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查看: 603|回复: 5

如何评吴青峰在 9 月 30 日发行的新专辑《马拉美的星期二 ...

[复制链接]

6490

主题

7005

帖子

1万

积分

商家B

Rank: 6Rank: 6

积分
15146
发表于 2022-10-28 13: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如何评吴青峰在 9 月 30 日发行的新专辑《马拉美的星期二 ...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二删除,どうもで~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0

帖子

1797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97
发表于 2022-10-28 13: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还看到一些人说对这张专辑缺乏共情等等说法,并把缺乏共情的原因归咎于用典。实际上,我认为这是源于大家对歌和吴青峰对歌的认识不同。大家听流行歌听惯了,歌就是得让大家喜欢,写大家的生活,让市场认可。但是对青峰来说,歌是一种表达的路径,它可以表达任何内容,歌这一种形式就相当于别人的日记、散文、小说、论文等等了。
而这张专辑,不是你们喜欢读的小说、散文,也不是你们以前熟悉的青峰日记,而是一篇议论文。讨论创作的“文论”。
如果你们分不清它们的区别,可以去找找晋代陆机所作的《文赋》,它也是写得晦涩难懂,到现在也是研究文学创作的重要文本,很多文意还没有定论。它们都是在讨论,创作的缘起、创作的灵感来源、创作的意义等命题。
第一首歌《……小小牧羊人》我很喜欢,相信每个中文系都能从中感受到熟悉的面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就是诗文的一种创作境界。“无用的大树”,是每一个中文系都会被教育的:学中文有没有用?这不是学中文的人该关心的问题。创作同理,看似没有功利主义的用途,实际上却有“无用之大用”,这个大用,就是创作的意义。所有意识像羊群一样幻化飞腾,正如陆机所云“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是创作所要进入的状态。
而很多人给出差评的《……老顽固博士》,实际上就是在表现创作过程中的“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最后一首《……睡美人》,则在讨论创作内容与外界接受的关系,“古来圣贤皆寂寞”,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创作不急于在当世被发现、被认可,它可以像睡美人一般幽静地沉眠,在百年以后寻到自己的知音。
说到这儿我反而要佩服一下青峰,这么晦涩的一个主题,能够想到用这么多可可爱爱奇奇幻幻的形象去负载其中的深刻意义,使专辑远远没有成为一篇枯燥的论文,而是一个色彩瑰丽的绘本,这是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学底蕴,而且要具有别出心裁的匠心的。这正是这张专辑能够俘获许多路人芳心的原因。
如果你就是喜欢散文小说,那么去读去听这些文体吧,不要逼自己去“共情”一篇作者没有指望你共情的文体。

新专新专!《马拉美的星期二》——中文系的盛宴!
狂听了好几天了,但我不会去推敲每一处典故都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谈中文系听专辑的感受。
这次青峰完全放开了写词,没有收敛他文言文的灵魂,不管市场的样子太帅了。不过我也看到有些人说用了这么多典,不就是堆砌典故、掉书袋、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欣赏一个作品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也即,典故多和少不能用来评价作品好坏,而是要看作品本身。我们最好不要只是夸它“哇用了好多典”“哇都压上韵了耶”,这些夸赞都显得这首歌不是很厉害的样子。同样,也不要轻易下上面那些“故作高深”的判断,人对文字的美有天然的追求,如果诗歌散文小说允许追求更美好的表达,那么流行歌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文字的美让你觉得自己像个绝望的文盲,那不是文字的错,好吗?
怎么看待用典?歌和诗的道理是相似的。大家看的语文课本会有注释和赏析,其实即使是古人,他们也会给前人的诗加上注疏,注就是粉丝们所做的找典故出处这个工作,疏就是对注解的阐释。最好的注本一般还会有作者对诗歌的理解,即为“串讲”,把各句诗意综合起来看整首诗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些“诗话”会分析诗人的风格和手法。为什么说这么多呢?因为有些歌迷仅仅是认识到了第一步,或者甚至连第一步的工作还没有做,一看到这么多典故就开始判断了:这是掉书袋。这是不对的。
使用典故的作用,在极少的字数中纳入更多意涵是其一。此外,它还有一点是能够增强诗与歌含蓄蕴藉的艺术性,在典故中与历史人物关联、对话,借他人言志。除了特意为了含蓄蕴藉的效果之外,还有一些作者是由于有不宜直说的心绪,借用典委婉地表达出来,等待人发现他的真意。就像一首歌想让你通向哪里,它先让你绕一点路,但这路上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等你认清了这些风景,会发现这不只是一段小路,一切都使歌丰富得漫无边际。
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把典故找全才能听歌,即使不懂也能感受到歌里的意境,这就是典故用得好的结果。但有一些诗是这样:你读着觉得好,当你细细了解了每个典故以后,会忽然有想哭的感受。这是因为作者语言上没有表达出来,却藏在了典故人物经历的故事背后,这些重叠和累积,最终会形成动人的意蕴。
为什么不懂典故也能爱青峰这张专辑?一个原因是它里面的想象力太飞腾了,这想象力可以传染,你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但脑子里可以有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活跃飞舞,就像读了一本《山海经》,自己就能够创造一个世界。
有人崇尚用最朴实的话、自己的话把事情写清楚,认为这比用典更厉害。这当然是另一种风格,也是很美的风格。但是并不能证明用典是不好的。还是要看歌本身怎么样。白居易不喜欢用典,崇尚平实、人人能懂,但他写出的东西就是缺乏李杜的韵味。《红楼梦》里写了那么多诗、那么多判词,不是为了装高级、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它们就是更增强了其文学性。
就算不说哪个高级哪个不高级,咱至少能明白它们受众群体不一样吧?平实易懂的有大批人听,文学性强的用来满足我们中文系的需求,可不可以呢?每天听整首歌都是一句词的那种歌,人真的会期待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的。所以现在很多人即使不懂也喜欢这张专辑,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贫乏的词汇系统。
话说回来,好多人喜欢那些所谓的“中国风”歌曲,其实无非就是那些咿咿呀呀的几个画面几个典故几个佳句东拼西凑翻来覆去地用,但是他们不觉得那些歌“故弄玄虚”“掉书袋”,因为那些小学中学阅读涉猎范畴内的内容他们多多少少也能懂,就算不懂也知道无非就是写美景写忧愁写恋情写伤别。这些用典不会伤及他们的自尊,所以没关系,随便用。但是一旦真的懂文学的人用点儿真的更多元主题多元范畴的典故和词句,他们就不行了,认为歌曲不当如此。这是什么道理?
这张专辑,从它的概念、宣发、每首歌的文案、专辑内容,我都很喜欢,它们体系性非常强。所以从一开始知道这张专辑讲创作,听过一两首先行曲,就能够猜到整张专辑不会在用词上特别平易近人了,可以理解为一种“文人创作”,如果到这时还在纠结为什么这么多典故,那么就是并没有理解这张作品的概念内涵。

顺便再说一下作品风格的问题。一个作者永远不可能只是一种风格固定不变。在文学上会给一个作者编年、再为作品风格分段,一个作者某阶段作品是什么风格,后来是什么风格,晚年是什么风格。所以风格变化才是正常现象。而这变化中,也会有不变的内核存在。同样,很多作者的创作高峰并不是最晚年的时候,所以一个人的创作不会一直是直线上升的状态,有高峰有下滑才是正常的。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一首歌不满足他想要的风格,他就受不了了,好像发生了天大的事,直呼“江郎才尽”,这个他喜欢的歌手不写他喜欢的风格的作品了!过了一阵子出的新歌风格他又喜欢了,他就“我爱的XX回来了!”朋友们,咱们眼光放长远一点儿,不是过了今天就没明天了,这首不喜欢咱等下首,这张不喜欢咱等下张,给彼此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作者尝试各种可能性,好吗?

