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9-5 09: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阿米什人:生活在最发达国家的"古代人"(图)2014年08月20日10:58 来源:新华网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阿米什人:生活在最发达国家的"古代人"(图)
几名阿米什人乘坐马车出行
近日,一则两名女孩在美国纽约州被劫持的新闻登上美国多家新闻网站头条,本来是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但女孩们身为“阿米什人”的特殊身份,引起了读者们的好奇心。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两名女孩分别为6岁和12岁,在自家开设的小摊点等待顾客时被陌生人带走,后来女孩趁机逃出关押地点,并找到一户人家求救。
在搜救过程中,警方遇到了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问题:女孩家中没有电话,没有照片,也没人会说英语,因此家人需要到附近有电话的人家报警,并且向画师描述女孩长相,来制作素描图。
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阿米什家庭:拒绝现代设施,坚守简朴而传统的生活,好像一直生活在二三百年前的欧洲乡村。
阿米什人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信徒分支,起源于1693年。在18世纪初期,许多阿米什人移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到现在,大多数的阿米什人传统后裔仍然说“宾夕法尼亚荷兰语”。
其实最早到达美国的阿米什人中,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再按照最初的模式生活,转而融入现代社会。但是坚守传统的人也不在少数。2010年的调查显示阿米什人的总数为24.9万。
坚守传统的阿米什人生活淳朴、独特,他们热爱家庭,崇尚顺从和团队精神,不使用电力,不拍照,不接受8年级以上的教育,担心这些会带来过多的外界刺激。他们仅专注于农业生产,搭建谷仓都是好手。
阿米什人的服装也与众不同,仍然停留在19世纪:男性多戴宽边草帽,穿吊带裤,婚前不留胡须,婚后只能在下巴留胡须;女性多穿单色长裙加围巾,头戴白色无边小帽。
由于阿米什人生活方式与众不同,特别是与一些热播的19世纪欧洲主题美剧、英剧中的情形十分相像,常有人把阿米什人的居住当做主题乐园来游览。也有一些剧集着重表现阿米什人进入现代社会后的不适应,例如《破产姐妹》中来到城市“探险”的阿米什小伙子就被两个泼辣的女主角迷得七荤八素。
当然,保持特立独行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由于拒绝8年级以上的教育,1972年曾有几个阿米什家庭被罚款5美金,这个官司最后打到了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最终法院支持他们维持自己的传统。但由于教育年限的限制,一些州的阿米什儿童只能重复上8年级,直至合法退学年龄。
由于从小就要参加农业生产,一些州认为阿米什人违反了《童工法》并采取行动;由于拒绝任何形式的保险,阿米什人在生病时也无法及时享受到完善的医疗服务。而其他社区对阿米什人生活方式和装束的嘲笑,对他们来说也是家庭便饭。
维护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无可厚非,但历史发展的车轮也无人能够阻挡。在最发达的国家维持最传统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摩擦恐怕还需要在未来寻找新的平衡。(文/林杉)
无欲求,无浪费
一个典型阿米什人家庭的生活是这样开始的:“清晨伴着日出醒来,空气里漂浮着隔壁邻居刚刚耕过的土地的清新味道。我们赶上卡罗尔和辛迪两匹马,到玉米地里灌溉。”恩诺斯·德特维勒(Enos Detweiler)每周都在《爱荷华人》(Iowan)杂志上连载自己的日记。从17世纪末开始,欧洲大陆上因为宗教信仰不被接受而饱受迫害的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就开始陆续来到北美大陆,他们主要来自德国、比利时与瑞士,如今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的22个州。恩诺斯的祖先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祖先在水草丰茂的爱荷华定居了下来,那时候爱荷华还没有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如今离爱荷华市南15英里,在小鹿溪之滨的卡罗那(Kalona)乃是美国密西西比河岸以西最大的阿米什人聚居区。
在美国这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很难想象阿米什人驾着马车出行的生活。他们的乡村公路,比起美国普遍平坦宽阔的公路来说,显得简陋很多。不时会有留着大胡子,戴着西方古装电影里的小圆帽子的农夫赶着马车,在路上不紧不慢地“哒哒”驰过。当送货的大卡车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就会扬起极大的尘土,但是他们仍然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马蹄声碎。
