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6-13 15: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好久不见。
文化 宗教观日本人在宗教信仰方面非常奇怪,『正月に神社、教会で結婚式、死んだらお経を唱えてもらう』(正月去拜神社,结婚仪式在教堂举行,死后请人念经超度)是日本人在信仰方面的真实写照。
日本文化厅每年都会发布『宗教年鉴』,根据去年(2015)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各类宗教的总信徒数达到了1亿9千万,而总人口也不过1亿2700万(统计方法虽有有待商榷之处)。数据表明有很多日本人会同时信仰几个宗教,丝毫没有一般宗教信徒在信仰上的『排他性』。日本人可以在神社里祈完福,然后去寺庙里求签。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你问一个日本人,你的宗教信仰或者日本人信仰什么宗教时,大部分日本人都会回答你,自己或日本人是『無宗教』(没有宗教信仰)的。或许我们很难去理解一个在新年凌晨去排队参拜神社,在教堂或者神社举行婚礼,亲人死后都要在家里设置佛龛或者神棚的民族,为什么会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
日本独有的『神道教』可以追溯到古代日本,没有特定的创始人或鼻祖,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义,认为自然万物里都有神的存在,人死后也可以成神。日语里的『八百万神』(やおよろずのかみ,万物皆神)充分体现出了神道教的精髓,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有唯一敬拜神,有严格教义的宗教有着极大的反差。以『自然信仰』,『民俗信仰』为基石的神道教在经历了『国家神道』等历史阶段的洗礼之后,在日本文化中扎根,不断沉淀,在潜移默化中,对日本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也使得日本国民在接触基督教、伊斯兰教这种有着排他性宗教时,有着说不出的抵触感,或者也可以说,日本人心中的宗教观念本身与其他国家就有着很大不同。
除了日本独有的神道教之外,6世纪传入的佛教对日本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日本人对寺庙、佛像都有着高度的亲切感。念经超度、摆设佛龛等文化现象,也是在长久的历史演变中不断沉淀,逐渐传统化,风俗化的结果。
神道教与佛教的交错影响,不断扎根,使得原本宗教化的东西逐渐风俗化,习惯化,再加上日本人本身就有的执着的『仪式感』,"不管对不对,先要和大家一样”的『群体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拜神社、教堂结婚、摆设佛龛、寺庙神社祈福等看似是宗教活动的行为,已经日常化,习惯化。在日本人心中,只不过是找了个地方举办了一场婚礼,庆祝了一下新年,找了个东西摆放了下亲人的骨灰,顺便祈求已经死去成神的亲人,能够看护在世人的安康而已。也或许,跟很多中国人过年贴灶王爷相,贴门神一样,与其说是信一件东西,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根本上升不到信仰的高度。更何况,到底何为信仰,日本人心中或许也有他们自己的解读。
所以,在外人看来,日本人一生在各个宗教中穿梭,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实质,或许只不过是一种传统,一种习惯,一种仪式感。日剧中主人公早上醒来,睡眼蒙松,便去佛龛前跪拜,并不是自己有多么地信仰佛教,而只是简单地缅怀下死去的亲人,顺便祈求保佑自己的平安罢了。
也许这样理解,多多少少会明白一点,为什么大部分日本人,貌似在进行着各种有着宗教仪式感的活动,却还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了。
地区限定有一个答案里提到了这点,我再补充下。
一般人的思维观念里,一种产品开发出来,市场反应好的话,会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受众,增加销售额,来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在日本,尤其在点心零食等食品行业,最常见的却是『地区限定』。某件产品只能在某个地区买得到,出了这个地区,您再有钱也不行。
日本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并能够持续保护好、发展好自己的品牌文化,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代表,一个地区的门面。
北海道是日本的食品大户,很多有名的伴手礼品牌都发源自北海道,成长在北海道,并且只能在北海道买到。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3a27d9b5f844da859e01c540e8bb3fd_b.jpg" data-rawwidth="1944"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4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3a27d9b5f844da859e01c540e8bb3fd_r.jpg">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莫过于
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莫过于『白い恋人』(白色恋人)了,已经成为北海道『銘菓王国』的代表,北海道的城市名片。在北海道限定的情况下,成为一年可以卖掉2.2亿枚,年销售额80亿日元的hit产品。提起北海道的点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白色恋人』。
每当我去大阪看到下面这个产品时,我都忍不住想笑。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5ad08c2fdd6689053d7d458399b14c4_b.png" data-rawwidth="417" data-rawheight="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7"> 您确定不是山寨的『白色恋人』么?
