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查看: 2526|回复: 10

国内各民族有什么有趣的风俗习惯?

[复制链接]

6528

主题

6962

帖子

1万

积分

商家A

Rank: 5Rank: 5

积分
14981
发表于 2019-9-5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CNNIC
国内各民族有什么有趣的风俗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7

帖子

1498

积分

小学四

Rank: 6Rank: 6

积分
1498
发表于 2019-9-5 0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比较有趣的?我觉得就是我们藏族的“吐舌文化”吧。
对于吐舌的记忆,其实每一个藏人同胞都有,年轻人大多数是在害羞、做错事儿等时间发生时会吐舌头;而老人有的时候会加上见人时吐舌头。
其实吐舌头有个说法,早时人们认为咒师很会诅咒人,因为念咒过多,他们的舌头会是黑色的/长咒字的,所以人们相见的时候会吐舌头,告诉对方自己不是咒士/没诅咒对方。
——————————————————————
袖子里的交易是茶马古道上康巴人的“特技”,在生意场合谈价格是秘密的/不希望曝光的,所以人们会在袖子里用捏对方手指来讨论价格,当然了,如果你连个/十/百/千/万都没算明白,肯定容易挨打…
——————————————————————
发誓文化是藏区男孩儿们比较昌盛不衰的文化之一,虽然这并不是好事,那就权当调侃吧。
我们一般发誓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我们念诵过的箴言经卷,到各种佛,从佛爷的名字到自己的父母无奇不有。当然这并不是好现象,所以一般我们调侃的时候会用“奥巴马!”等名人名字来调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77

帖子

2326

积分

小学六

Rank: 8Rank: 8

积分
2326
发表于 2019-9-5 09: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谢邀~

题主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大。中国那么多民族,风俗习惯必然很多的……其他民族不大了解,我就简单说一说满族。

关于满族的习俗,网上流传有很多版本,多数可视为附会和胡说八道。更何况满族有些习俗,由于多年与汉族的交流,已经分不大清楚到底是传统满俗还是汉俗了。满俗当中很多地域性非常明显,有些北京地区这样做,东北地区那样做……我在旗俗方面了解不多,真正研究这个是@橘玄雅 童鞋,一会我邀请下他来回答。我就说说我知道的、以东北地区为主的吧:

    满族习俗当中最著名的就是旗人“称名不举姓”这一点。意思就是说只叫人名字,不知道对方甚至是自己的姓氏。历史上的旗人也是同样的情况,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和珅被称作“和大人”,但事实上他姓钮祜禄;再譬如荣禄,他是瓜尔佳氏。

    所以说清宫戏里最有意思的槽点就是把满人的名字写成诸如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这种,居然中间还有个点- -b 爱新觉罗都要被你们玩坏了好嘛……连着姓一起叫,听起来就很奇怪,这在使用满姓之人、历史人物当中尤是如此。就说以前的时候旗人有个笑话,上学了老师问家里老人姓什么?答曰不知道~那你姓什么?也不知道~原因就是称名不举姓这个习俗,到了小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家姓什么的地步。

    这一习俗在新疆地区保留的很好,锡伯人学校里据说也是只叫名字不连着姓叫的——汉族人可能觉得跟你不熟干嘛那么亲热,但事实上有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个习俗。北京地区可能某些家族还是这样叫的(尤其是家谱上的名字),东北地区使用汉姓以后可能这一习俗保留就不够好了——唯一的特例是对待小名。像譬如我家,小名是一定不会连着姓叫的,但是但凡我家人叫我大名(学名),那就是连着姓一起叫。关于小名的一系列规矩,我不知道是不是来源于汉俗,但小名是比较私密的一个东西,只有家人、长辈可以叫叫,被同辈知道了并且叫出来我会很不高兴——除非是俺悄悄告诉了ta滴那种同辈……交换小名要悄悄滴……

    所以要不要 称名不举姓,还是要看地区。


    关于吃饭的习俗。
    这一条我不确定不是不是来源于汉俗。满族习俗当中,吃饭的规矩比较多,我所认识的20岁以上的满人中,多数都保有“吃饭系列民俗”。20岁以下我就不能保证了——因为看看我小弟,已经没人管他怎么吃饭这件事了……

    这其中最大的一条,是 吃饭不可以吧唧嘴!!!!艾玛说到这个我就气血上涌,真是每次吃饭看见吧唧嘴的就想把盘子扔过去糊他一熊脸……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没什么或者只是个人礼节问题,但是我遇到的多数满族人对这一点会比较抓狂。