他们是独立于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的特殊社区,宗教教义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无欲求,无浪费”是他们的信条,因此现代社会流行的汽车、电力等至今仍然为很多秉持传统生活方式的阿米什人所摒弃。他们用最传统的手工方式打铁、制作镶嵌木工艺品、手工纺纱制作棉布、做刺绣的被子、制作奶酪,几乎成为了18世纪乡村生活的活化石。铁匠手工打制出来的农具,被马匹拖着在广袤土地上耕作的景象,在大型农业机械已经普及了的今天,看起来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蓝天下阿米什人的房舍外面,长长的晾衣绳上晒着蓝色、黑色、白色的衣衫,在风中飘舞。与一般的美国人家庭一样,恩诺斯一家会在每周的某一天集中清洗衣物,但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洗衣机来替自己洗衣服,也没有烘干机把衣服直接烘干。他们身着的衣服极其简单,男性大多是无领衬衫、古老的吊带裤,女性则穿着没有扣子、用别针之类来固定的蓝色或者黑色长袍,头上一般还要带白色的便帽——没错,就是简·奥斯汀小说里经常提到的最简单的白色便帽。出门的时候,她们可能会在这顶帽子上再加一顶黑色的祈祷帽,用带子系起来,在下巴下面打一个结。
恩诺斯自己是一个阿米什学校的老师,他们教授的内容大多与《圣经》相关,此外还有算术和音乐。现代的物理、化学等课程他们不会开设,农作物种植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恩诺斯有5个孩子,4岁的保罗在母亲巴巴拉的帮助下,已经在小菜园里种下了一行豌豆,还有一行土豆。他们的生活和美国其他小孩相当不同,没有迪斯尼,没有游乐园,每天两次,他们要喂养家里的羊、兔子、猪还有奶牛,还要照顾花园和菜园,十分忙碌。
拒斥现代生活方式,但不拒斥商业
爱荷华州是美国农业大州,农民在这里的地位相当崇高,很多地方都有固定每周两次的“农民市场”。而阿米什人这样“农民中的农民”就更热衷“农民市场”了,这里既是社区内部交流的场所,也是外来人观察他们的好地方。在市场上他们会售卖非常新鲜的“家做焙烤食物”,面包、多纳圈等都还带着烤箱的温度。他们虽然拒斥现代生活方式,但并不拒斥商业。他们自己的商店有相当一部分都不用电力,在门口垂吊着沾苍蝇的棍子。卡罗那社区专门成立了历史委员会,将一些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历史建筑划到了一起,作为专门的历史区域进行保存,也对游客开放,每人7美元。不过,专程前来观看阿米什人生活的游客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寥寥。
但全球化对于阿米什人的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卡罗那的游客中心,不少出售的纪念品都是阿米什人的日常生活背景:马车、人像,但背后的角落有一行小字。在对游客开放的私家木器工艺品店当中,不但有空调开放,还接受各种信用卡。而本地人去的商店当中,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塑料制品,与当地人制作的农具相映成趣。全球化风潮将这些近乎身处世外桃源的阿米什人也裹挟进来,让人不得不感喟。[1]
阿米什与现代,两种交通工具的对比。摄影者:Nils Fretwurst.,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多数阿米什人,特别是旧教条派,以不使用电力和汽车而著称。他们如此行事的理由却往往被误解。阿米什人并不视技术为邪恶。人们可以请求社区接纳技术。在一些社区,教会领袖定期召开会议审理这类请求。在某些社区可以随时召开这样的会议。因为阿米什人及其他门诺派教会,不像圣公会或天主教会有自上而下的治理系统,每个社区对哪些技术可接纳有不同看法。
例如,电力被视为与“世俗世界”的联系。使用电力会导致使用家用电器,令阿米什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复杂化,引发为了物质生活的个人竞争,进而摧毁整个社区。然而,在某些阿米什社区,电力可以使用在特定场合。例如,没有电力就无法从事劳作,那么12伏特的电池就是可接受的。发电机仅允许用于金属焊接、电池充电、驱动牛奶搅拌机等。许可12伏特电力系统的理由是预防滥用电气设备。大多数12伏特电源不足以驱动“世俗的”现代电器,如电视机、电灯泡或电吹风等。在某些情形下,室外电器可能是允许的,例如剪草机等。
阿米什社区用妥协的方法接纳技术,在外人看来非常古怪。例如有的社区,如果有人推或马拉,那么汽油动力的剪草机就是许可的。理由是,坚持手工耕作,就不会受诱惑去购买更多土地,使自己超过同一社区的其他人家。许多阿米什社区也接纳化学杀虫剂和基因改良农作物。总之,阿米什人试图避免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对社区的负面影响。
我们于1999年4月访问了伊利诺伊州地处阿瑟(Arthur)的一个阿米什社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首先发现那里没有教堂。在美国,到处都是教堂,多得让人生厌,让人觉得炫耀、浪费甚至虚假。所以发现阿米什人不用教堂照样能更虔诚地信仰上帝,真是深深地敬佩。其次,他们生活简朴但十分卫生。我国广大落后的农村,生活的确简朴,但绝对算不上卫生。而阿米什人的庭院虽然养着各种生畜(如鸡、鸭、猫、狗、牛、马、羊等),家居却非常整洁、宽敞,房屋周围的果树、菜地、草坪、风车、水井、秋千(差不多每家都在草地上安放了秋千)都井井有条。另外,无论冰箱、照明还是木器厂刨床,都不用电(用煤气),原因是输电将使阿米什社区与外界联通,失去独立性。有趣的观念!但直流电还是用的,如电筒。他们当然不用汽车了,而是用上一世纪欧洲人使用的那种(黑色居多的)四轮马车。外出也是这样,有一次我在现代化的芝加哥DownTown见过一驾阿米什人的马车。阿米什人装束特别,都着粗布衣服,成年男人下巴都留着长胡子,戴黑色宽边的礼帽,女子戴围巾或者配仕女帽。妇女从不佩戴珠宝首饰。他们在家里一般说一种德语方言,祈祷时念高地德语,在学校或与非阿米什人交流时说英语。他们不看电视也不看报,对外面的世界也不关心。但带我们参观的那位长老还是看《今日美国》和《纽约时报》的,他还有趣地提到,他知道当时中国的朱总理正在美国访问。最后,一般不许给阿米什人照相,因为他们认为照相有可能把人的灵魂摄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