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楼主: 庞先生

如何看待日本政府鼓励日本企业搬离大陆?

[复制链接]

0

主题

1045

帖子

1732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32
发表于 2020-4-13 10: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我认为不会受到较大影响,迁出去厂不是说直接断供不给卖了。并且,我认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外流并不是中国供应链或者中国制造业的软肋。想要迁出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日企。而且就供应链而言,有些日本厂商虽然在中日两地设厂,但供应国内也不绝对是全部由中国工厂供货。一般都基于供需双方协商。
就算没有疫情,那3成支持的也是支持。东南亚劳动更便宜,这两年一小部分制造商在成本上继续受本土厂商挤压,以及日本也为制造业回流创造了更“丰富”的形式(堪称血汗工厂催化器的研修生制度的进一步开放)。借口新冠拍屁股走很符合日本的一贯做法,比如,日本几乎所有公共场所在不打开全部的照明或空调的时候,都会托辞为“防止地球温室效应”。
遇到这种事情,估计哪国都会打这个小算盘,不过日本显得更“精致”一些,擅长于每一个蓄谋已久的事情包装成“しようがないわね(么得办法哎)”。你看他03年非典过后嚷嚷着跑了嘛,12年钓鱼岛事件不是更没怎么跑嘛。21世纪初的经济东风和车市高涨收了多少票子。
就汽车市场,要是日本那些大银行能预言2025年中国汽车年销量能达到3500万,估计这3成咬咬牙也要死钉大陆。至于什么新冠,不存在的,怕是都得喊拆那南波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0

帖子

1711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1
发表于 2020-4-13 10: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估计很多人还是不清楚加工业的发展特点。
发展加工业需要的不止是设计,设备,加工技术,工程师和熟练工人。以及上、下游的配合。
除此之外,加工业的发展还要做成本核算。亏本的买卖谁也不想做。即使美国政府支付了迁移耗费的所有资金,后期的赔本买卖就没人来弥补了吧?
无论如何,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最终商家还是要设法让自己盈利,否则它也就无法生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4

帖子

2340

积分

小学六

Rank: 8Rank: 8

积分
2340
发表于 2020-4-13 1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企业不傻,无利你不用说他第一个出走,有利可图你怎么鼓励他都不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5

帖子

2328

积分

小学六

Rank: 8Rank: 8

积分
2328
发表于 2020-4-13 10: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预计全球消费不振,劳动者可支配收入降低。因此削减海外产能、变卖海外资产,回笼资金,支持国内业务、支持国内就业。同时提升国内产业链完整性,保护经济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0

帖子

1551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1
发表于 2020-4-13 1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请让专业的来。一句话简评【确有此事,事出有因,效果有限,动作大于实质】。
2200亿日元,140人民币左右吧。属于整体应对疫情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经济产业省已经把这项列入了支持企业的小册子里。但是,目前为止,这一事件在日文媒体中,连个水花都没有。日经新闻、产经新闻,完全没有专题报道。
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政策不是日本跟随美国脚步,而是日本在先。4月7日政策出台。美国库罗德4月9-10日才有了希望支持美国企业回迁的言论。
一、政策背景
这里必须提到一次重要的会议,3月5日日本首相安倍主持召开的第36次未来投资会议,日本的部长们,还有企业高管专家学者也有参加。供应链问题只是其中一个议题。日本和中国经济联系多紧密呢?日本人自己的统计:日本19.1%的出口面向中国,23.5%的进口来自中国。日本24.7%的中间品出口面向中国,21.1%的中间品由中国进口。2019年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中37%来自中国,日资企业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中35%在中国销售。日本海外企业在中国的数量是最多的,超过东盟、欧盟、美国一大截。1月底到3月初,中国是什么情况呢?除了防疫物资企业,其他企业普遍处于停工状态,而高端全球化的产业链,和“零库存”的思路,很容易导致上下游关联性停工。
这其实是一个直球。2200亿的上一阶叫做“供应链改革”本身叫做供应链调整的国内投资促进。
二、效果能行么
先说政策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从特定国家,高附加值产业,回日本国内投资,厂房设备费用,大企业补贴50%,中小企业补贴66%。
就这,开玩笑呢吧?目前随便先举日本的三大问题。第一,劳动力短缺。2019年度日本经济白皮书中分析指出,职业介绍所统计显示日本仍处于“岗位等人”的情况,每个求职者可选择1.6个岗位。7成企业处于人手不足状态,超8成企业表示34岁以下年轻雇员数量不足。第二,要素成本高。名古屋,普通工人月工资为2500美元,每平方米工业用地价格为203美元。我国上海为674美元和108-172美元、武汉工资为431美元和60美元。第三,日元在升值,国内配套产业也不够。
而且,你就号召企业多元化储备,多存点零件,不就完了么?虽然这也很难,但总比产业回日本现实。另外,我国快速稳定安全复工复产,这是个不次于疫情防控的伟大成就,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能消除部分担忧的。
三、谨防欧盟外媒拱火,别傻呼呼的又被利用了
我去查了日本主流经济媒体,日经新闻,产经新闻,这事情,就没人写文章分析,顶多是介绍政策中间提一小段。真正搞事情的,就是bloomberg的一篇。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日韩自贸协定也好,经济一体化也好,能有多么大的收益,这个难以估量。但这个构想就被频频的搅局。有人就是见不得中国好、东亚好。
四、对我国企业的机会
“这也有机会?” 机会和这一条没关系。和同属于供应链改革计划中的另一项有关系。简而言之,日本政府希望推动包括了支持远程办公、远程医疗教育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加速计划”请问现在哪个国家远成办公、上网课、网上问诊用户最多?钉钉好像都进军日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9