    其次,就是饭桌上最小辈(同辈的话就是年龄最小的)最后上桌、动筷子。我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为新生们接风,我默默的坐在椅子上眼巴巴等着老师拿起筷子,结果发现我的同学们已经哇哇开吃了……当时默默震惊了一下。关于这条规矩,执行的严格程度也有区别。譬如橘玄雅同学就对我说,他们家的规矩不但是小辈最后动筷,而且长辈没有动过的菜小辈也不能碰——然后有一天一位茹素的老师请他们吃饭……一桌子的肉菜他只好眼巴巴看着 ~\(≧▽≦)/~ 现在老人们年纪大了,也不太管这个事情了,通常都是对我说,你先吃。

    还有就是不能把筷子伸到盘子里挑挑拣拣、不能夹除了冲着自己这边的菜。解释一下后面这半句话的意思。譬如说一盘菜,一半是冲着你的,另一半是冲着你女盆友(if any)的,那么你只能夹冲着你自己的那一半,不可以碰你女盆友的那一半!←这样说是不是比较好理解……

    掉筷子要挨打。我小时候的规矩,是掉一只打一下手板,掉两只打一双……后来到了我小弟的时代,长辈已经不管他了,所以他掉了筷子也没事。于是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吃饭,我就对着我小弟忆苦思甜,说哎呀我小时候这样这样早就挨打了——这时候我爸很神气的斜视我一眼,哼了一声说,你这算什么,我小时候吃饭都不知道为啥就挨打了,一顿饭下来被打好多次……o(╯□╰)o

    小辈要负责摆碗筷、收碗筷。至于洗碗筷,我爷爷奶奶信不着我……

    筷子、刀啊不能插在饭、菜上。这一条很多民族都忌讳。

    不可以端碗。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印象,小时候的事,我记不太清楚具体规矩了。还要请@橘玄雅 来核实一下。


    关于请安。
    清代的请安,标准说法是“请XX安”,满语说“elhe be baimbi”。但是到了现代,我不清楚是不是还有家庭这么正八经的请安。在我小的时候,请安已经非常现代化了,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1) 早上起床的时候要去汇报:“奶奶我起床了”
    2) 午睡醒了之后要去汇报:“奶奶我睡醒了”
    3) 回到家进门之后要马上说:“奶奶我回来了”——这一条至今我小弟也在被强制执行中,他上学归来进门不吱声,我爷爷这时候就会大喝一声,“说话!” 我小弟就会很不情愿的说,“我回来了……”
    4) 睡觉前要去汇报:“奶奶我去睡了”。

    什么?你问为什么都是奶奶?因为我奶奶在我家主政暴君好吧……爷爷木有地位啊……= =b

    至于请安时候如何行礼——我家已经不需要行礼了,可能奶奶知道一些,但是对我们不做要求。但是的确有些地区、家庭是还在行礼的

    关于行礼。
    这一条我知道的不多——准确说我知道的都是橘玄雅童鞋告诉我的。所以乃们最好去问他……男性常用礼有打千(单腿跪——有些家庭这是两种礼),女性主要是蹲安。这些礼我家统统不用了,但有些家还在用的。

    关于节日。
    我印象最深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但是我们不管端午节叫端午节,我们都叫 五月节。中秋也是称作 八月节。五月节只有小时候过得比较隆重,上初中以后就不怎么过了。我奶奶告诉我那时候早晨用艾蒿水洗脸,房门挂扫帚,然后会有很多荷包、香包、五彩绳等等等等的小挂件挂在手上、腰带上和脖子上。现在端午只负责吃粽子,而且还很难吃。

    其他节日的特殊规矩我统统不记得了……

大概我记得的就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03

帖子

1832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32
发表于 2019-9-5 0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广西壮族,我们过年吃粽子,大个的年粽,非端午的那种角粽。农历三月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从初一到月底,不同地方的人选不同的日子去,要做五色糯米饭,不过现在都懒了,我家就做两种颜色,大米原色和红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9

帖子

1790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0
发表于 2019-9-5 0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汉族。汉族太大,不同地方习俗不同,只说一个我们那儿特有的习俗吧:元宵节的面灯。
元宵节的时候我们那儿会用豆面蒸面灯,十二个杯状的面灯,灯的边沿捏上角,角的个数跟月份一致。另外还会捏鸭子,刺猬,蛤蟆。。
灯蒸好了之后灯里面会有水,水的多少代表对应月份的雨水多少。然后往灯里插入灯捻(用一种草梗),上面包一小片火纸用于引燃,然后往灯里倒入大豆油,点燃灯捻。
把灯分别放到不同房间。等油烧完了,就可以吃了,很好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39