中文系的人怎么看吴青峰的歌词?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9313186/answer/2154306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1

帖子

1504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4
发表于 2022-10-28 13: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全部更新完毕~
之前在另个回答下写了《马拉美的星期二》的试听乐评,今次把正式音乐乐评补充完整~
当时第一印象感觉不错,具体形容就是专辑有种强烈的画面感和舞台剧概念感。
现在完整听完了,还是这么个感受,吴青峰是位有态度的歌手~
歌词等文案宣传内容,鉴于太多人讨论,就不重复了。本篇全部内容都属于完全用耳朵去聆听音乐本身、再加以深度解析并试分析和定位音乐的完全个人理解式回答~  
如有与官宣不同,那以此为准,哈哈哈,玩笑玩笑~
下面按惯例完整歌单撸起来吧~  
——————————————————————————
鉴于艺术史小白不少,答主再补一小段科普文字放在最开始吧~
本专辑《马拉美的星期二》和早些时候发布的《牧神的午后》EP,都来源自法国著名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Mallarmé),他在1876年发表了诗作《牧神的午后》引起法国诗坛轰动,20年后被封神为“诗人之王”。而后著名音乐家德彪西和一些法国印象派画家,都受到了这本诗作的深刻影响~
马拉美(Mallarmé)、德彪西(Debussy)、莫奈(Monet)等这些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家群,共同创造并推动了被称为“印象派(Impressionism)”的艺术潮流,并快速弥漫至全球。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艺术价值观,人类自此全面彻底告别古典艺术时代,从而迈进了二十世纪的新时代、和翻开崭新的艺术新篇章~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就取材于马拉美同名诗作《牧神午后》,并成为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
马拉美曾评价莫奈的名画《睡莲》“它深浓的白,包含了这样一个空无不可及的梦,包含了一种永不存在的快乐,所以我能做的只有继续屏息,向那幻影致敬。”
而全世界则需要,向这群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印象派艺术家们,致敬!
—————————以下正文—————————


《小小牧羊人》
这个潘笛版 Debussy(德彪西)名曲《牧神午后前奏曲》(原曲是flute长笛) 的 Intro 旋律出来以后,答主就耳朵竖起,条件反射地等那个混合了减音阶、全音阶、难以琢磨的典型 Debussy 式印象派复杂和声 E7/#11出来~
然而。。。
等来的却是音色超文艺,还带着大坨混响的RickenBacker电吉他之声。就连和弦也换成了清新简单但却不俗的 1 2m 3m 4,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请问青峰,这是打算叫刚跨过吉他横按的菜鸟,也能搞定 Cover 的意图麽?
吴青峰这一开始就决定要呈现给听众不一样的文艺气息以外,捞粉小算盘也打的拨拉拨拉响呢~
律动是Raggae的感觉,虽然 Drum & Bass 没有,但主体仍是Raggae 的 Groove 感 ~
唱法真是可爱极了,也很有设计感。除开画面氛围,具体点形容就是人声部分的演绎,情感处理上像个充满梦幻的孩子,在山坡上跟着牧羊人,一唱一跳,兴奋鲜活的姿态,跃然眼前~
这个Verse段落还非常好听 ~
01:36 处,在bAadd#11和弦 (看来,此处是弥补开篇没出来的那个Debussy大佬和声) 延长音中蹦出来的那声叹息,混合了多个相位录音,这是要将电影音效也打算带进音乐歌曲中呢。。
紧随这句叹息的 Bridge 桥段处理感觉,有点出乎答主的意料,试听乐评原文是“想知道后续 Chrous 部分青峰会怎么创作和处理。。。”,结果还没到 Chrous ,果然就做了个彻底改头换面的全新感觉~
首先是节奏,已经完全不是常规音乐节奏类型了,完全是音乐剧的自由发挥,即所有音乐内容都根据情绪情感走,挺有意思。结合试听专辑时,有大量歌曲都是类似听感,这还是答主第一次听到在一张正式专辑中这样做呢。
Bridge 的最后一句旋律 7 - 6 5 - 4 b3 - 3 - ,吉他编写蛮巧妙,答主给你们谱打出来了~



《小小牧羊人》01:37 精华乐段吉他谱 ~

以上这段是比较有意思和全曲略有难度的吉他弹唱段落,注意吉他使用的是降半音调弦~
这段搞定了,前后就很简单了,留给同学们自己扒吧。。哈哈~
02:34这里开始的乐段,则明确了本张专辑是概念音乐剧的设定,虽然答主没有读过歌词,但可以肯定,整个全长专辑的歌词,必然是有情节串联和巧妙设定的文字篇章。因为这几乎是概念专辑的惯例了,何况,以音乐剧的形式和野心来表达的著名文艺少年吴青峰呢!
后1/3这样的音乐,完全是按照表达内容和画面感进行连接,所以欣赏时,必然也要打破常规流行歌曲聆听习惯才对~ 至于青峰的文本故事设定呢,就不在答主的音乐解析文章之内了。
总之,跟着音乐人的崭新创作方式,放松聆听欣赏就好了。。。
最后聊聊音乐品质,非常好! 无论是电吉他 Clean Tone 的完整录音动态保留、还是混音处理中青峰人声的漂亮超高频空气感、再或是一耳作为对比的天籁背景合唱声场及EQ处理,都体现了录音师和混音师的审美到位,表达明确!这些独立于音乐之外的音乐制作层面,然而,又会极大关系到音乐整体听感的商品品质很高。在这一点上,台湾音乐工业的专业性,从来没有令人失望过!
——————————————————————————
附上另一个答主有关印象派音乐和 Debussy(德彪西)的高含金量专答,这是吴青峰《马拉美的星期二》专辑和之前《牧神的午后》EP 最重要的灵感来源~
(印象派音乐是古典音乐发展至末期的最后一个潮流高峰,也是开启整个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艺术发祥端。Debussy是印象派顶流大师和代表人物,他和Bach、Mozart、Beethoven、Thaikovsky同属古典音乐时代巨匠~)
印象主义音乐有怎样的作曲特点?顺附 Claude Debussy 最重要代表作《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牧神午后前奏曲)》Karajan(卡拉扬)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柏林爱乐) 的音乐会版本,以及Daniele Gatti(加蒂)& 法国国家管弦乐团 (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的录音版本(印象派文化潮流母国)~
卡拉扬《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柏林爱乐乐团1980_哔哩哔哩_bilibili【德彪西/加蒂】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L.86|法国国家管弦乐团_哔哩哔哩_bilibili——————————————————————————


《海妖沙龙》
开篇即是三味線~ 台湾浓郁的日占期影响。即使70多年过去了,无论从周杰伦,到吴青峰,还是诸多台湾艺人,日本文明的强大魅力,还在持续产生作用呢! 强大而又传统古老,没有理由不喜欢~



脱胎自唐朝宫廷乐器琵琶的民间乐器三味線(中国叫三弦),音色就是一个小号Biwa(唐朝或日本琵琶)



