佑。结束以后我们就回家放烟花,一直放到春节晚会开始。我街年景最好的那几年也常有附近的村庄扎了龙灯狮子来舞,后来就没了。
我家的传统是一家人一起看春晚。大部分其他人家是各自出去打一夜麻将....我的小伙伴们小时候都羡慕我父母可以陪着一起过年。我当时也特羡慕他们一整晚没有人管,想去哪玩去哪玩。
年三十晚上,我们有守岁的习惯。具体来说就是家里有个人得呆到12点以后才能睡。到12点的时候,又是一串鞭炮,然后把家里大门打开迎接灶神回家,叫“开大门”或“迎灶神”。对,你妹看错,一般是先放鞭炮再开门。我家是两层,都是从二楼窗户把点着的炮竹扔出去就行了。一层的或者正门没窗户的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还有就是年三十、正月初六、正月十五这几天晚上家里的所有房间都要点亮直到天明,叫做”满堂红“。小时候每到这时候我就特心疼电费钱....
送完灶神到正月结束这段过年时间我妈的忌讳就是不能打骂小孩,这段时间我妈的口头禅就是”要不是过年看我不打你“。
正月初一开始拜年,一般初一去爷爷家,初二去外婆家。拜年的时候带上烟酒糖,只能上午去拜年,所以上午会多走几家,最后去留下来吃饭的爷爷家。一般到亲戚家第一件事是见到小孩给红包,我爸比较大方,亲戚们比较穷,基本给的就十块二十这样,有的还没有。这时我又特心疼....
发完红包之后肯定会硬塞个茶叶蛋让你吃,不吃不行。于是一上午你会吃很多个茶叶蛋....小时候也觉得是噩梦,经常被噎到不行,很多时候会偷偷把蛋黄扔了。
打了这么多字,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