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9-5 0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谢邀。
农历的四月过了,端午就近了。家乡台州温岭,瓯越故地,地处海隅,风杂吴楚。
五月初五,端阳。楚人纪念屈原的日子。插艾草、挂菖蒲剑、饮雄黄酒、吃锡饼,皆是端午必不可少的旧俗。
这一天,大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把雄黄涂在小孩的耳、鼻、额头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不受蛇虫的伤害。家家户户插艾草、菖蒲于门眉,清香异常。说是为了辟邪,但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是为了纪念对香草有特殊嗜好的三闾大夫。
其实有屈原前就有了端午节。端午也叫端阳,是古越人的年节。古越人以龙为图腾,这天也是他们祭祀龙神的日子。所以,端阳节是以其神秘的原始形态首先出现在越地。
五月也被越人认为是毒月,初五更是毒日,暑气上升,五毒俱出。这一日人们饮雄黄酒防蛇,熏艾草驱虫。五月初五,端阳,似乎一开始就沾染着凶顽之气。
公元前3世纪,楚国灭越,派春申君治吴。楚人给吴越两地带来了最初的楚文化影响。从春申君治吴至西晋的永嘉之乱,长达五百多年,中间虽有秦汉置郡设官驻兵,但楚人在吴越仍有强大的势力和影响。
越地的端阳节,却因两个楚人而出现祭祀对象的转变。
第一个是伍子胥,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直臣,因馋被弃,惨遭赐死且沉尸水底。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祭奠。后来是更有名的屈原,相传屈原于汨罗江自沉,人们打捞不起他的遗体,发明了端午的遗俗:划龙舟是为了寻找屈子的尸体,将粽子扔入水中是为了让鱼虾有食可吃,不致打扰他的安宁。到东汉,江南地区还有了祭祀孝女曹娥。
在楚地和吴越,农历五月初五本是个艳阳高照,天和气清的日子。但这一日的主角却不是登高的青山,放眼的绿野,也不是越人的图腾龙神,而是这块土地上纵横交错的大江大河。人们一边赛龙舟,一边向江河投献粽子祭品。
于是粽子成了越地端午节重要的节日食物。但是很奇怪,家乡现在却不兴包粽子,而是在端午这天吃锡(拭)饼。
锡饼是由面粉加水在平底锅中摊拭而成,皮薄如锡纸而形似圆月。吃时,只需把日常小菜卷入其中即可。在乡下,端午当天人们会互相馈送自家的锡饼,东西虽简单,但邻里间似乎争的就是个人情世故,礼尚往来。
摊锡(拭)饼
这吃锡饼的习俗,似乎仅限于温岭所在的原古台州府辖区,还有温州北面的乐清。家乡端午吃锡饼的风俗是何时开始的?又是从何而来?这似乎有些可说,待姑妄言之。
最晚至明朝的嘉靖年间,本地在端午时节还是吃粽子的。明《嘉靖太平县志》有载:“五月初五,是日民家男女皆饮菖蒲酒,插艾,为角黍相馈遗。先年或有作龙舟,使善操舟者,竞渡以争胜负,今衰焉。” 角黍就是粽子,这里没提到锡饼或与锡饼类似的食物。
而在闽南一带,当地有个古老的民间传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因为那边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于是,五月初五那天,当地人就用米粉、番薯粉,调成糊,煎成一张薄饼狀,称“煎堆”。说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那天也就补好了。
这种闽南端午食俗中的“煎堆”与我们这里的锡饼、麦油煎、麦饼,应多少有点关系吧。明末清初,闽浙间渔汛路线形成,闽南人开始大规模迁居浙江南部沿海地区。而闽南人与我们当地人的交流融合,对此间的风俗习惯形成影响至深,这就可能包括端午节吃锡饼的食俗。
锡饼最早出现在本地文献,是在清代声韵学家戚学标所编撰的《台州外书》:“立夏以薄饼裹肉,菜渗苦味啖之,谓之醉夏。” 戚学标为清代乾嘉时期的音韵学家,因此锡饼或类似锡饼的食物,应在两百多年前的乾嘉时期就出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