日本正倉院藏世界文明瑰宝~大唐枫苏芳染螺钿槽琵琶~ 也是用大拨子演奏

这段连说带唱,尤其汉字发音腔调,周杰伦影子蛮明显了。话说术业有专攻,青峰这算越界。。。
Chrous 段落的音乐,写专辑试听时就说了“听了那么多年音乐,这个节奏。。恕答主还真没听过呢,啧啧。。。”现在完整版听了,更摸不着头脑了。。哈哈哈,玩儿大了~
不过情绪上还是很明显,它就是一种音乐剧的感觉。即一边唱一边讲故事,一边画面感徐徐展开~
答主想到了曾经风靡一时,还专门来过中国巡演的爱尔兰名剧《大河之舞》。试听文中写的“青峰不会后面要上踢踏舞Beat吧?”蛮好没出现,松了一口气,哈哈~
01:15时候的这个 Kick 音色,是一个标准的 Hip-Hop 底鼓声音之一,特点就是击打完,带有音高的漂移复位,这类 Kick 具体的名字,因为很久没用过了,一时还没想起来。。。想到再来补吧~
01:33 这个小乐段,给人的感觉带点原始祭祀的味道,虽然里面用 Flute 演奏了一些同步 Funky 乐句。然而,作为主体的人声,很多唱腔和发声都是一听就有传统根源的,这是典型的日本古老文明传承。当然,一切最后的来源还是中国,只是和答主之前写周杰伦新专回答时的感触一样,在这些传统的发祥地 —— 中国,绝大部分这一切早已荡然无存了。
还好,还有个独立、文明未受严重彻底斩断影响的台湾~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罗大佑以降,周杰伦、吴青峰、苏打绿、陶喆、王力宏、五月天等等众多有水准有特色的乐队和歌手群~
第二次 Chrous 出现时,人声的6度和声愈加显著,这种全程6度和声的方式,尤其是以群唱声音呈现出来,原生态的味道还是很浓郁的,Flute伴以诸多乐器同步演奏其间。自然令人联想爱尔兰、苏格兰等民族欢庆聚会的音乐场景,充满了泛大不列颠传统文明特色。
02:12开始的一段音乐,则将东西方的融合性表现的淋漓精致,它包含了:
Gregorian Chant(格里高利圣咏)人声风格、传统日本和楽器バンド(和乐器乐队)、甚至真的简短出现了爱尔兰踢踏舞Beat、融合了Gregorian圣咏和 Irish musical (爱尔兰歌舞剧) 的艺术合唱、太鼓のばち(日本太鼓专用鼓槌演奏方式)、三味線独奏、香港武侠文化既听感、以及最后的实验Mod人声效果。。。啧啧啧! 真的不能仔细分析,要不然,一篇文章就全写“海妖”得了。。
吴青峰的艺术野心真的很夸张!
——————————————————————————
附一个将日本传统艺术文明和现代摇滚乐以及商业性结合最好的乐队“楽器バンド”~ 乐团中有好几人都是各自乐器领域曾获全日本专业第一的团员,包括主唱、尺八等等~
留言区有fan补充了,《海妖沙龙》就是邀请的“楽器バンド”乐队三味線乐手的录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E411j7aQ/?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4fa8125b01cf62003922d3a4ef07837f——————————————————————————
《海妖沙龙》的音乐单个段落都不太难,然而在段落和结构的设计上,用了很多心思。歌曲艺术感非常强,整体上除了Chrous段落,基本没有重复。青峰的人声演绎也非常多变,各种奇怪的发声和小音,就像是一位古灵精怪的森林小妖跃然眼前,它在欢快地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由衷的快乐!
整首歌曲混音,各频段饱满、各乐器的录音声相定位精准、声场清晰、而且整体非常通透。最后,在震撼度非常强烈的混音空间里,响度足够的同时,又对耳朵非常友好,居然毫无疲惫听感,这说明了全曲绝少硬压限造成的削波问题,混音师的水准和混音工作室的档次都非常高端!
总之,这是一首质量极高的超越了流行音乐范畴的艺术流行歌曲。很赞!!
整首音乐风格再总结一下:
由三味线代表的日本乐器穿针引线,人声Solo部分也带有东方古老传统腔调,但副歌部分则予以欢庆情绪的偏西欧原生态式合唱和现代感的器乐节奏加以调和。综合听感相当丰富多彩,表达不易琢磨难以定位,艺术感极强!
结合歌名《海妖沙龙》,这部音乐剧第二章俨然是一出表现主义的重头戏哈 (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去翻翻上世纪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尤其是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
多听几遍,妖娆多变的海妖到底是来自东海、日本海;还是来自大西洋,其实并不重要;
感受吴青峰那不可抵挡的极大音乐热情和野心,才是重点~



偏爱绿色妖娆的吴青峰~

——————————————————————————


《催眠大师》
如同前两章一样,第三章一开篇,即以带有略诡异氛围的哥特式键盘和音效拉开帷幕~
Intro段和声是 / 1 / 1maj7/7 / 1/b7 / 6(5) /,但是经过了抽音简淡处理,比如第二个和弦只有1 5 7三个音,省略了3音,6(5)亦同,仅有 6 3 两个音,刻意混淆了大小调概念,这样出来的听感就是空空飒飒,配合混音处理,便富有了想象空间~
人声伴随着经过沉闷 Filter(滤波) 处理的钢琴出现,同样逐字咬音、间或来一句飘逸而起的强歌唱性抒情歌咏,一切仍是经典的吴青峰式唱法。
算了,Verse的完整和声也写出来吧~   额,C调万岁。。。
//: 1 / 1maj7/7 / 1/b7 / 6(5) / b7 / 6(5) / b6dim / 5(5)://  
第二段 Verse 时,Piano 又走了一个完全和任何传统音乐风格不一样的节奏音型,这是誓将音乐剧的自由艺术风格进行到底!Verse末端的那个交响乐音效是个采样,用了常见的Reverse效果处理,简单说就是营造一点梦境感和轻微迷幻感~
我尼玛,Chrous这也太猛了吧。。。直接又上 Dub-Step 的鼓组和音色动静了!
——————————————————————————
Dub-Step是非常潮非常刺激的音乐风格,它的典型风格特点不仅所有节奏和器乐的音色都挑选最血脉喷张的采样,节拍还非常细碎多变,带有大量的大小3连音,低音还超重。。。Dub-Step更多适用于时尚广告、体育、娱乐片头等宣传音乐。虽然该流派诞生已经超过十年以上,有段时间曾经非常风靡,各种流行、摇滚、电子风格音乐人都会吸上一点儿,但很短暂。因为它毕竟不太适合作为流行音乐。因为如果让Dub-Step完全放开来躁,刺激耳朵,那么最多2分钟人就会受不了这种刺激,耳朵直接要崩溃~
之前《牧神的午后》EP中,吴青峰 & Aurora合唱的《Storm》就是这个风格主体,近期邓紫棋新专《启示录》中,也大量应用了该风格。在任何音乐风潮的流行时间段上,华语乐坛晚于欧美十年以上,是比较合适的。即不太超前令观众听不懂,而是在伴随诸多媒介的润物无声发散传播中,自然亮出已经被听众少许耳闻目睹的欧美流行音乐新风格,才最恰到好处!吴青峰和邓紫棋都是比较聪明的流行音乐歌手。相比之下,北京有些老牌摇滚乐队,早早在作品中使用了 Dub-Step ,但是因为太超前,所以就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拍死的沙滩前浪之一:北京视觉摇滚老炮银色灰尘 2014年单曲《Crazy Sexy Cool》,还是早期 Dub-Step 风格。答主初听觉得挺惊艳。可惜乐队已经下架该单,只有搜狐上还有个烂音质MV ~
银色灰尘《CRAZY SEXY COOL》 - 搜狐视频


视觉摇滚老炮 ~银色灰尘~

——————————————————————————
《催眠大师》的混音同样非常出色,但是Dub-Step原生超重属性的风格基因之下,混音削波无可避免。这也是类似该种风格的所有重型EDM电子舞曲和工业金属等音乐的一个共性。即音乐混音中带有一定程度的硬压限失真,耳朵灵敏的同学应该可以明显感受到!聆听时间稍长即会容易产生耳膜疲惫。不过,换个角度说,失真本身就是这一类重型音乐风格的根本追求主体之一,不是麽?!
这样的纯粹以制作为重心的音乐结构,其实在创作上已经非常轻和声,甚至包括旋律了,而是 ——专意节奏表达!Chrous里面的几个重型管弦乐音色和弦,显然也是采样,和弦色彩在这里已经没有太大意味,更多是起一种强烈的情绪渲染作用。和声还是写一下吧,不适合钢琴弹唱哦,哈哈哈~
//: 6(5) / 6(5) / 6(5) b7(7) 6(7) - / b6(7) - 0 0://   三个加黑和弦就是重管弦音色采样~
不过这样的音色经重度Mod(调制)后还带有刻意音高漂移的和弦演奏,特别考验耳朵听力就是了!
01:42这个乐段,是当时答主听全专试听时候的放出片段,当时压根儿不可能想到这个乐段居然会和整曲的音乐风格完全不同,而是一个独立音乐剧的风格片段。那就还把试听乐评里面的文字照旧拷劈过来吧。。
“这段 Chrous 副歌试听一出来,直接坐实了音乐舞台剧的猜想。(现在才知道根本不是副歌~)
这完全是歌舞剧的节奏,画面感太浓郁了,偶尔有些古典音乐也会用到~
和声拿去不谢,有没赶上全网最早?
6m  3(7)/7  1  2  4  1/3  2  3, C调哈,这是打算挑战欢乐颂麽?诶妈。。”
对了,里面这个另外的男声是谁? 有紫倒的同学可以告我一声。。难不成是吴青峰自己??
如果是嘉宾男歌手,台湾腔调这么纯正,肯定不是歌名官宣中的“feat. Maîtrise Saint-Marc - Les Choristes”老外,别告诉我他苦学了3个礼拜台湾腔国语,哈哈哈~
不过这一段音乐真的很醒脑提神,不仅仅主唱唱的非常好,背景的 Irish musical 风格女声合唱,更是令人灵魂激灵,一点不夸张。。。艺术艺术!!
好吧,《催眠大师》就这样吧~
——————————————————————————


