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查看: 2056|回复: 0

我去了武汉一趟——从肺炎恐慌与传播说起

[复制链接]

6419

主题

6853

帖子

1万

积分

商家A

Rank: 5Rank: 5

积分
14763
发表于 2020-1-24 2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昨天我写了一篇《武汉一日》,结果有很多人跑来骂我说我跑去武汉一天拍了点不知所谓的东西然后又离开武汉,是行走的病毒传播机(大意,大家骂得都很有创意,看得我直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在正值管控疫情发展的紧张时刻,大家的紧张心情可以理解,借骂我舒缓一下压力我也觉得没什么。但从大家骂的内容看来,很多人对疫情的传播方式还不了解,容易造成无谓的恐慌情绪,而这种恐慌情绪又容易形成集体癔症,从而加剧了一些本不应有的冲突和对立。我对这些骂我的朋友并不介意,我所介意的是他们对病毒传播可能缺乏的认识,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首先,很多朋友把从武汉出来的人都当成是病毒携带者来一刀切,这是不对的。钟南山院士接受了港媒的采访,有媒体问到:“现在香港有100多个病例,广东有10多个病例,这个比例是不是太悬殊了”;钟南山院士回答到:“如果只是去过武汉就被怀疑,我觉得没这个道理,我也刚去过武汉,我现在都很好,各方面都很好,不能仅靠去过武汉就这样下结论,不应该的。
为什么我上文说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癔症?这种癔症的来源就是群体性的焦虑,生怕肺炎病毒传播到本地、影响到本人的焦虑,所以本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做法,把从武汉出来的人都看成了潜在的传播者。没道理么?有道理,我可以理解这种心情,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武汉肺炎的患者。
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地进行防护,我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一些铺天盖地的文章了,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去人群聚集处、室内常通风等等。这些说的都没问题,但最大的问题病毒传播的机制说的太笼统了,大家都知道靠飞沫传播,但再详细的内容却没有了。正是在这种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才最容易引发全体性的恐慌,因为你不了解它,所以害怕它。读完我的这篇文章,我希望你能对本次病毒传播的机制有所了解,在这个了解上对症下药,更好的进行预防与防护。


■ 呼吸道疾病是怎么传播的

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方式一般有三种,分别是:1) 直接传播:患者的体液中含有病毒,直接接触这些体液并经过呼吸道等通道进入体内形成感染。2) 气溶胶传播:患者呼出的空气中含有病毒,其中较轻的病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呼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导致感染。3) 接触传播:患者呼出的空气中的病毒、体液中的病毒沾染到门把手、桌面、水杯等一些平常使用的物体上,由他人的手接触后,再接触鼻腔、口腔、眼部粘膜等处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看上去很可怕是不是?好像随意就能碰到四处漂泊的病毒然后被感染。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很多文章里并没有两个关键问题:
1) 病毒离开人体存活时间:病毒离开宿主后能存活一定时间。但有囊膜的病毒通常存活不超过数小时。
2) 病毒的剂量:存活不等于能达到感染条件,一个或少数几个病毒颗粒进入人体是无法构成感染的,需要感染活性和颗粒数的综合水平达到一定的量才行。研究里常用半数胚胎感染 3 剂量(EID50)或半数组织培养物感染剂量(TCID50)来衡量,指的是用鸡胚或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时,引起 50%发生死亡或病变的最高病毒稀释度。
也就是说,如果要在公共场合感染病毒,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1) 密切接触:直接接触患者含有病毒的体液,比如咳嗽的飞沫,或者含有病毒的气溶胶。
2) 无有效防护措施:病毒要有一定的通道进入人体,否则浓度再大也不可能形成感染。
3) 病毒的密度要够:哪怕防护措施不足,只要病毒密度不够,依然引发不了感染。
在现在满城风雨的情况下,你的内心得多大条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我们看一下现在提倡的防护措施:1) 不去人群聚集地、不与疑似感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切断密切接触的渠道。2) 戴口罩、勤洗手:建立有效的防护屏障。
3) 室内采取通风措施:降低病毒的密度。


■ 为什么这次病毒传播这么剧烈

只要你能做到这三点,就基本可以不用 担心被病毒感染。那么又有朋友会问了,为什么病毒传播的这么快?是不是因为病毒很厉害?这大概也是很多人闻之色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并不是病毒厉害,钟南山院士已经说过这次武汉肺炎的危害程度并不能达到SARS的危害的程度。那么为什么现在传播的这么广、引起了大家这么多关注?我认为是以下几点造成的:
1) 先期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在病毒传播初期由于症状像普通感冒,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了防护措施的缺位。
2) 地理位置特殊。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而病毒爆发的华南海鲜市场又位于人流量庞大的汉口火车站边上,直接造成了病毒的飞速传播。
3) 时间特殊。正赶上春节返乡之时,大量的人口流动带来了大量的传播。
4) 防护措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我去武汉一天最大的感受:很多人都不戴口罩、或者戴的是棉布或纸口罩,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防护。如果是你自己都不重视,那么没有人能救得了你。
5) 病毒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最新的消息是本次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像普通感冒、甚至没症状,而且潜伏期却比较长能达到14天之久。很多人误认为自己感染了感冒从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防范。
6) 网络的发达也造成了信息传播速度加剧。在2003年非典期间自媒体、社交网络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造成了信息的相对滞后。而17年后的2020年由于网络传播形式的发达和多样化,造成了信息传播速度、更新速度大大快于2003年的非典时期,也让人无形中感觉到这次疫情的声势浩大


