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2-21 0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没想到来的那么快
之前知乎上有个问题
新冠肺炎对中国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这种问题,只有抛开了情感来回答,所以我分析的是
中国现在的控制手段全球仅此一例,能短期(和日本新加坡比)内控制住扩散现在不光开足现有抗疫用品生产线的产能,而且新增了很多产能,比如比亚迪生产消毒液和口罩,小米也有打算因为供应链的长鞭理论,中国疫情控制后吗,产能和库存会是个大难题,很快就会需要”去产能“这是颠覆口罩行业的好机会支援(or出口)给日本、新加坡,还有也开始闹疫情的印度
然后自然被骂成狗……
好吧,如果现在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捐了,看来是国内够用了(希望是够用了才捐的),下一步就看其他的产品怎么操作了
曹小灵:新冠肺炎对中国的积极意义是什么?我是个学商科的,我有点俗,我就说点产业的事情,其他的我也不会说(好吧也是不太敢说)
先立贴为证:这次疫情之后,希望中国可以寡头垄断全球口罩生产
其实在疫情之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大国,每年口罩产量占全球50%
在2月初的时候,中国工信部本周给出的数据,中国口罩产能每天2000万个,目前产能恢复率60%左右(考虑到工人返乡、上游供应商停工等)
而按照现在大量的企业、资金、政策都投入到口罩生产,这样的产能非常容易的翻倍
而且技术的积累和生产线的购置,边际成本还会降低,上游原材料供应也会更加强硬,生产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虽然大家依然感觉到口罩供不应求,那是因为没有任何人能预测到中国这样一个8.3亿城镇常住人口的国家,会出现每个城镇人口每天戴口罩的情况
当我看到小米都开始申请50亿国家政策型贷款准备大规模进军口罩行业的时候
我出现了担心……
看上去有点杞人忧天
但是我担心那么高的产量,疫情过后,出现大量的口罩上游企业死亡
原理,基本和咱们国家前几年搞得去产能一样;还有一个原理,来自于消费端超大规模的需求波动
学过供应链管理的,应该都知道有个【长鞭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可能有人会问,说中国现在口罩企业都有国家干部入驻,对生产能力的把握可以做到精准,不会出现长鞭效应
可长鞭效应出现的原因,不是产能,而是终端需求的变化;什么时候出现疫情拐点可以预测,什么时候出现【老百姓心理安全点拐点】却很难预估
而且毕竟是在为了疫情不惜代价的扩大生产,以后这些增加的产能怎么消化?增加的上游原材料供货能力怎么处理?
这是一个商业问题
在我瞎担心的时候,新加坡出现了……日本出现了……
尽管是个人,都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而不是传染四邻,但是这两个国家……操作真的有点骚
新加坡最开始的时候是海外确证人数最多国家,尽管咱们现在注意力都放在国内的疫情上,偶尔也能听到新加坡政府的组织的万人宴等
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的中转港,30%的人口是外国人,机场每年6560万人的吞吐量,是新加坡人口的12倍,还有新加坡全球第二的人口密集度
再配套上新加坡政府孱弱的国民管理能力……一旦控制不住……
外媒是这样评价的:中国是新冠肺炎的爆发地,但是新加坡会是把新冠肺炎传递到全球各地的国家
然后是日本
作为现在的海外第一大确诊国,确诊病例已达259例,继续搞50万人马拉松,万人裸体祭祀
说实话,在照抄武汉的作业
我们公司的日本同事,已经好几周在超市买不到口罩,已经有人开始加价销售,政府的管控能力受到了全网吐槽,是不是和咱们疫情爆发的时候一模一样
说实话,1.3亿人口的日本,在口罩库存已经清空的情况下,会是消化中国口罩产能的地方
之前小米申请50亿贷款来制造口罩,我骂过小米,那个贷款体量,能把所有的现存的口罩企业给冲垮了;小米用国家的资金搭建生产线、研发技术,疫情过后就是中国口罩行业的寡头,算盘打的太精明了
但是这事儿发生在国家层面,我是非常支持的,到时候一箱一箱的口罩捐过去,我们就是不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就是要贴”东京加油“
再先低价卖给湾湾,把产能稳定下来,顺便冲垮当地的口罩生产厂后,慢慢加价,让他们蛮横
现在眼看着印度也有爆发的趋势,那可是13.4亿人口的市场……
虽然口罩利润薄,能垄断全球,依然是比不小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