《恋人絮语》
Intro部分的Piano蛮喜欢的。想想写了逾百篇回答,几乎极少用喜欢一词来谈论音乐,因为太不客观。可是这一段钢琴一入耳便莫名想到了“喜欢”二字。。上句敲完后愣了一愣,为啥喜欢?再一听恍然,原来主体是个五声音阶,而且是羽调式五声音阶,这可是国风五个调式音阶中感染力最强的那个呢。好吧,答主国风情结较重,都是少时琴棋书画惹的结~
——————————————————————————
羽调式五声音阶:6 1 2 3 5 6(高音);名曲如日本S.E.N.S.热单《故宫的追忆(Palace Memories)》
故宫的追忆《恋人絮语》这段Intro Piano旋律是 6 6 - 6 5 - 3 3 - 3 2 - 1 1 - 1 7 - 6,它不是纯羽调式,而是加了变宫(7)的6声羽调式音阶,即:6 7 1 2 3 5 6(高音)。这样的羽调式6声音阶,感染力极强,诞生过无数经典。如王立平《枉凝眉》(87红楼梦主题曲)、日本著名吉他手松本孝弘《恋歌》等~
【吉他】恋歌MV  松本孝弘_哔哩哔哩_bilibili再进一步,在羽调式的6声音阶上加入变徵 (#4) 音,这就是传说中的雅乐音阶: 1 2 3 #4 5 6 7 1(高音)。名曲如国人耳熟能详的著名青海情歌 —— 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
更多关于中国古典音乐调式发展史有兴趣可参阅答主下文~
中国五声调式的音乐中,和弦会不会存在4和7?——————————————————————————
吴青峰很聪明,用这样一段中国古典乐韵满满、然而又很简单的 Piano Melody,来配上如情人絮语般的法文女声轻诵,就像一道开胃的鲜蔬水果沙拉,揭开了音乐剧专辑的第四章序幕~
Verse 段的旋律和唱腔,瞬时令人联想《山歌好比春江水》的传统中国山水民歌意境:一位衣着素净的女子,站在清江畔,一边用棒槌洗着衣服,一边甜美的望向深水中带着鸬鹚捕鱼的阿哥。背景呢,则是满满的喀斯特地貌青峰,对,就是吴青峰的那个青峰~
青峰嗓音,很多时候,也正如一位素净女子的婉转歌喉,纯纯地唱着中国式的传统情歌。。。
当01:00开始的这段加入了最简单节奏的 Piano Melody 再次响起的时候,仿佛南中国清溪长流的甜美空气都在这一刻,涌入心脾,令人甘沁不止~
紧接其后01:12处,人声演绎 Verse 段落,如果在和声编配上再进一步凸显一下中国意韵就更好了。原曲的和声是 //: 1 / 6m9 / 4 : // 中规中矩的和弦,那么可以做如下五声音阶化调整:
1 级和弦音用:1 5 2 3 (原和声是标准 1 5 1 3)
6m9和弦音用:6(低音) 5 6 3(高音)  (原 6(低音) 3 7 1(高音))
4 级和弦音用:4(低音) 5 6 2(高音)  (原 4(低音) 6 1 4(高音))
经过这样的音阶民族化调整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南中国清秀空灵气韵,自然就能够更加栩栩如生,如临眼前了。有音乐基础的同学可以摸琴体会一下~
“千万别在走丢了”是一句好词,专辑前四章,这是一句最能主动跳入耳朵里的句子。“怀旧空吟闻笛赋,今日听君歌一曲”,不正是青峰悠扬吟唱,迎风而歌、颂赞爱情的样子麽。。
Interlude(间奏)的乐器是虾米? 如果不是稀有异族乐器,那肯定是 E-Bow 吉他 (模拟弦乐的右手持震动琴弦小工具) 没跑了。这张专辑果然是处处在挑战传统流行音乐的边界。。
不过不管它是稀有异族乐器,还是E-Bow 吉他,传递的可不都是一种如梦涟漪的心境,如此便好!
Chrous 直到最后才露出了她美丽的面容,这是一段特别美好的抒情副歌唱段。它包含最简淡的和声、最质朴的情话、和最悠扬的歌声。虽然大部分词不能依赖耳朵直接辨别清楚,但是当听到“我看见 你存在。。。你爱我 不爱我”的时候,心绪已经随风而起,逐云而绕,跟着青峰一起飞到那个会永远萦绕下去的美好情梦里去了。。。
结尾的法国嚅糯女声再次绵言细语,是什么意思呢? 谁能告诉我,想知道~
~ love this song ~
——————————————————————————


《千与千寻》
Gosh!吴青峰的嗓音本身就已经柔和优雅至极,像一根长笛的音色;
可他偏偏还要情媚笙簧、红袖添香!如此深深切切,叫歌迷可如何把控饭心是好涅 ~
难不成,真是打算就酱一辈子时光轻待、初心不改麽?
少年到老的心态,答主表示瞄喵妙~
《千与千寻》是一首OST风格的歌曲,青峰在其轻柔如诉的嗓音基础上,再次加以细腻处理,精致到了每一个音的咬字。于是,长笛变成了牧歌短笛,配合音乐中叮咚如山泉的钢琴伴奏,快乐飞奔、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形象,再度勾勒于眼前,跑着跑着,就像是真得骑着扫帚飞了起来。。。
答主估计,喜欢青峰这样嗓音特质的人,会幻想到美哭。。。
音乐渐入佳境后,沉沉醉人的Cellos、柔和优雅的Oboe、如星光闪缀的Piano、依次而出环绕人声;再跟着,宽柔绵长的Strings、自由滑翔的Woodwinds、流光溢彩的Piano,伴随着人声庄周梦蝶般呓语,齐齐从闪耀的银河缓缓落入了幽蓝无边的大海之中 (01:15~01:28)。。。
请君为我倾耳听、但愿长醉不愿醒~



每个男孩都会幻想有一条龙,每个女孩都会幻想有个王子

。。。
尼玛。。。刚刚打算做个。。有关于海的梦。。。一段滋啦滋啦的手风琴呢,它就毫不客气地带着ARPG 新手村里 European老酒馆的木地板共振声儿,自顾自的拉了起来。。内普鲁士黑啤的麦芽焦香、伴着维也纳炸猪排的煎油味,四溢到不行。。
答主赶紧拉开冰箱来上一罐北冰洋,瞅了眼,只剩两袋辣条了。。
还问和声? 过了、过了~
——————————————————————————
算了,还是给下最难那段吧:01:15~01:28,即歌词“如果你醒来”~ “静悄悄傍在我XX”~
节拍是6/8,和声 / bB / C / bB C / bB E / F #C / #C / #C ,因为这段调性是 1=D;
所以按首调记谱是  / b6 / b7 / b6 b7 / b6 2 / b3 7 / 7 / 7,起于 b6、终于 7~
两种记谱法都列出来,是因为这段音乐有一半都无调,尤其后面无法用调性思维去理解!
这段和声是全专和声天花板~
和声都是三和弦、本身一点不难。但是因为音乐是接近纯粹自由的艺术无调性,所以从旋律到和声,完全是一种神经分崩离析的强烈情绪错乱感。因此,很难用常规的调性耳力去惯性感测和声的级数。这里适合的听音方式,就是任意两个音之间的绝对音高差,尤其考验诸如增四度、小六度、小二度等难度很高的音程听力。同时,类似连续使用这样高难度音程伴随调性游移的,其和声通常都不会复杂,基本就是三和弦,这是一个规律。要的就是大起大合的压倒性无调硬转感!
这样的音乐通常用于描绘太空、星云、宇宙等神奇科幻场景内容,比如游戏、电影等等~
如果没有人声,反而会比较容易听得出来~
——————————————————————————