■ 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判断

以下是我综合了各种资料后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个人判断,也是回答了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次冠状病毒肺炎到底有多厉害?先说一下我的判断:由于特殊的时间、地理位置和不明显的症状造成了广泛的传播,但危害程度应该比非典SARS要差很多。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1) 在现代(请一定注意这个定语)越猛烈的病毒往往传播范围越小。因为病毒猛烈很快能够引起病人死亡,也很快容易引起注意和介入,第一拨病人发病身亡后比较容易阻断传播的渠道。稍微温和的病毒,比如这次的冠状病毒并没有在短时期内形成大量死亡(相比SARS),所以几种因素叠加造成了大量的传播。
2) 病死率目前较低。根据丁香园公众号的肺炎疫情实时统计(截止至2020年1月23日19:10),全国确诊感染634例,死亡17例,治愈30例,病死率是2.5%;如果把疑似的422例全算上,那么病死率会降到1.6%。相比较而言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是13.8%,而非典的病死率是5%。
3) 治愈速度快。2003年非典从看病到治愈时间平均在20~30天左右,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治愈的几例来看基本在10天左右就能治愈。这可能和医药发展、诊断技术进步、病毒的破坏力都有一定的关系。
4) 用药轻。2003年非典基本都是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遗留有不少后遗症。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以支持治疗增加抵抗力为主,只有重症和危重症才使用激素抑制自身免疫系统进行治疗。
综合以上因素做出的判断,就是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不能达到SARS的杀伤力,当然这是基于当下获得的资料的判断,并不排除基于不准确的资料而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 我的预防经验

前两天跑了武汉一趟进行拍摄,之前做足了预防准备。虽然比较疯但我不傻,更不会干置自己和家人于不利的事。在最后我把自己的预防经验分享给大家一下。
口罩
我们首先要建立一条预防的逻辑思维,首先就是要堵死入口。现在总结出来的入口有三个,分别是口腔、鼻腔和眼睑粘膜。对于口腔和鼻腔,正常的防护就是佩戴口罩,现在N95防护级别的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基本脱销,只能买到一些医用普通口罩,那也不用怕,戴两层加上不要去人员密集处减少接触到高浓度病毒的几率即可。在这次去武汉的过程中,我就是全程戴着两个口罩,外边一层是普通医用口罩,紧挨着嘴的一层是医用外科口罩,每去一个新的地方都会换一套新的口罩。
这两天有个让大家闻之色变的案例就是北大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被感染,他自己的总结是通过眼结膜感染。这样很多人觉得是不是非得配个护目镜才能保证安全,其实是不需要的。因为在采访王广发的文章《独家专访王广发:我是怎么被感染的?》中提及“记者问及一般的近视眼镜和墨镜是否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王广发表示,的确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当时与他一同进入病房的其他专家戴着近视眼镜。不过他再次强调,在正常环境中,普通人并不太需要特别专业的医用眼镜。”而且王广发通过结膜感染拥有一定特殊性:他曾暴露在发热门诊的高危环境中,而发热门诊的病毒浓度比其他地方要高出许多
洗手液
脑袋保护好后,其次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手,因为手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在空气中沉积的病毒,然后再通过抠鼻子、揉眼睛从而进入体内。对于手的保护,可以通过带一次性橡胶手套+勤洗手解决。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含酒精的免洗清洁洗手液,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能有效被酒精杀灭。我自己用的是免洗的滴露,每次出入医院、公众场所、上车前、上卫生间前后、吃饭前后都拿滴露好好搓一遍手。
尽量不去公众场合
上文中我们提到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带病毒的气溶胶以及病毒的沉积,所以尽量不要去公众场合以减少与病毒接触的机会。如果非要去公众场合就做好防护措施,包括口罩的佩戴和免洗洗手液的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阻隔病毒的入侵。口罩的选用和正确佩戴已经有很多文章了,在此不再赘述。
尽量不与疑似患者亲密接触
有朋友会说这是废话,如果对方是疑似患者早就避之千里了哪里会跑去接触。但在生活中往往要在公众场合接触一些陌生人,天知道他有没有感染。所以这里要说的是“亲密接触”的定义,在武汉新推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中对着“亲密接触”的定义是一米:“呼吸内科主任赵建平强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是第一位。一旦发现自己有症状,一定要减少外出,居家隔离,与他人接触时要保持一米的距离。”当然我觉得这个一米说的应该是佩戴了齐全的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因为人打个喷嚏或者咳嗽一下很容易让唾沫飞出一米去。
自我诊断
自我诊断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定性的和定量的。
1) 定性。如果感觉到浑身乏力发烧干咳等症状,应该毫不犹豫地在做好有效防护隔离(保护自己也同时保护他人)的情况下去医院就诊。
2) 定量。使用仪器,一般是几十块的夹指头的那种,或者现在很多电子手表、手环都带有血氧饱和度测试功能(我自己用的是华为Watch GT2,上篇文章放出来竟然有人说我是吃人血馒头写软文推销产品,这种脑洞我觉得一定是拿火箭炮轰过才形成的),密切关注自己的血氧。在平原地区血氧含量一般都在90%以上,如果突然掉到90%以下那么要立即尽快就诊。
给大家看一下我的血氧饱和度测试结果,目前还是挺好的。这里要和大家说一句,还是要多多锻炼身体,毕竟自身免疫力好才真正的是一道天然的、也是最重要的屏障。
最后对于那些骂我的人,我真不觉得你们有什么不好,你们的行为我能够理解,你们把我骂出花来我还可以给你们点赞,但指望我骂回去打嘴仗的可能要落空了,我一般不和三言两语就做判断的人争吵。如果你想引起我的注意,可以向我这样有理有据写篇文章来和我辩一辩,否则我是懒得理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二删除,どうもで~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