帖子

1810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10
发表于 2020-4-13 1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看了一些答案,我觉得你们还是太乐观了,也可能你们在墙内受媒体民族感渲染太深,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理智看待这件事情。大环境下,疫情发生前已经有了逆全球化的迹象,每年都有大量外企因中国成本提升而退出,先有美国优先,后有英国退欧,这迹象表明逆全球化已经抬头。这次发生了疫情,我跟你们观点恰恰相反,会加速逆全球化的进程,不会是全部,但生活保障资源相关产业会加速逆全球化,谁愿意被你卡着七寸?你们会讲什么成本高之类的,这不是事!直接加关税提高贸易壁垒,国家直接补贴,这是疫情结束后的大趋势,这次疫情,会让各自的国家更加重视本国的制造业,想法设法让企业搬回本国。你愿意被别的国家卡着你七寸?
不要自嗨。逆全球化在疫情结束后,在全世界会更加流行,这是民粹主义跟政治推动的。各位还是保住工作吧,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最冷的时候是在疫情结束后的头几年,国内工厂倒闭的倒闭,外贸型的公司会大批裁员。看国家能不能把握疫情窗口期,如果能团结欧亚大陆,便是历史性的转折点。这几年很重要。
关键点看美国能不能先爆掉,主要关注美国疫情和失业率。目前已经在抬高,就看它会不会引起大规模社会动乱,打乱美国围堵中国的一系列逆全球化战略。
我们处于百年一遇的时间节点。是往蓝,还是往红,看这几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0

帖子

1551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1
发表于 2020-4-13 1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美贸易战中国不签字时,日本丰田是立即宣布加大中国投资的。刚开始是说建混动,后来直接变成了学中国建纯电。
中国为了日本环保技术进中国,又是强制垃圾分类,现在又变成禁塑料袋。
中国韩国合作韩国一直还提禁韩令。日本的要求高多了,中国都接受。
中日韩在应对疫情方面一直都是通力合作,不像美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31

帖子

1680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0
发表于 2020-4-13 1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并不奇怪。
随着中国人力费用的增长,产业链外移几乎是必然的而且是正在进行时。只是因为密集型制造企业转移起来的确难度要大。但不代表无法进行。
很多人拿目前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劳动力素质低,职业素养差,喜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证明产业链向东南亚或者印度转移的不靠谱性。问题是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在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前对中国工人的评价也是一样的。那时候对国企工人的评价,比如效率低,没有责任心等等和现在对东南亚工人的评价如出一辙。对于上层建筑的评价我就不提了。但是只要你人多,只要你足够便宜。我总能挑出来足够的人给你训练成熟练工人。这个过程的确漫长。但是20-30年在一个人看来很漫长,但是对于国家发展来看,也就是弹指一挥间罢了。
如果有人不知道东南亚制造业的发展,我举个例子。4月8号杜邦公司通过其越南的制造厂向美国交付了45万套无纺布面料特卫强(Tyvek)防护服。同时向欧洲捐赠了55万个口罩。而杜邦公司除了亚洲的7家缝纫厂之外,一家位于墨西哥和一家位于罗马尼亚的缝纫厂都是欧洲的供货商。欧洲市场上的防护服主要是在越南生产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缝纫厂都依赖于杜邦在弗吉尼亚和比利时的两个面料厂。杜邦个人防护业务的全球总监David Domnisch表示,该公司能在1周内向中国供应较传统高30倍以上的产能。随着杜邦的中国工厂恢复满载(保证中国国内需要),杜邦越来越依赖越南生产。“越南是杜邦的庞大制造业基地之一,目前杜邦在中制造的产品很大程度只是满足中国内需,因此我们拉升中越2地的产能”。尤其是越南在疫情中受到的经济打击巨大,所以疫情结束后几乎可以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抱紧杜邦的大腿。这对中国国内的杜邦厂显然不是个好消息。而因为目前特卫强的防护服面料完全依赖美欧进口。国内厂家在成本攀升的基础上对国外厂家保持多大的吸引力,实际上是个很大的问号。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身边在美国的朋友做IT的外包很多。很多人曾经认为中国会成为美国欧洲软件外包的大户。但是目前看来除了已经耳熟能详的印度以外,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只能说有进步,但是远远不到发达的程度。那么这些外包去了哪里呢?我所认识的一个USDA的朋友,他们组里的外包来自柬埔寨;一个在咨询公司的朋友,外包来自罗马尼亚。随着中国人工费用的上升,这些东欧和东南亚的人工已经显得更具效费比。而且这些国家和欧美国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更容易获得授权,竞争力和中国不相上下。当然国内的IT业的发展已经能够吃下相当一部分IT人才。但是你要说中国就业市场看不上欧美外包的那块蛋糕,我是不信的。但是工资已经涨上去了,再下来有多难,大家都知道。
最后扯一句,很多人笃信,真myz打起来,封锁就封锁,什么都有了。我这么说,大概也只能说有了而已,水平怎么样是你不知道还是装傻?拿军队来说,在97-98年海空军的大采购之前,陆海空军的自研装备都是个什么玩意你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9

帖子

1692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92
发表于 2020-4-13 10: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8

帖子

1813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13
发表于 2020-4-13 1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