《老顽固博士》
音乐一起,第一反应,青峰诚会玩儿~
这可不是开荒伐木,各种水车、茅草屋就要开造的 BGM 了麽。。。
接下来就是建渠钓鱼,挖矿打怪;再接着是指引居民、壮大城镇;好吧,除了ARPG,青峰看来对建造类游戏,也是深有研究啊。。
《老顽固博士》是一首典型的小品音乐,对,就是音乐小品。
在概念专辑中,这样的小品有时也会担负承上启下、充当幕间休息的轻松一刻功能。
不过《老顽固博士》总算是搞了一把正经可辨的风格节奏出来,这回一开始即是标准的Raggae 律动。正常连接进鼓后的音乐听感呢,应该是酱紫的:
Breathe锤炼已久,心理早已该慌不忙。所以当00:27那里本该出现的正常带节奏正经Raggae律动,被一段神奇数学Punk鼓花代替 (答主量身定制的风格名词) 后,只能必须别无选择地拍手叫好啊。。。
不然你还想怎滴?
第二次Punk鼓花后面,居然又来了一句咏叹调。。。歌词是“无以回首唱”麽好像?
继续走下去,完了。。。更卡通化的内容,生动可爱、童心大爆发的节拍闪亮登场,这回听清楚了,歌词是“百合摆在左,XX摆在右”。。再结合 Celesta 非常好听的钢片琴声音,像是小木槌敲打在钢管上,类似大一号的八音盒,这情感是彻底往低龄飞速跑呢。。
至于01:35后面的人声高级表演,变幻不息的程度,简直堪比变相怪杰了!听到最后的内个癫狂欢喜劲儿,青峰这是想将12歲以下的10后娃娃们也开始往歌迷囊中收呢?
吴青峰的少年野心不是一般大,果然是《老顽固博士》,哈哈。。
01:49开始的Chrous末尾大爆发乐段,很有一种意象。人声塑造了一种欣喜若狂、完全失控的情绪状态,答主不由联想到离疯子只有一米距离的尼采。这说明青峰的人声艺术表达功力把控很强,所有他想传递出来的氛围和想象,都仅仅通过音乐,甚至只是人声,就完成了。这才是好的音乐~ 对了,里面那个具有强烈离调感的和弦是b7,和《催眠大师》里使用的一样,但感觉是否不一样呢?
连钢片琴到了这个时候,一直保持在高位演奏,都变成了一种钟铃声的Bell听感了,啧啧!挺好~
还有这首歌后面的进鼓段落是什么节奏呢? 那个就叫 Rock N' Roll —— 摇滚节奏 ~
——————————————————————————
最后,虽然可怜的粉丝们不得不陪着吴青峰又玩了个两分钟,但还得聊聊正经的Raggae姿势啊!比如下面这首名曲 —— 来自Jason Marz 的《I'm Yours》~
I’m Yours听出来没?Raggae节奏就是重音在后半拍 (反拍),用脚打拍子的话,就是脚尖离地的时候,把吉他或键盘的和声砸下去就对了。通常是八分音符,偶尔还会后十六音符~《老顽固博士》用脚打拍子听听Celesta是不是都演奏在反拍位置上?
最后 Raggae 是源自牙买加的一种泛加勒比海拉丁音乐,节拍舒缓放松。将 Raggae 带入全球视野的大佬是 Bob Marley,名曲《No Woman,No Cry》,但恰好这首Raggae风格不太明显 ~
——————————————————————————
青峰这样的情绪包裹, 粉丝如你,是不是渐渐都产生了挨个儿拆盲盒的快感了没?
反正答主是肯定有了,注意力已经从专辑开始的和声、旋律等等音乐核心要素,成功转移到了用最大气力、发动大脑皮层推理猜测下一个段落会是啥风格。。。
艾玛,流行音乐做到这个大胆程度,可真是第一次听闻。。
继续包裹拆下去!还有一半,看看青峰还能玩出啥花活出来!!
——————————————————————————


《当幽灵失幽》
写试听时候,曾说这是“标准OST即听感”。现在予以纠正一下,《当幽灵失幽》是一首标准的 New Age 风格歌曲。和OST风格在元素和表现手法上有交集,更有较大差别~
这首歌的Intro钢琴,明显非流行路数;也不是比较感性、直指内心情绪感受的OST。而是New Age风格的表达手法。如钢琴作曲及演奏家Rick Erlien的《Yosemite Overall》。它率属著名发烧唱片“The National Parks(美国国家公园)”系列中的《The Music of Yosemite(优胜美地之音)》专辑~
Yosemite Overall听了上面这首纯正New Age钢琴作品后,如果喜欢还可以去听听同系列更加知名的超级发烧经典唱片:Nicholas Gunn《The Grand Canyan(大峡谷)》。
为何《当幽灵失幽》会成为很多青峰粉丝本张专辑的最爱呢?
因为New Age这种风格的音乐,它的诞生初衷就是舒缓人的紧张焦虑情绪,用美妙偏明媚,并不失精致、甚至华丽深远的意境,将听者带往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远方 —— 超越真实远方的更加诗意的意识层面。如存在于脑海幻想之中的自然、文明、或历史的深处~
而OST音乐在需要表达这一类情绪功能需要的时候,就会和New Age风格重叠;但若需要表现其他场景功能需要,如深情、悲伤、紧张、焦躁等情绪时候,就会和后者背离~
这首歌曲意境整体上是余韵悠长的赞颂感,所以答主一开始听副歌试听片段,误判了~
这个New Age风格的Intro Piano很好听,答主也给谱打出来了~  最漂亮的、会反复出现的第一句乐句,其实就是一个 bEm7 小七和弦的和弦音解构。它也是本首歌的灵魂乐句~



《当幽灵失幽》Intro Piano 精华乐句钢琴谱~

Verse段青峰第一句人声出来以后,这句漂亮的Piano乐句就跟着重复唱和了~ 进唱以后的小节长度略有变化,但是和弦一直就是这两个:bEm7 & bA,即 6m7 & 2~
随着人声和钢琴的天籁之音,幽婉的Cello也开始加入,整个第一段落是全专第二段漂亮的羽调式六声音阶。青峰在唱法上采纳了一些 王菲~Cranberries~Cocteau Twins 的经典尾音处理方式。他曾多次表达过对前辈王菲的喜爱,以至于跟随爱上了前辈喜爱的Cocteau Twins。Cranberries《Dreams》、《Zombie》是全球热单,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而苏格兰传奇Ethereal/Dream-Pop名团 Cocteau Twins(极地双子星座),知道的人可能很少,女主唱被誉为是“另类乐界最美丽的声音”。青峰《牧神的午后》EP 中《哥伦布的蛋》即特意邀请该乐团吉他手兼主要音乐创作人 Robin Guthrie 做曲。《哥伦布的蛋》即是Cocteau Twins式典型独家另类仙音吉他摇滚曲风。具体可参阅答主EP专答~
如何评价吴青峰的新EP《牧神的午后》?01:30开始的Bridge乐段,四个和弦是#F调的 / 4maj7 / 1maj7 / 2 / 4maj7 / 。这里无论是和弦的设计,还是两个交错的人声:一个仙音缥缈、一个人间低吟,都也是来自于Cocteau Twins的独特艺术风格,且更靠近他们早期的80'哥特式风格,而更著名的仙音Dream-Pop等等则是后期风格了。



传奇摇滚乐团 Cocteau Twins(极地双子星座)~

青峰在《哥伦布的蛋》中直接做了音乐风格的Copy,《当幽灵失幽》则结合New Age风格Piano,舍弃英伦迷幻吉他,乐风做了大幅融合创新。但在人声设计上做了模仿和致敬。可见青峰对于Cocteau Twins的真爱!不过,从青峰到王菲,从答主到很多音乐人,大家可不都热爱这支在艺术深度和高度上都空前绝后的经典后朋仙音梦幻乐团麽~
附一首Cocteau Twins 80'名曲《Pandora》~
Pandora (For Cindy)——————————————————————————
02:01~02:13的这句重复Verse段乐句,是一个很大的歌曲结构设计亮点。稍微就此展开说一下歌曲创作中乐段结构的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重复是能够令人记忆深刻的重要艺术手段。所以无论是一部电影反复变奏,以各种器乐形式出现的 Theme Melody (主题旋律);还是广告中不停简单重复的一句洗脑词,都是为了达到强行灌输记忆的目的。然而电影有画面、广告为推销,这样的处理自然逻辑十足。而音乐如果也去这么处理,就会变成了某种非常艺术化的“极简风格”,如 Philip Morris Glass,从而失去了常规的美妙聆听感受~
因此,在歌曲或音乐上如果采用较少乐段,而对之进行较多重复,甚至只是一个简单和声Loop从头到尾不变。在这些情况下,那就需要在除了乐段或和声的其他方面下功夫了。目的只有一个:既能够令人听来氛围保持沉浸,又能叫人感受到情绪不断流淌的听觉感受。
这样的创作方式,在摇滚乐,尤其另类摇滚有很多案例,上述另类摇滚名团Cranberries就有很多类似的歌。但是在流行音乐中,非常少见,比如这首《当幽灵失幽》~
正常进行到承接Bridge桥段的02:01时,常规应该就接Chrous 副歌了。然而青峰选则简约手法,对Verse进行深度反复,将 Intro Piano这个精华乐句设计进行了编曲加强,以求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目的。从效果看,他也确实做到了 —— 《当幽灵失幽》的确成为了很多青峰粉丝本张专辑的最爱!
02:01~02:13对Verse段的第一次重复就体现了匠心所在:除去了除Piano & Cellos以外的全部其他乐器,快结束以Strings+Piano的渐强这么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推至情绪休克,从而将人声以一个突强的混响单独丢出尾音,气氛营造非常到位。令人对后续音乐充满了期待!随后02:14再次放弃了应该出现的Chrous新乐段,再次对Verse段进行了第二次重复。和声、旋律还是老的,然而编曲完全重新设计,于是,深度的印象植入效果,就在难以察觉的核心乐章反复变奏中达成了。
听听02:14起是不是完全不一样的听感了?
这个再反复的乐段,编曲使用了较少使用的充满民族感的人声四度和声、如云雾缭绕般厚重的Cellos(或小编制Strings)、以及神奇穿插、若隐若现、来无踪去无影的Piano,结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音韵悠长,带有强烈历史深度和文明深度的独特意境!
以上,答主还没有刻意去听青峰的歌词在表达什么,一切都只是单纯音乐即能带来的感受~
最后《当幽灵失幽》整曲,答主不自觉联想李安电影《卧虎藏龙》的氛围感,你有没同感呢?
——————————————————————————
因为从来都在专业监听系统下聆听音乐,所以《马拉美的星期二》听至此时,答主可以非常明确的说:音乐的全部生产流程,都保持在了一个很高的品质上,尤其是在细腻度上!
这是从开篇RickenBacker电吉他的音色一出来就有的、至此完全确定了的专业听感~
这首歌的各种乐器及音色,在精巧的音乐结构本体之外,在录音及混音上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Piano、Cello、Cellos、Strings各自的层次非常分明;频段处理和声场定位都无比清晰,并且通透;对Percussion、Vocals等点缀或灵魂声部、不同人声Vocal之间的层次及突出设定,其空间处理非常细腻。所用的空间系Reverb、Delay、Phase等效果器,也包括对很多声音所做的Harmonic处理(增加谐波,即提高声音分轨的通透度和标识度)等等一听就是高端的专业混音棚硬件品质。很多都能听出其具体的效果器型号。比如Eventide H9000、M7等等。因为经典的硬件混音设备,每一样都有其独特的声音特性,愈是高端,愈加风格分明,辨识度极高。比如前述所提“青峰的人声以一个突强大混响的尾音单独丢了出来”就是明显 M7 的 Hall 声音特征。。。
这和听熟了各类经典摇滚乐,一首新歌一耳朵就能辨别其学习模仿的风格源头音乐人一样~
试听乐评中“中间有句还以为使用了马头琴+大提琴的叠加,多听两边后,才发现原来是 ——青峰在山坡上学羊叫。。。”维持原判不变~
别打我,可不就是,还是小羊羔,哈哈哈~
最后,《当幽灵失幽》是一首非常棒的New Age 风格的艺术流行歌曲!
——————————————————————————