帖子

1648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8
发表于 2019-9-5 09: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傣族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怒族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塔塔尔族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回族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满族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黎族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纳西族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撒拉族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独龙族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藏族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侗族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僳僳族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毛南族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俄罗斯族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鄂伦春族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瑶族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佤族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仡佬族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苗族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白族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畲族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土族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锡伯族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彝族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土家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达斡尔族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保安族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珞巴族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壮族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哈尼族“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拉祜族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仫佬族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普米族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基诺族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布依族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哈萨克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水族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羌族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塔吉克族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京族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苗族节日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苗年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苗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收获季节以后,有的在农历十月亥日,有的在农历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节日早晨,晚辈将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诚地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对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谢。姑娘们身着色彩鲜艳、风格各异、刺绣镶边或挑花的蜡染衣裤或长短百褶裙,佩戴着引人注目的耳环、手测钏等多种银饰物,与英俊的小伙子们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芦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铜鼓声传遍整个村寨。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笛子来到村寨附近的“游方”场去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通过对歌,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绣有鸳鸯的锦花带连接在一起。苗年若与“吃鼓藏”年相遇,更为隆重“鼓”为“大家族”之意,“鼓藏”是由家族人共同举行的祭祖仪式,若干年举行一次,七八年、十来年不等。“鼓藏”前,将“鼓藏”牛(为鼓藏神喂养三年的大牯牛)排队角斗。届时,大家推举的“鼓藏头”一主持仪式,杀牛祭祖,还要杀鸡鸭。全鼓的亲戚都要赶来参加,活动持续十余天。吃新节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相传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告呼(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可是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告呼家。告劳去找告呼,请他劝回谷种,可是告呼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告呼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告呼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告呼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告呼早派了九十九个彪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撤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四月八的活动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广为盛行。舟溪芦笙节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龙舟节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倾诉真情。捕鱼节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节日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届时,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鱼捕鱼,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中午时,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食毕,男吹芦笙。女唱山歌,尽兴欢乐。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吃信节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花山节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跳场”或“桃花”,是贵州省西部、中部,云南省东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日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节前,几个苗寨联合产生花山会的三人领导小组,连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场在地势平坦的风水宝地。届时,披上节日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来大市带的男子和身着节日盛装、精心梳妆打扮的妇女,吹着芦笙、吹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芦笙舞贯穿花会始末,赛歌是花会的主要项目,爬杆比赛最引人瞩目。舞狮、武艺竞赛、斗牛、赛马活动,各地不尽相同或兼而有之。芦笙舞给人一种轻松活泼之感,衣着鲜艳的姑娘和着小伙子芦笙的旋律起舞,有的是几个男子一字排开,边吹边舞,姑娘们围绕芦笙队,转圈而跳;有的是小伙子吹笙在前,姑娘联臂纵舞于后,或全场数百人随乐齐舞,歌舞升平,令人心旷神情。舞狮活动别有情趣,在矗立的花杆顶端悬挂一个猪头(或一只鸡)、两瓶美酒,舞狮毕,比赛爬花杯。花杯是用一棵剥皮的松树制成,又高又滑又细,要想取胜是很困难的,人们常常采用人梯的办法摘取胜利品。爬花杆表演最富有民族特色。表演者边吹笙,边绕杆旋转起舞。一个鹞于翻身上杆,头朝下,双腿交叉紧紧绞住杆子倒挂,吹奏芦笙,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笙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轻盈自如,赛过体操运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采。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线的质量、速度。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来节日欢乐。花山会是青年男女社交的机会,钟情的姑娘会被小伙子撑开的花伞拢去,互相依偎着,倾诉衷肠。花山会到处洋溢着节目的气氛,充满着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砍火星节苗族传统节日。流行干贵州关岭一带。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客家年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节。在农历三十晚上,家人团聚,不许外人打搅。他们用半掩门放鞭炮以示此时来人不许入内。初一清晨继续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恶。人们用两手做栏牛、拦羊状,嘴里说:“赶牛,赶羊……”以示六畜兴旺,然后吃年饭。初二开始身着盛装的苗家人走乡串户,互相祝贺节日。好客的主人对来宾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还要举行“踩花山”、“并牛”等活动。晾桥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苗乡寨头的传统节日,也叫“二月二”。相传寨头人原住在也雾山,因寨头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进寨头。搬家那天,龙也要跟着搬,但石屏河水挡住了龙的去路,于是寨里的构罗(长老)们商议一下,决定架桥把龙接来,因龙象征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这座桥就修了十二个桥墩。桥修好了起名为“接龙桥”,桥是农历二月初二造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一天寨头苗家十二房各抬一头猪,在桥上宰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8