您确定不是山寨的『白色恋人』么?
ps:即使是这么有名的『白色恋人』,在2007年也曾爆发出篡改保质期的丑闻。白色恋人一度被停止销售,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打击。在重新开售之后,白色恋人产品,在每个小包上都会清楚地印上保质期,表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根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决心。
语言我一直认为学好一门语言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听说读写的习得只是迈出的第一步,领悟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才是最大的难点。从日本人的日常对话中,或许可窥得一些我们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
①女孩时常用自己的名字作第一人称在本题的另一个答案里,答主探讨了日语中普遍第二人称缺失的现象。其实在日本人的日常对话里,还有一个关于人称代词的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年轻女孩时常用自己的名字来作第一人称。
比如在下面二组对话里:1.---美優:真紀は何型?(真纪,你是什么血型呢?) ---真紀:真紀はね、B型だよ。(人家是B型哦!)2.---紀子:紀子はあいつが大嫌いだけど、(我特么特烦那家伙)
日本很多女孩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很自然地用自己的名字作第一人称来进行对话,有时会带给人一种可爱,卖萌,甚至有些撒娇的感觉(虽然有些日本人特别讨厌这种用法)。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这种语言现象,我们只能把『真紀はね、B型だよ』翻译成『我是B型哦』,如果要带上一股可爱卖萌风的话,或许可以翻译成『人家是B型哦!』。
虽然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但还是难以忘怀第一次听到这种用法时的懵逼状。。。
②转述他人说话内容的方式日本人说话比较『曖昧』(含糊其辞)已经是人神皆知,但是有一种日语用法我还是无法从内心深处去接受。
有这样一个场景:(2个人在办公室里聊天)---美優:真紀,就活はどう?順調?(真纪,工作找得怎么样了?还算顺利?)---真紀: 内定もうもらったよ!(已经找到了哦!)(这时 第三者紀子进入房间)---美優: 紀子, 真紀 内定もらったらしいよ!(紀子,真紀 好像已经找到工作了耶!)
如果当事人不在场,向第三者转述当事人告诉自己的事情,加上『らしい』这种类似汉语中『似乎,好像』的词语,还可以让人理解。但是当事人在场,甚至是转述当事人刚刚告诉自己的事情时,还要加上『似乎,好像,也许』这样的词语,真的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日本人真是把『暧昧』做到了极致。
更新:有些人在评论里说らしい 在上面的例子中是转述第三者用法 不属于暧昧范畴。谢谢大家的讨论。就此 ,我查阅了相关文献 也请教了日本人日语老师,得出的结论跟我上面表述的是一样的。らしい 在不少文献中 是不作为传闻助动词使用的,即使在作为表示传闻的助动词使用时、确信度比“そうだ"还要低。日本人也表示在上面的例子中,暧昧色彩较重,表推量的色彩更多。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下列文献:1http://ir.library.tohoku.ac.jp/re/bitstream/10097/56331/1/1341-0709-2012-19-47.pdf
2http://miuse.mie-u.ac.jp/bitstream/10076/6446/1/AN101977030030003.pdf3http://web.ydu.edu.tw/~uchiyama/conv/kaiwa4.html
http://weixin.qq.com/r/PDvQyNXEvojBrZGr924u (二维码自动识别)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