《醉鬼阿Q》
这是本专截止目前,和初次片段式聆听,感受几乎完全相同无甚差别的一首歌曲~
答主最初的试听文字,看来依然能凑数。。。
“试听中听到的两段,第一段完全是歌舞剧的空旷和清澈感,在Strings短奏的强拍伴奏背景下,青峰和一个女歌手依次歌咏舒情,风格也是很合拍的带点儿原生态民族味的New Age~”
只是,现在才听到的开头这个乐器有点难倒答主了。。。
Hammond管风琴?Organ、Synth、Strings、Accordion?谁能很准确听出来?
孙燕姿的声音初听倒是没听出来,许久未听的缘故,她在本首歌中唱得相当不错~
女声像录音卡壳的效果叫做Tremolo(震音效果)。就是乐器音色的音量呈现大小有规律的波动变化。人声Tremolo效果都不是效果器处理的声音,而是直接在DAW中使用方波剪刀工具,人工剪切音频制造出来的“手工效果。有点儿高级点心的意思,哈哈~
这里的震音效果是32分音符,有没耳朵好、节奏感强的同学能够清楚听出这个节奏呢?
00:49乐段旋律很好听,加上开头那个类似Organ或Strings的音色以紧张感Staccato(短奏)演奏方式,轻易联想著名英伦摇滚乐队热单,如Coldplay的《Viva La Vida》等~
Viva La Vida这段结尾的女声Blues音b3,使用位置非常好,效果自然也就很好!许嵩同学或许需要过来学习一下半音的创作应用~
等Chrous 的节奏轰轰一开,才知道,原来这首歌尼玛想玩浩室风格。。。对,就是英文俗称的 House!这是脱胎自原始Disco的最简单打桩舞曲节奏。最简单 Rock N Roll 的节奏也是动次打次,只不过两者使用的鼓组采样不同,结合音乐织体和器乐也不同,导致最后听感大相径庭。但单独两种风格的基础Beat 一毛一样!
但问题来了,既然House Beat,为啥 Bass Line 却走的十六分音符超级 Funky Groove 涅?还嗨得那么得劲儿?
这样一混搭风格又有点像90'初 Electronica Rock (电子摇滚),如Jesus Jones乐队了~
文艺青年的融合心思,答主看来需多加研习揣摩呐。。。
这首歌在整体听感上,一直有一种上扬的青春情绪存在。在专辑中处于一个呈现比较单纯,易聆听、讨好耳朵、令人轻松愉悦一曲的这么一种意思。
结尾部分大Pads+男女人声穿插表现,间或闪现6级大和弦的一种结束方式,也非常简明有效~



吴青峰 & 孙燕姿 ~ 两位 Pink 化学博士~

——————————————————————————


《棕发少女》
终于来了一首木吉他的歌,青峰除了唱出一贯如歌悠扬的个人韵味,也学了Cranberries (小红莓)不少独家唱法、和一些旋律创作手法,嘻嘻~
答主说的是01:14开始的两个乐段,一耳朵能听出从旋律到唱腔都模仿了小红莓。小红莓太经典,因此在唱作两个层面同时参考,会很容易就听出来。主要这两首《I'm Still Remembering》和《When You're Gone》~
I'm Still RememberingWhen You're GoneCranberries乐队女主唱Dolores O'Riordan,只比青峰大11岁,已经香魂飘逝。死因则和 The Rolling Stones 前吉他手 Brian Jones;The Doors主唱 Jim Morrison;Def Leppard 吉他手Steve Clark 一样 —— 醉酒后溺水身亡~
著名 Rockstar 的离世方式看来也都是扎堆碰呢!缅怀一下 Dolores O'Riordan吧~



著名摇滚乐队 Cranberries 女主唱 Dolores O Riordan~

——————————————————————————
Intro 以一个暧昧的 C6 和弦分解了2小节,随后木吉他跟着节奏一同进入,演奏Cmaj7 2小节,再依次/Cm 2小节/Dm 2小节/Fm 2小节/,和声进行比较另类。因为按首调记谱就是/ 1maj7 / - / 1m / - / 2m / - / 4m / - /,连续使用了 1m 和 4m 两个离调和弦~
进唱后和声还是走了易于创作旋律的老套路1~6m~4~5,及Chrous段1~6m~3m~4。如此一来,就更显得Intro部分和Interlude部分的上述和声进行有点奇怪了,因为这样就和人声旋律的主唱段没有音乐逻辑关联了~
到这首歌,答主觉得本专 Bass手,确实是喜欢律动跳突在音乐整体之外的乐手啊!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思路。Bass在功能上主要作用是提供低频支撑和和声根音,所以太过突出的律动不属于这件乐器的功能~
比如这首歌,架子鼓一进来简简淡淡,然而Bass又开始走强 Funky Groove 的路子。。这是有多么按捺不住那颗骚动的心呐。。。
这里应该不舅是安安静静演奏八分音符莫?
这样除了带出《醉鬼阿Q》Electronica Rock (电子摇滚)风格,甚至都能带点Alternative Dance (另类舞曲)的味道了,这就和上首提到的Jesus Jones乐队更加相仿了。
《棕发少女》歌名里面包含的“feat. 小野丽莎”,是Chrous藏在青峰人声后面的和声?还是贡献了AC. Guitar 木吉他的录音呢?
结尾03:00的出彩乐句“呜——”也参考了一首经典Disco Funk舞曲《That's The Way》~
That's The Way综上,《棕发少女》似乎是一首在专辑中混日子的歌呐!不过,它还是好听的就是了~
一般专辑不按标准10首歌容量走的,灌装12首加量,很多都存在1~2首凑数情况。有点儿618、双11的先提价、再打折套路。。。
哈哈哈~
青峰同学终于被答主抓住了一个小硬伤  ~ ^_^ ~
——————————————————————————