帖子

2314

积分

小学六

Rank: 8Rank: 8

积分
2314
发表于 2019-9-5 09: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已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67

帖子

1490

积分

小学四

Rank: 6Rank: 6

积分
1490
发表于 2019-9-5 0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原来住的地方隔壁的回族大叔会在开斋节的时候宰一只羊,把羊倒吊起来从蹄子开始完整地剥下一整张皮,我小时候最喜欢去围观这事
……似乎不太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70

帖子

2271

积分

小学六

Rank: 8Rank: 8

积分
2271
发表于 2019-9-5 0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国内各民族有什么有趣的风俗习惯?-1.jpg
朝鲜铜多,形成了用黄铜器皿吃饭喝酒的民族习惯。
黄铜很亮就会发出黄金般的光泽,进入朝鲜的日本兵、苏联兵甚至朝鲜战争中的美国兵,都喜欢抢老百姓的饭碗,美国兵抢的最多。
不过铜显然有毒,铜碗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甚至韩剧里也不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3

帖子

1547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7
发表于 2019-9-5 09: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信陵君,魏无忌,小名阿衡,魏襄王的孙子,魏昭王的少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其中,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首。  信陵君为人礼贤下士(礼让侯嬴)、急人所急(窃符救赵)、用悲悯的心守护乱世的弱者(为如姬报仇)... ...信陵君深谋远虑、目光长远、不居功自傲、不以富贵逼人、可以与屠者在市井谈笑风生、可以为了求贤穿越整个大梁、邯郸城都... ...史记寥寥无几的话语,将一个战国的王子、英雄写了在纸上。然而这些记载,少之又少,使信陵君的一生只有少许事件。  第一:封地信陵,故称信陵君。  第二:与魏王下棋,体现公子的贤能。  第三:礼贤下士,礼让守门老者侯嬴。  第四:为魏王宠姬如姬报仇。  第五:使信陵君一夜成名之典故,窃符救赵。  第六:救赵不居功,走去赵国。  第七:救赵以后留赵十年,不能回魏。  第八:市井拜访毛薛二公。  第九:回魏救魏,一纸呼吁,令五国抗秦,将秦军逼至函谷关不敢迎战。  第十:魏王猜忌、妒忌贤能、称病不朝,郁郁寡欢、四年,醉酒而卒。  下面来仔细说说这十件事。  第一,封地信陵,称信陵君。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父王魏昭王卒,同父异母兄长魏圉魏安厘王即位,魏安厘王想排挤齐相孟尝君田文,于是将自己的弟弟封地信陵,实际想削弱田文在魏的政权。公元前273年,秦昭王派秦将武安君白起攻打魏国,孟尝君举荐魏将芒卯为主帅,白起大败魏军,斩获魏军十三万人,芒卯兵败逃亡,魏安厘王借此免去推荐芒卯之人的孟尝君田文魏相一职。田文的很多门客投靠了信陵君,于是信陵君替代了孟尝君的地位。信陵君为人受众人拥戴,门客多达三千人,诸侯国也因魏有信陵君魏无忌也不敢加兵与魏。信陵君的名声渐渐远扬。  第二: 与魏王下棋,体现公子的贤能。据说有一次,魏安厘王和弟弟公子无忌下棋,突然有士兵告急,边境赵国有军队正在进入魏国境内,发兵进犯。魏安厘王生性懦弱,大惊失色,正欲召集大臣商讨怎么对付。此时公子无忌不紧不慢地说:“兄长不必担心,此乃赵王在涉猎,并非进犯。” 说完继续下棋,但是胆小的魏安厘王却已经心思不在上面了,忐忑不安,坐立不是。没过多久,兵士再报,果然是赵王在涉猎,不是进犯,证实了公子的话。魏安厘王大大的震惊,心想:远在赵国的军情,这个弟弟怎么这么清楚。于是就问公子无忌:“贤弟是如何知道的?”