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查看: 674|回复: 5

什么是真正养生?

[复制链接]

6304

主题

6738

帖子

1万

积分

商家A

Rank: 5Rank: 5

积分
14533
发表于 2022-10-15 08: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什么是真正养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二删除,どうもで~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0

帖子

1502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2
发表于 2022-10-15 0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开篇有这样一段对话:
  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翻译如下:
  黄帝问岐伯:我听说远古时代的人,寿命都能超过一百岁,而行动、劳作不比年轻人差,为什么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就行动无力了呢?是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吗?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合的养生方法,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妄作劳,所以能形神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以反常的生活方式当成正常的,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从《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里的这段对话里,我们不难看出:养生就是: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中医治病过程更是全面体现这二十字诀。
  中医治病时,医生应用中医理论因人、因时、因地选方用药、调配剂量或因时选穴配以适合的手法,使阴阳失衡的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也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具体表现,而同时对患者的医嘱,比如饮食宜忌、不良起居习惯的调整、聊天式的心理疏导属于后面的十二个字的具体运用。照这样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医患配合治病也就相对容易多了。
  把道理运用于生活中治病于未然,也就是现今所说的养生了。各种养生方法均是围绕着饮食起居精神调摄几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2

帖子

2302

积分

小学六

Rank: 8Rank: 8

积分
2302
发表于 2022-10-15 08: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先要认清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适合于自己的目标。
中医上讲,人有九种体质,不同体质的人,身体症状表现、日常所适合的饮食和养生方法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你是哪种体质?如何自测自己的体质?见下图。


阴虚体质


气虚体质


气郁体质


血瘀体质


痰湿体质


阳虚体质


过敏体质


湿热体质


平和体质
这九种体质中平和体质是身体最健康的,对体质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对号上面的图片入座,一定要好好看看图片下面的调养方式。也有的人的体质是两种体质结合体,比如是阳虚体质也是过敏体质。
认清了自己的体质,知道自己平时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怎样锻炼更合理。
真正的养生是不分年龄段的,有的人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儿。人老了,身体健康状况不如年轻时候了,所以需要养生。其实不然,现在的年轻人同样需要养生。据报道,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颈椎病患者倍增。长时间的伏案读书、学习,缺乏体育锻炼及坐姿不正确等原因都是颈椎病年轻化的原因。
真正的养生我认为要从娃娃抓起,也可以说是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学习时保持姿势正确;多进行体育锻炼:打球、踢球、散步、跑步等;学习一段时间后还要学会极目远眺,做做眼保健操,按揉一下眼周穴位,缓解视疲劳;减少看电子产品时间,少玩游戏等。
现在人体内多湿气。有的人脾胃虚弱,属于内湿,导致身体运化水液的功能受到阻碍,进而导致堆积在体内的湿气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而外湿多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的是长期处于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会导致外部的湿寒之气入侵体内;有的人是夏天吹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时间过长,喝冷饮等过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体内湿气过重的现象。一般来说,体内湿气过重的人,通常有几种表现。


如果符合以上1到2条,就要赶紧祛湿气了,如果符合很多条,肯定健康正在恶化,祛湿就刻不容缓。
去除体内湿气有很多种方法。首先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少吃寒凉食品,少吹空调。
再是可以喝红豆薏米芡实茶
不愿意自己买来食材煮的,可以买这种红豆薏米芡实茶来喝。
塔木金红豆薏米茶是由红豆、薏米、芡实、薏仁等食材组成,每次一袋,热水冲饮,非常方便。
也可以艾灸穴位祛湿除寒。人体有五个穴位去湿效果很好:大椎穴、神阙穴(肚脐)、关元穴、命门穴、丰隆穴。每天艾灸或者按揉这五个穴位祛湿除寒。
真正的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羡慕、攀比别人,要接纳自己和家人的不完美;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修身养性。不要生气,要时刻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4

帖子

1441

积分

小学四

Rank: 6Rank: 6

积分
1441
发表于 2022-10-15 08: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春夏秋冬,每一季有自己的特点,天地万物的变化都围绕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进行。人,作为地球的孩子,饮食、起居也必然遵循这个节奏变化。