《侏儒之舞》
一个在青峰专辑中较少见的电子Pluck音色在这首歌的一开始冒了出来,而且带着柔和的Filter (滤波) 效果,还有一个Ghost 弱Pad 飘在空间的后方,嗯,这肯定是打算说新故事呢。。。
另外看到名字自动联想《权游》提利昂·兰尼斯特。。是不是很符合配合青峰的童心未泯?
节奏跟着人声一进来,答主感觉又被甩出预期了,明明 Intro 是很电子的好不,可是节奏明确表明青峰侠这回想玩儿的是 Trance 舞曲哈。。虽然,速度稍微拉缓了一点,但是配上若有若无的背景点缀 Electronic 元素,和人声充满了空间感的混音处理,确实就是纯正的 EDM 啊!
一张专辑敢于弄这么多的风格,答主反正是服了~  不服你还想咋滴? (青峰小声在海峡对面问。。)
耳朵好的同学,注意40'开始的音乐背景中,有一些略显诡异的电子单音时而在里面闪现,像是一个个冒着泡儿的水底生物。。。
为什么会有那种琢磨不定的冒泡感呢?
因为这些音符演奏的都是十六分音符的 Funky 音位。就是每一拍的四个十六分音符,专门演奏在第二和第四个十六分音符位置上,这样造成的感觉就是,你明明感觉它们是很符合这样的节拍律动的音符,然而却一个都打不准拍子,显得音乐特别扑朔迷离。
嗯,这就是Funk节拍的魅力。让人觉得很炫,却又抓不住它们,这不就达到专业和高级目的了麽~
51'开始的人声 Long Hall Reverb (长厅混响)+Delay(延迟) 则进一步加强了 EDM 的风格属性~
正经Beat出来了以后,答主才能准确分辨,原来不是偏 Trance,而是 Acid House 的 EDM 曲风感觉。无论从具体节奏、还是结合歌曲速度,都指向了这一点。因为这个节奏的特点太明显了,和开始的那种带有 Trance 听感的节拍完全不同。好吧,强混搭,在这张专辑中已经被玩的666了,青峰估计就是故意不想让大家听明白专辑的风格,越摸不着头脑越好。。。
答主猜测,青峰肯定是想逐步建立一种只属于他本人的专辑艺术混搭风格,就像一些服饰品牌一样~
02:00开始的第二次Bridge乐段,注意它的不同混音处理。EDM 舞曲不像比较安静和器乐干净的纯流行音乐,也不像各种嘈杂的摇滚乐,它有比较重的Beat 和电音味浓郁的大Pads,这些往往会遮盖住歌手的情感表达细节。
所以在EDM 风格歌曲中,对于不同段落之间的人声演绎情绪差别,往往会通过混音效果处理来凸显。比如这里,就是通过 Double一个人声分轨 (也可能是青峰额外多录的一轨人声,差别不大),进行了Distortion (失真) 和强 Phase (相位)处理后,再叠加在主音人声的背后。造成效果就是主音人声听着非常清楚同时,后面还跟着一条巨大的效果尾音,就像是长长的拖曳光影,五彩斑斓且非常抢耳。类似的人声电音效果混音,经常出现在各类 EDM 中,从而明显区别于Pop & Rock~
从这儿开始往后,直到结束,就都是标准的 Acid House 风格了。
这首歌Chrous 的人声演绎,答主隐约感觉有种阿里山的原生态唱腔,敢问有谁敢有同感?
最后,未来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吴青峰同学已经做好了某种示范 —— 它将会是一个彻底融合的fusion时代!



外网 Acid House 为什么是这个画风,百思不得其解 。。

——————————————————————————


《小王子》
小王子小王子,一耳朵《小情歌》V2.0 的回忆啊,很好很好,我们都喜欢~
这首歌的精华就是歌曲创作,所以能把和声设计和旋律创作搞搞清楚,精华养分也就吸收袅!
试听文案中答主曾经写“音乐好像词穷了,没啥好说的,那就再送个抢先版和声吧,不过只有一段噢~ 妖怪就怪B站UP主们都很吝啬。。。”
当时只给了Chrous和声,因为只能听到这个试听乐段,那么现在可以把整首歌的和声给大家了:
1=D
Intro & Interlude 和声 / 1 / b7. 4. - / 1 / b7. 4. - / 1 / b7. 4. - / b6. b3. b7 / b7 /
Verse 和声 / 1 / 5/1 / 4/1 / 4(6)/1 //: 1 / 5/1 / 4/1 / b7(9/13) :// 1 / 5/1 / 4 / b7(9/13) /
Chrous和声 / 1 / 2m9 / 4(6) / 4 - - 5 / 1 / 2m9 / 4sus2 / b7(9/13) /
注意最后一个b7(9/13)和声相当有难度!它是个省略11音的13高阶和弦。但是在分解中7音、9音和13音是依次出现的,换首调就是#5/1/5三个音。如果一起出来,还在b7级数上,那就会非常难了,属于Jazz高阶和声。现在分解就还好~
写到这里,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在试听乐评的文案中 (附录在文末),答主曾经将这个和声写成了 4m,还特意做了一番和声阐述,指出加上准确的和弦外音后,是4m6和声。原文附上:
——————————————————————————
“ 1=D   
//: 1 / 2m9 / 4(6) / 4 - - 5 / 1 / 2m9 / 4sus2 / 4m ://
这个段落还不知道是 Verse 主歌呢,还是 Chrous 副歌。。。反正最后一句词是“人生每一个日落”~  (现在明确是Chrous 段落了!)
注意,有音乐基础的同学可以反复琢磨一下最后一个 4m,正常配是5。这是近年来答主听到使用的最妙的一个4级小和弦了,这里停驻的旋律音是2,合在一起构成了 4m6 和弦。4m6 和弦本身尚且就很难以听出来了,最高音2用人声唱出来,这个 4m6 格外充满了特别的韵味,值得仔细玩味!
这个和弦的使用,应该是灵感一现的结果!
虽然听的只是全专试听,但是凭经验和感觉,这个和弦应该是整张专辑天花板了~  ”
——————————————————————————
答主第一眼看到自己这段原先的文案,先是一愣,冷汗直冒,这。。。两次听得不一样啊。。。再定睛一看一想,又眉开眼笑了。。。这俩和弦其实就是一个和弦的两种不同表述方式。。。
这是在和声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类较少见场景,尤其是作为高阶和声来说。在比较简单的和声中也存在这样的类似情况,比如 1(6)=6m7 等等~
4m6 和 b7(9/13) 完全一样,后者仅仅就多了一个 b7根音。而在试听阶段的,因为只放出来一段Chrous 副歌段落,加上Bass并不是走得和弦根音的延长音,而是走了一个 Walking Line ,并且着重强调了 b7(9/13) 和弦根音上面的5度音,即4音,因此造成了答主在听音时忽略了b7根音。
这是一段无意遇上的非常经典的高阶和声听力训练和命名记谱案例!
懂音乐的同学可以反复演奏、聆听,并请认真思考以上两段答主加粗标黑文字。这些似乎完全不同,然而表述却的的确确又是同一件事儿的学习案例,非常值得多加揣摩。
这就是事物不同的观察考量视角,或者说是事物的双面性~
最后,上面说的 b7(9/13) 和弦是全专单个最难和弦,和在《千与千寻》中说过的歌中那段全专最难的和声天花板,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千与千寻》是指的一个小段落的和声整体设计难度,这里确是单个和弦,就类似单项冠军和团体冠军能够共存的意思~
——————————————————————————


《睡美人》
爱马。。。果然是彻底。。童心到底。。。
从儿童文学《小王子》,最后变成格林童话《睡美人》呢。。不过近年来,《睡美人》似乎已经被归类为暗黑类童话故事了。。。打住打住,说音乐!
哈哈,Intro 感觉确实是单纯美好的童话感觉,这样的音乐中,大家都愿意假装一下小盆友~
很美好的旋律,很精妙的音响,很空灵的唱腔,很纯情的歌词~
这样的音乐不需要分析了吧,安安静静聆听就好!(偷偷说声那个紧张音是#4,和弦是Gadd#11~)
可爱的青峰,为了首尾呼应,向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现代音乐开创者,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Debussy (德彪西)大师致敬,再次在Interlude间奏中引用了德老师第二有名的乐曲 ——钢琴《月光》!
别问第一有名的曲子,问就是答主要拿小板子抽你手心,明明在第一首一开始就说了的内啥。。。来着,忘了赶紧回翻,不仅要翻,读完答主本文,还要去仔细聆听。。这也是青峰同学的愿望,可不是麽~