公子微笑,告诉魏王:“我的门客当中有能深入探听赵王秘密的能人,可以随时向他报告赵王的行动。”此事完全体现了魏公子无忌的贤能和机智,却不料,自此遭善妒且自小活在无忌风头下的兄长戒备、畏惧,不敢将国事交予公子处理。  公子贤能、机智原本是魏国的福气,将魏国的江山社稷好好担任,而魏安厘王却因为妒忌不用公子,实在是魏的损失。也有人说魏王的处境害怕魏无忌是应该的,他功高盖主,这是任何一位作为君王的人都会担心的。而事实证明了公子是贤公子,是真正的君子,是不会谋反的。例如,公子窃符以后,兵符全在自己手中,贤明又是杨于天下,魏国子民又把公子当做他们真正的领导人,如果要反,魏安厘王是怎么样都束手无策的。而公子却将兵符归还与魏王,自己留赵不肯回去。后来又有公子一纸呼吁五国同抗秦,体现了公子的号召力及各国对公子的信任。抗秦胜利以后,公子的名声在六国中早已经是几乎成人他们所有人的领袖,各诸侯国君主早已经把魏公子当做是魏国真正的君主,有诸侯国的支持,公子要反,更是轻而易举。然而,当魏王再次猜忌公子,公子并没有取而代之,而是对亲情,对兄长的无奈,他唯一的亲人,这样不信任自己,公子唯有称病不朝,醉酒而卒。  第三:礼贤下士,礼让守门老者侯嬴。魏国当时有个看门的老头,名叫侯嬴,信陵君听说以后,前往拜访,一直想送他一份厚礼,以表自己的尊敬,然而这个老者却不接受。信陵君于是在家中设宴款待兵客,待众人来齐以后,信陵君亲自驾一两马车,空出车子左边的上座,到夷门去接侯赢。侯嬴是一位智者,他为了考验信陵君,径直做到上座上,并且说自己还有些事,要信陵君载着自己的屠宰场见好友朱亥。信陵君笑容可掬地欣然答应。当即驾车来到屠宰场,侯嬴下车去和朱亥交谈,而信陵君则一直微笑着手执缰绳等待。侯嬴为了考验信陵君,故意一边交谈一边察看信陵君的表情,可是信陵君一直面色和悦地等待。此时的魏公子府中挤满了兵客,都在等信陵君回来就开宴。手下的门客都看不惯侯嬴,暗暗谩骂。侯嬴聊了许久,见信陵君的表情依然恭敬如故,侯嬴这才告别好友回到上座,信陵君则等到侯嬴聊完才载着侯嬴赶回赴宴。此为信陵君的礼贤下士。自此侯嬴而已成就了信陵君的好名声。  第四:为魏王宠姬如姬报仇。如姬是魏安厘王的宠姬,据说如姬进宫的时候,是带着父仇的和仇人的一截血肉的。如姬求魏安厘王为自己报父仇。按理来说,一个一国之君的宠姬,要报个父仇是很简单的,而魏安厘王作为一国之君,为如姬寻址了三年的杀父仇人都没有找到。久居深宫的如姬虽然荣华富贵,但是却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已经身为一国之君的宠姬,身份已经是到了一个国家的顶峰了,却不能为父亲报仇,古代百行孝为先,如姬因此念念不忘,辗转难眠,愁眉紧锁。这一切都被信陵君看在眼里,本着一颗用悲悯的心守护乱世弱者的心,待到如姬向公子哭诉,公子马上使客斩仇人人头,送于如姬,替如姬报了父仇,也体现了公子悲悯的心和贤能,做到了连大王都无法做到的事。  第五:使信陵君一夜成名之典故,窃符救赵。公元前260年,秦昭王使离间计任用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秦人又将将军换成经验丰富的白起,导致长平之战的惨败,白起坑杀40W赵军。秦昭王想趁此一举歼灭赵国,派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城,此时的赵国已经奄奄一息,赵孝成王预备投降,而平原君赵胜却坚决抵死一拼。此时赵胜想到了与自己有亲戚关系的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于是向魏国求救,魏安厘王派大将晋鄙驻守十万大军救赵,然而秦昭王发话下来:“如果谁前去救赵,我灭了赵国以后第一个收拾谁。”魏安厘王由于惧怕秦国,遂命令晋鄙十万大军停止前进,驻守在赵国边境,名是救赵,实则观望。赵国已经越来越抵抗不住了,又不见救兵来援。只能一直发书求信陵君,信陵君也曾多次请示魏王,要其发兵。无奈魏安厘王不听其言,一心只是观望。信陵君无可奈何,于是决定带着自己的三千门客倾巢而出前去救赵。(体现了公子的义气)路过门客侯嬴家的时候,信陵君停下来前去道别,侯嬴于是请计要如姬帮忙窃出兵符,用晋鄙之军前去救赵,晋鄙要是不答应怀疑就让朱亥砸死他。信陵君听计后犹豫了,第一,要如姬帮忙窃符,要时候追踪起来,如姬一个弱女子可担待不起,这样是害了如姬。第二,晋鄙乃魏国大将,如果就这样杀了,对魏国是不利,又是对忠臣的不忍。于是信陵君悲从中来,掉下眼泪。侯嬴见此,问信陵君难道是害怕了?