与自然和谐是健康的前提

我们的生活(尤其在城市)节奏感缺失,一年四季,一个节奏。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放飞心情,放松身体,我们却穿着严肃的职业装,在电脑前一坐一天;夏天要热烈奔放,我们却在低温的环境中喝着冰冻饮料平复烦躁的心情;秋天需要内敛从容,我们却要因为一个计划而通宵达旦;冬天讲究闭藏,精神内守,我们下班后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美其名曰锻炼身体。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工作……

也许您会说为了生存、为了事业不得不如此,可是生存到底为了什么?难道只有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吗?在忙碌之余,了解些养生知识,掌握点养生方法真的很必要。

常有人问:如何养生?回答:不害生。如何不害生?顺应自然的节奏生活。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顺应四季变化即为养生之道

经常有朋友对我说:我信中医。其实何必信与不信,我们最应该相信的就是天地自然,研究《易经》常用一句话:推天道以明人道

看四季的景象变化,体会一年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做吗?春夏积极一点,秋冬收敛一下,可惜由于世俗的烦扰、知识的庞杂,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尤其在健康上总希望借助别人、它物的力量。比如饮食,在现代营养学指导下好像变得非常专业,孔子说:「不时不食」,简单吧,简单得我们都不敢相信。

春天属木

河水解冻、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地气蒸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韩愈有这样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惊蛰之后动物们摆脱了冬眠的状态,雌雄交合,繁衍后代。人们则意气风发、田间播种、生机勃勃。对于这样的自然风光,古人用「木」来高度概括,通过植物的样子让我们可以对春天的景象浮想联翩:生发、播种、孕育、积极、立志、创业......。

夏天属火

骄阳似火、天气炎热、盛夏酷暑、庄稼郁郁葱葱人们挥汗如雨,一派火热的景象。唐·高骈诗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此时人体阳气在体表,毛孔张开,汗水淋漓,万物在夏天表达出来的是一片蒸腾、火热的景象,没有比「火」更贴切的表达夏天的热烈场景了。



秋天属金

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也不像夏天那样生机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样粉妆玉砌,秋天有她独特的美。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田野金黄,一派丰收的场景。

《易经》说:「元、亨、利、贞」。这四个字代表了一年四季,利代表秋天。「利」字,左边是禾,右边是刀,指收获、丰收,收割庄稼要用刀。秋天自然界中西风刮起,树叶黄了,一阵风吹来飘落满地体现出一种大自然的暴力,故陶渊明诗云: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古人用「金」来概括这种肃杀的状态,同时告诉人们,通过这种「暴力」大自然留下了最有价值的东西——种子,就要转入收藏的状态,已经开始为明年的新生做准备了。

冬天属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沁园春·雪》比起来,所有描写冬天的诗句都是苍白的。动物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地一片沉寂,水第一次用固态、静止的形状呈现在我们面前。植物经过播种、孕育、收获,现在进入了收藏,收藏得好才会有明年的播种,再进入下一个循环中,几千年来,年复一年。祖先用「水」润下的性质来表达这种收藏。



这么美妙的四季景象通过什么呈现在我们面前呢?是大地!在这片无私的大地上给我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四季轮转的景象通过土呈现给我们。

现在闭上眼睛静静的想一想,自然界中除了木、火、土、金、水五种景象的变化,还有其他的元素吗?没有了。生发到一定阶段进入生长的状态,生长到一定时期成熟了进入收获的季节,然后收藏起来,为再次生发做准备。每一个季节各司其责,该来的时候准时来,结束的时候一刻不停留。

四季必须有序的放在一起才是一年,所以「五行」是气的五种状态或五种表达方式,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实现了「整体关联、动态平衡」。

木、火属阳,金、水属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为用,秋冬为体。《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生发、积极、热烈、开合;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收敛、宁静、进补、闭合。

