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9-5 10: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殷商——射天。
《史记·殷本纪》:
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 《史记·龟策列传》:
﹝纣﹞杀人六畜,以韦为囊。囊盛其血,与人县而射之,与天帝争强。 革囊装满血,扔/悬在天上射,革囊出血,象征天流血。
到周王朝,敬鬼神而远之,不再像殷人那样能折腾鬼神,射天改成“射天地四方”,场合则搬到了新生儿落地三天后,向天、地和四个方位分射一支箭,寓意“前程远大,志在四方”;又有震慑鬼神、驱邪辟灾,保婴儿健康成长的意思。
但殷商遗民,仍有所承袭:
《史记·宋微子世家》: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悬而射之,命曰“射天”。 《战国策》说得更仔细些:
宋康王……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灭之,曰:“威伏天下鬼神!” 射天、鞭地,把神像铲了烧了……孙悟空早期作品。
目的也很明确,威伏天下鬼神,昭示人王之权,亦有混一天下之志。
当然,宋康王没有猴子的本事,装完逼后,以四战之地到处招风惹雨,被齐楚魏推平瓜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