信陵君答,非也,自己乃是可惜了晋鄙和如姬啊!侯嬴劝说信陵君以后,便面壁撞墙而死,自己担当了斩杀大将,窃取兵符的罪过。信陵君听从侯嬴的计划,请如姬为自己且虎符,如姬是忠义的女子,毫不犹豫的为信陵君窃出了虎符。于是信陵君携带门客到达了晋鄙军中,说要替代晋鄙前去救赵,晋鄙果然怀疑,于是朱亥便一铁锤砸死他晋鄙。信陵君对兵士说:“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回家去;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去;兄弟两都在军中的,兄长回家去奉养父母,剩下的精兵勇士跟我一起奔赴邯郸。”(由此也可看出信陵君的仁慈。知道战争会伤亡,要都在军中的回去奉养父母。)  此时的邯郸城内一片恐慌,信陵君带着八万精兵杀了进来,赵国勇士听说信陵君来救,一个个奋起抵抗。秦军在赵、魏两国双面夹击的情况下,兵败如山倒,解除了邯郸之围。秦将心想自己原本就是魏国人,于是带着两万兵士投靠了信陵君。信陵君由此扬名诸侯国,史称“窃符救赵”。秦也因为魏有魏无忌而十余年不敢加兵于魏。  第六:救赵不居功,走去赵国。魏公子救赵以后,平原君、赵孝成王赵国的军队百姓全部出来迎接信陵君,原本此功劳就是应该得到如此待遇的。此时的信陵君也有些骄傲,毕竟是自己的能力救了赵国,说不有点小欢喜是不可能的。信陵君看见赵孝成王说道:“无忌何德何能,怎敢有劳赵王大驾。”赵孝成王说:“哎呀,此次赵国能够躲过灭顶之灾,全是信陵公子的功劳啊!”信陵君又说:“这是无忌应该做的。”赵孝成王说:“信陵公子请去邯郸一叙。”信陵君此时也许被荣誉晕了点头,连胜说:“好,好!”此时门客唐雎叫住信陵君,说:“信陵公子,请等等,唐雎有话要说。”于是信陵君和唐雎在一旁说话。唐雎说:“信陵公子,别人对你的好处,你不能忘记,你对别人的好处,你不应该记在心里。”信陵君不解唐雎话中的意思,问道:“什么意思呢?”唐雎接着说:“信陵公子,你虽然救赵对赵国有功,可是你在魏国还是背着大罪的啊!你怎么能骄傲呢?”信陵君一听,恍然大悟道:“是啊!如果没有侯先生的计谋,没有朱亥先生的相助,没有如姬夫人冒死窃兵符,哪有我无忌今天啊。”平原君在一旁大声叫唤道:“信陵公子请上车吧!”信陵君说道:“平原公子,我就走着去邯郸。”赵孝成王看见信陵君如此便说:“信陵公子救赵不居功,施恩不求报,真乃公子中的贤公子啊!”信陵君偶尔的骄傲是成常人都有的,这样就把信陵君从一个神突然变成了人,却让人觉得亲切了好多。虽然信陵君也有骄傲的时候,但是信陵君会听从别人的劝告,作为一个“领导”,应该听从真诚的意见,才能得到拥戴!  第七:救赵以后留赵十年,不能回魏。信陵君救赵是窃取了魏王的虎符,因为怕魏王会降罪下来,信陵君于是就留在了赵国,一留就留了十年。信陵君救赵以后,仗打赢了,魏国义声胜于远近,威名杨于四海,诸国皆来道贺,原本魏安厘王是应该请回最大功劳的弟弟信陵君的,何况信陵君救赵以后,打完仗了兵符就送了回去,原本兄弟二人应该和从前一样,好好的一起治理魏国。但是魏安厘王从小就活在了无忌的风头下,嫉妒的心变成了魔鬼,抹灭了魏安厘王的亲情,于是无忌留赵,一住就是十年。  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年,有多少青春和时间留给人去浪费。于是,窗外的花开了又败,冬去了春又来,初到赵国牙牙学语的小儿,已经长得亭亭玉立了,信陵君常望着大梁的方向发呆,鬓边添了几缕白丝,可是无忌无能为力,他不能回去,他回不去。  第八:市井拜访毛薛二公。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以上是史记原文。翻译下来就是:公子听说赵国两位隐士,毛公隐于赌场,薛公隐于酒店卖浆,便要去拜访两位。两个人都是隐士,躲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住处,于是就走路去和两人游玩,期间都很是开心,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以前啊!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无忌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也据说信陵君的姐姐把这些话告诉了弟弟公子无忌。公子听到后,大吃一惊啊!