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22
1870
小学五
使用道具 举报
1054
1773
孩子是那「最后一根稻草」吗? 要想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员住在曼哈顿,有一种方法就是确立一段关系。夫妻二人可以分摊一套单卧室公寓的租金成本、水电管理费用以及外卖餐食的开支。但如果再添小房客,尤其是那些不能为分摊租金做贡献的,就有可能成为你在这座城市居住的那个最大的障碍。 根据调查数据,在曼哈顿,只有17%的家庭有小孩,这一比例几乎只有全国水平的一半。于是乎,小不点儿们对于那些原本毫无疑问属于曼哈顿中产阶级人士而言,就成了生活水准的终极破坏者。 有了小孩,不仅单间卧室变得不够住,让人不得不勒紧钱包,而且很多中产阶级家庭对于公办教育也没什么信心,而私立学校的学费可以达到每年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49万元)。所以,人们往往举家搬迁到郊区;要么就只能盼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足够好,可以进入公立学校系统内的「天才精英计划」(gifted-and-talented program)了。该计划会为学生免费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教育内容。 你是何时来到这里的? 「城市未来中心」(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于2009年发布了一份深度报告,考察了这座城市不断变化的阶级动态。这家机构的行政总裁乔纳森·鲍尔斯(Jonathan Bowles)大胆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定义,明确了有助于某人得以进入中产阶级门槛的条件。「在纽约,特别是曼哈顿,要想知道谁是中产阶级,只要看他是什么时候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他说,「如果你在2000年之前买了一套公寓,或者一直住在固定租金(rent-stabilized)的公寓里,你很可能是曼哈顿的一位教师,是稳定的中产阶级;但如果你只是在最近五到十年才买的公寓,或者住在市场化租金的公寓里,你可能就是一位管理咨询师,而且几乎没什么存款。」
1058
1686
1056
1714
1182
2246
小学六
1097
1836
1013
1672
以老人院为例,日本在2000年实行「介护保险法」(照顾保险法),允许更多民营企业经营。私营老人院每年虽以倍数增长,但截至2013年,全国合资格但仍在等待牀位的老人仍有52万人,较2009年的调查结果增加10万人。其中患有严重障碍不能自理的,亦增加近28%至8.6万人,牀位显然不足。 除老人院外,负责照顾的专业护理员亦严重短缺。截至2014年,厚生劳动省统计,全日本需至少140万个专业护理员,但目前实际只有100万个,尚欠40万人。人手不足造成前线人员工作量过多,部分人员把怨气发泄在老人身上,导致老人院出现虐老事件。2014年11至12月间,川崎老人院3名老人遭职员连环杀害,让日本社会再次响起警钟,突显照顾人员不足、老人院良莠不齐的问题。 家族关係疏远 退休老人孤独老死 日本在经济起飞年代为阻止城市人口过度挤迫,大力「去城市化」,建设卫星都市,促使人们搬离大城市前往近郊地区居住。但泡沬经济爆破后,经济不景下新一代年轻人为寻求机遇,离乡别井,告别双亲回流大城市中,造成世代隔绝。
因此,在人口老化过程中,非大城市的地区恶化情况最严重。然而老人设施不足,家人又不在身边,部分老人只好留在家中两老相依。一旦另一半仙逝,就会留下自己一个成为孤独老人。 既失去了企业的「社缘」,又失去了家族的「血缘」,若然自己同样离乡别井生活,更进一步失去「地缘」。部分老人为不想「无缘终老」,忍受不了因孤独变得怪僻起来,有人直接在车站放火泄愤,大部分人居然当上小偷,到处偷窃。失败被抓没关係,连续犯桉更可以被关进有如老人院的监狱。 日本的老人甘愿走进监狱,是因为患上「孤独」的疾病。 日本不少长者独自死于家中无人知晓,有工作人员带同特别用品到死者的寓所清洁。(路透社) 日本不少长者独自死于家中无人知晓,有工作人员带同特别用品到死者的寓所清洁。(路透社)
位于日本中南部地区、兵库县明石市的神户刑务所(监狱)内,有一位70岁的佐藤先生(假名),因潜入民居爆窃被抓,判囚3年6个月。屈指一算,他已是第六次进来。「今次出狱,一定要好好重新出发。」每次出狱时,他都会这样向自己发誓:「出狱后一定要找份好工作,好好生活。」 出狱后,政府为他安排了一间住所,连同生活保障金让他过活。可是,他最后还是去了犯事,再一次被关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过了20年。 「哈哈,我又回来了。」他苦笑自嘲着:「再出去恐怕已没法生活了。这里虽然没有自由,但最少有一分安心感。」
监狱成护老院 近四成重複犯罪 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日本刑务所在囚人士为60,486人,60岁或以上长者为9,736人。而2014年全年判囚入狱的长者有2,283人,当中近四成最少已被判6次以上。他们为何要不停重複犯罪?监狱的生活,真的要比外面好吗?
1068
1950
1064
1745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