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古典音乐家Debussy(德彪西)~

答主相信,无论读过文学与否,无论《小王子》还是《睡美人》,在青峰的脑海中,一定还是那些悠远和永恒美好的童话故事意境!
所以,在明明白白的开篇歌词里,他用温情的声线为听众唱着“睡吧、睡吧、今天沙龙零点打烊。。。”在结尾的Debussy《月光》钢琴声中,他继续换用更加缥缈如梦的假声为我们吟唱着“Shala。。。lala。。。lala。。。”
当《月光》,同时也是《睡美人》的最后一个梦幻的和弦出来的时候,人声的气声和梦呓已经彼此难分,一如青峰在整张专辑中为爱他的粉丝们用音乐织起的整个泛着星光幻想的银河天幕。。。
(答主跟上气氛,来最后一声悄悄提示:结尾终止和弦变化为G+A,即在G的钢琴分解演奏中加入了整个A和弦的分解,这也是Debussy标志性的左右手不同调或不同和声的独家印象派音乐写作手法之一。虽然在《睡美人》这首歌最后,是属于青峰挪用过来的原《月光》曲中并没有的创意~)
最后,我们都应该怎么说来着。。那句话。。。啥。。归来。。。对,仍是少年!
——————————————————————————

《马拉美的星期二》乐评至此就结束了,感谢吴青峰同学为大家带来的这么一张如此少有的,充满了文艺气息的流行音乐唱片!
感谢同学们有耐心的阅读完答主又臭又长还太专业的乐评,下次,会争取写短一点的。。。
只是争取哈。。如果会更长,或者更专业,请务必保持忍受!
哈哈哈哈~
END

——————————————————————————
附老的专辑片段试听简短乐评~
如何评价吴青峰新专辑《马拉美的星期二》?值得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9

帖子

1660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60
发表于 2022-10-28 13: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当一个主流歌手做了一张并不主流的专辑.....
关于《马拉美的星期二》,吴青峰大胆的采取了音乐沙龙的形式,每一首歌一个嘉宾,完成了这张出色的专辑。这张专辑的融合度很高,也许我们把曲编单拎出来很难发现其独到之处,但是在相互结合之下,就诞生了出色的作品。
本篇会陆续更新十二首歌的音乐向乐评。
1.小小牧羊人
讲这首歌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下图。


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这首歌不算上管弦乐,光是笛子就使用了四种之多。从一开始循循引导的木笛,到后来以苏格兰风笛为主导的乐器群演奏,配器十分丰富且色彩分明。
最主要的一点是,这首歌虽然用了很多配器,但是其主体编曲编排十分简单,一个音色非常有趣的清音吉他riff,加一组鼓组,基本构成了歌曲前两大段的编排,其余的配器基本都是在升调之后出现,配以人声的和声。
不仅仅在于这首歌,这张专辑大部分歌的编曲主体其实都不复杂,但是在段落之间的乐器穿插做得很好,所以大家听起来能感受到歌曲内容十分丰富,这一点吴青峰将做减法体现的淋漓尽致。
关于作曲部分,其实第一次听感觉有点似曾相识,感觉到写法跟某些歌有些相似,但是实在是想不起来了,结果当天 @墨苍 苍老师群里突然提了一句感觉有点像《玛丽有只小羔羊》,然后我仔细一想有两句节奏确实基本是重合的,虽然在旋律进行上不怎么像。
包括这首歌的主题也是牧羊人,歌词里也多次cue到了" 羊",我只能说因吹斯汀。
旋律上,这首歌主要以降E大调进行,先是和声走向1234,一个少见的走向,配上清音吉他,给大家一种俏皮的感觉。到了”那里 那里 领养挂着脚“,转为Gm7-Fm7-Gm7-降Amaj7,使得明亮里透着一股阴暗,第二组收尾使用了关系大小调离调的还原B,包括后面也使用了一次短促的半音阶下行(降B-A)。
第二段主要的变化发生在升调之后,极左处的人声哼唱,和低音管配合,主要由苏格兰风笛组成的乐器群放在偏右的位置,这样不仅给吴青峰的人声旋律更多的空间,也让整体的音乐听起来饱满,声场也更宽,紧接着由开头呼应,由木笛收尾。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风笛开头结尾的旋律都是取了半音阶下行,基本来说完全一致,不过开头的旋律发展较长。
总体来说,这首歌进行富有变化,和弦的使用上很明显有很多考虑,编曲做减法,内容却很丰富,旋律上对于离调的理解很好,非常自然,确实是非常有灵性的一首歌。如果我们单拆讲解可能不会发现其优势,但是在曲编的相互交映之下,很容易就能发现其独到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5

帖子

1853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53
发表于 2022-10-28 13: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邓紫棋:932天的等待,闭关半年,我回来了!带着我的新作品《启示录》!
周杰伦:恭喜金曲奖的朋友们,让大家再庆祝个几天,后面哥要出来了——

吴青峰:谢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2

帖子

1786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6
发表于 2022-10-28 13: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一如既往地好听。很喜欢。
之前狂热地喜欢过他几年,这段时间除了支持音乐没有怎么关注他了,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以一个“路人”的角度听完吴青峰的专辑。不懂音乐,随便来点小作文。
不可能做到客观,也不想仅仅用“好或坏”,“褒或贬”“晦涩或流行”来评价这样的一张专辑。
尝试找一个形容词吧。
先来浅显地聊聊吴青峰这个人。
我之前说他身上的神性越来越明显了。近几年经历了某些事后我感觉他整个人都是自由的。是一种不为世俗烦恼,不被生死局限的自由。我从来没有质疑过他文字上的功力,生在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中文系出身,得天独厚的嗓音和悲天悯人的性格,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注定了他本人就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样本。所以当吴青峰开始创作“吴青峰”的时候,他澎湃的天分无法用一门不属于“吴青峰”的语言来承载。
什么是吴青峰的语言?
中文。文言文。
这也是为什么这张专辑的大多数负面评价来自于“无法共情”。不是因为普罗大众没有文化,真的很少有人能幸运到一生沐浴在文字中,一生都用文字描摹。我想创作者应该多多少少会理解,有这样几篇只有自己看得懂的,他人眼中的繁笔。
他从19年之后开始研究自己,造一座沙龙,他爱老庄便用老庄作语言,唱给愿意听的人听,如此足矣。
同时他也看神话,用神话概括那些与他不同的人,概括世间悲喜乱象。
而愿意去听这些的,我粗略分为两类人:
“学生”和“学者”。
他的受众中有些人是以他作为契机去尝试喜欢,热爱那些常人不会接触到的晦涩文字的,这些人是“学生”,往往带着意气,听他的歌之后豁然开朗,只取用这层层叠叠下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从吴青峰作品上得到的价值,却也容易使自己困于巴别塔一隅。
另一些人通过他或是别的什么途径,懂点中文,我称之为“学者”,惊叹于他傲人才气的同时,也清楚他所讲述的这点故事始末。吴青峰不过就是吴青峰罢了,他有局限性,但他的厉害之处就是局限也局限得惊艳。这其中不乏一些盯着他局限性吹毛求疵的人,仍然算作他的受众。
或许对于吴青峰来说,面对这些人算是他的“入世”吧。
当然了,这也是他作品的养分。

现在可以来聊«马拉美的星期二»了。
这是一张很“吴青峰”的专辑。
听完这张专辑后,我终于感觉到“吴青峰”和“苏打绿主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了。
苏打绿是优秀少年们对世界的叛逆狂曲,他们拥有大把时间唱那些常人无力倾诉的歌,告诉“学生”们,“我们要这样活着,我们拥有相同的灵魂。”苏打绿是唤醒这种意识的精神领袖,他们和受众在互相寻找彼此。
而吴青峰是历经千帆之后,告诉大家“谢谢你愿意来听我,我就是这样活着。”吴青峰寻找的是自己,也鼓励那些和他一起成长的“学者们”,忘了世界吧,情绪,爱,荒谬,疯狂,过去,未来,都藏在你的身体里。
如果说«太空人»的传主是那个受伤的悲情主角吴青峰,«册页一»收集的是过去被自己掩藏的吴青峰,那«马拉美的星期二»就是目前最最完整健全的,本质的吴青峰。
他看风雨一遭,走自己的独木桥。
所以说他具体写了些什么,其实不必再以语言赘述。
我生来就是一个动词,也可以是我作品的形容词。


所以坦白来讲这张专辑我其实没听懂。
我尚且不够学者的见识去得体地评价他的文学价值,也的确被磨灭了一些属于学生的求知精力。
我想,我远远地看他走这一段路,不多作评价,是我现阶段最容易做到的解读了。
用感性角度来说的话,就是阿峰终于阔达地接受自己的别扭了呀,在远处和他一起纠结了这么几年,能看到他幸福真好。
两年前有过回答,说希望吴青峰可以成为经典。
其实我现在还是这么想的诶。
不过我现在仅仅是希望,多年之后还有人记得,有过这样一个透明而真诚的歌者,以歌为刃,把自己剖开,任君评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