立马向姐姐告辞准备离开这里,并且有些生气地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现在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指毛薛二公)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还害怕他们不见我。拿我这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信陵君的姐姐就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把公子挽留下来。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都知道信陵君的贤能,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的为人使平原君的宾客仰慕而尽都到公子的门下来。  古代士为知己者死,特别是战乱年代,很多的士卒都是英雄烈士。一听说公子的贤能和礼贤下士,就都很愿意投靠了魏无忌。由此也可知道信陵君为人,真正的礼贤下士,不是虚伪的人。  第九:回魏救魏,一纸呼吁,令五国抗秦,将秦军逼至函谷关不敢迎战。没有了信陵君的魏国,像是被抽空了柱子的大梁,一颗空心的大树而已。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安厘王很是着急,就派人去赵国请回公子无忌。一直贤能的公子,这次竟然下达命令,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很多无聊之人竟然拿此来反驳公子的贤能。说如果是贤士,不可能不回去救魏。但是我想问问批评魏公子的人,可有看见后面的毛薛二公劝说公子,不等他们说完,公子就快马加鞭的赶回了魏国。注意这里是不等毛薛二公话说完,公子就立马回去了。我很放肆地想像公子当时的心情,救赵本就是知道赵魏唇齿相连,唇亡而齿寒,况且公子救赵是胜利了,魏安厘王威名杨于远近,义声胜于四海,公子对魏,是有功的。而魏安厘王不念兄弟之情,嫉妒也愤恨公子“越俎代庖”,让一个生、长在大梁的魏国公子,背井离乡,十余年而不能回去。多少个春夏秋冬的交替,多少个严寒酷暑的转换,公子只能是望着大梁的方向发呆,思念大梁的百姓,思念为自己而死的隐士侯嬴,思念故乡的一切,可是他无法回去,兄长魏王的嫉妒,变成了恶魔,吞噬了在权利面前仅存的一丝亲情。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信陵君,你的心情会是怎样?你会不会也有一丝怨恨?公子是人,不是神!公子也是有血有肉之躯,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公子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说救赵就救赵,说救魏就救魏的工具。你魏安厘王要是不乐意,就要杀我魏无忌,你魏安厘王一旦有难了,又想到我魏无忌了。亲情就是这样被侮辱的,就是这样被毁灭的!  公子偶尔的骄傲和怨恨,让公子从万人敬仰的神回到了人。一个人就有七情六欲,不可能不会有知道的喜怒哀乐。  接着上面说。由于跟随公子来魏的人,都是背叛了魏国的,所以也没有人愿意回去。这时,公子拜访的毛薛二公起到作用了。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  公子回来了,魏国的百姓眼神里的忌惮没有了。  公子回来了,魏国的大梁城都不用害怕灭亡了。  公子回来了,吹过大梁的风不再呜咽了。  公子回来了,一笑泯恩仇。  公子回到魏国。十余年不曾见面的魏安厘王和魏无忌相拥而泣。破裂的亲情,似乎一瞬间有合拢了。放佛还是孩童时候一起玩耍的伴侣。那过去的十年,从来不曾发生一样。  魏安厘王任命公子为上将,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终于有机会大展身手了。  首先,魏安厘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实际也都是保护自己。按照当时的地理环境,魏国灭亡了,其他国家也苟延残喘不到几时。而心理学来说,假使魏国被灭亡了,其他五国人心就涣散了,就好像最后的齐国,看见其他国家都被灭亡了,也就不攻自破了。所谓兵败如山倒,战国末期的六国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国了。  信陵君一纸呼吁,赵、楚、魏、韩、燕五国任其调遣。信陵君率领五国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击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战国末期,强秦是很少吃败仗的,由信陵君率领的两次,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大挫秦军士气。  这一次,可给五国都好好地报仇了,给秦军一次痛击。  第十:魏王猜忌、妒忌贤能、称病不朝,郁郁寡欢、四年,醉酒而卒。  可是这一次,对于信陵君是福是祸?福祸还是分不开的,只是福过后了,等待着迎接的就是祸了。信陵君联合五国抗秦,在诸侯列国中可真谓是威名杨于远近,义声胜于四海。但是对于魏安厘王来说,弟弟比自己厉害,功高盖主,魏安厘王猜忌的本性就又出来了。  当初,信陵君救赵的时候,杀了魏国的大将晋鄙,由此留下了祸根。秦国的人因为忌惮魏无忌,借由当初晋鄙的属下在魏王面前说信陵君想取而代之。晋鄙的门客在魏王面前大肆诋毁信陵君:“大王啊!说信陵君他呢,诸侯国都已经承认信陵君是魏国的大王了,你魏安厘王只是个名字上的啊!大家都知道魏国有魏公子无忌,大王你不算什么了。”秦国并且派人祝贺信陵君,说:“祝贺你啊!信陵君,就快要成为魏国的大王了。”本来就猜忌的魏安厘王魏圉,这下可算找到好理由了。应当废除魏无忌的相国了。魏无忌知道了哥哥魏圉又开始猜忌自己了,于是干脆就把相印归还了魏安厘王。我们可以肆意的想像一下,春秋时期,很多国君,都是杀兄弑弟,为了争夺一个王位。而信陵君的才能是魏圉之上,魏国人心中的大王,他有功不自傲,不曾想过要夺王兄的王位。很多人反驳说,信陵君广招门客,不是为了充实自己是什么?这里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反驳。  第一:如果信陵君要是想夺王位,早在窃符救赵的时候,有食客三千,又有魏国的兵力和赵国的帮忙,他要是反,轻而易举,况且信陵君得民心。大梁的子民,都认为信陵君才是他们真正的领袖。而信陵君做的,却是在救赵以后,把兵符还给了魏安厘王。自己带罪在身,没有回去。  第二:忘记是哪里看到的。侯嬴问信陵君:“是想取而代之还是想自保”  信陵君说:“但求自保。”  侯嬴说:“一山不能容二虎”  当然,这里已经不知道出处了,也许是小说YY的  第三:在信陵君一纸呼吁,五国抗秦可以看出,诸侯国对信陵君的认同信任。完全把兵力交给信陵君。而在合纵以后,信陵君更是得到了诸侯国国君的认同,此时,如果要反魏圉,易如反掌而已。  然而,信陵君做的做是对兄长的失望,称病不朝。日夜喝酒来麻醉自己。每次看到这里,都满心的忧伤和难过。一个鼎鼎大名的信陵君,竟然醉酒郁郁而死。  四年以后,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卒。  我难过地想像着信陵君当时的心境。  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好友侯嬴自杀了;  为自己宁死不屈的用时朱亥自杀了;  为自己冒死窃符的知己如姬自杀了;  唯一的兄长魏安厘王对自己不理解和嫉妒。  魏无忌满眼、满脸、满心的落寞和心酸。于是说,信陵君死于醉酒死于妇女,不如说,信陵君魏无忌死于寂寞也。  魏无忌死了,秦军没有忌惮了。魏无忌死后十八年,秦灭魏。鼎盛一时的魏,就这样衰弱了,灭亡了。所以后人也说:“昏蒙愚主听谗言,公子云亡国亦亡”  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很是崇拜信陵君,每次经过大梁的时候都要去拜祭公子,而且还请人为信陵君修建墓碑。他从击败叛将黥布的前线归来,经过大梁时为公子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守他的坟墓,让他们世世代代每年按四季祭祀公子。公子能顾生前事,死后又留名,虽然只是历史的惊鸿一瞥,也掀起了一些风浪。虽然对于秦的统一,魏无忌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但是那不是他魏无忌的错,一个贤能的人,遇不到伯乐,再怎么贤能都是无用。百无一用!  太史公也说,公子之贤名,不虚耳。"    Qנ��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