顺应自然之道,就是养生了。

关注我,每天分享新鲜的养生干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9

帖子

1826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26
发表于 2022-10-15 08: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从字面理解一下。生既生命,有着动与静基本特性。动与静两种状态不同程度的混合存在于一体。需要动的时候可以达到希望达到的极致,需要静的时候,也是同样。养生的目的,无非是强化这两种功能,不给身体带来伤害,并且达到正常健康生存可以达到的的上限甚至极限和突破。
生命的平常状态,大多处于动中有静,非动非静的状态,因此,健康生存时间的普遍状态无法达到应有的上限,好一些的也只是在整个生存期的百分之八十附近。
真正的养生,是强化这两种能力——动与静。
大多数人,只是偏向于其一。而且以动的居多,如力量健身 ,跑步球类 击技武术。或者静心养性的气功打坐,书法绘画,艺术创作奏乐歌唱等等。
要能动更要会动。动如雷霆震怒。而更难的是静。静的心如冰河凝光,心似海底沉锚 。
把动与静有效的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养生。
静的真正难处在哪里?内心的欲望 ,没有止境的物质和感官享受追求。
所以,一般的养生,超过八十便是高龄了。健康,充满活力的达到120——180这种理论上限,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真正的养生之道,动是根基和主体,静是灵魂和系统。根基主体彰显着状态和外表风貌。
灵魂和系统隐含着生命的内涵、精粹和结果,需要众多的要素支撑和维系,从认知能力到知识结构,从性格养成到生活习性以及心志所向。任一的短板存在,都影响着真正养生应该达到的高度和境界。
真正的养生非常简单,简单到顺其自然。也非常的难,难到多少人穷其一生也不知其所以然。
重要的再说一遍 ,能动会动,更要能静会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8

帖子

1868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68
发表于 2022-10-15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真正的养生就是顺应天道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吗?还是吃饱、吃好养形态?古人云:“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也就是说,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是要涵养我们的生命,是要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二、如何养生?
(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当下的社会紧张忙碌,压力很大,无暇顾及自己的情志与健康。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那么,如何滋养自己的神智呢?如何让自己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呢?这就需要让人们认识一下我们最古老的传统文化--道。
道。是宇宙的根本。而道家养生,最关键的就是天人合一。如何做到天人合一?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规律,规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而南方还是温暖如春。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这个大规律,这种大规律是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你看不见她,但是你又无时无刻的在体验着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来暑往……
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是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做到天人合一 。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来自自然和大宇宙的信息和灵感。当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无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现在的大众养生,还只是停留在健康的基础上:认为吃的健康一点,运动合理一点,就能够健康一点。生活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一点。但还没有人提出活的长久一点,活的自在一点的观念。而道家的很多东西,都揭示了长寿的秘密。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多少岁数呢?《黄帝内经》认为是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礼记》称百岁为“期颐”。《尚书》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
据上所述,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的。
为什么不能享尽“天年”?根本原因是做不到天人合一。做不到顺应自然。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生命
生命最珍贵的是什么?——健康
健康最可贵的是什么?——养生!
养生最关键的是什么?——自然!
要想顺应自然,我们首先要认识自然。其实自然就再我们的周围。方方面面。我们看动物世界,冬天了,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会换上厚厚的皮毛过冬。春天地时候,大地回暖,动物开始觅食。夏季是所有生灵最活跃的季节。秋季是忙碌储存食物的时候。动物比人更懂得顺应自然的生活。它们是天生的养生家。所以科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实际寿命往往比它们的“天年”要长久。所以,我们应该像动物学习。古人其实也是一直在和动物学习养生的。比如《五禽戏》《八锦缎》以及一些武术,都是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创立的。
而现在的人们,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竞争,家庭、社会、等等诸多的繁杂琐事,影响着人们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诸东流了。其实顺应自然的养生很简单。你每日看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起床。你每天看到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就休息。不要再出去工作、喝酒。应酬少一点儿,健康也就多一点儿,生命也会长久一点儿。简单的说,就是“跟着太阳走”。因为万物都是顺乎太阳的。太阳是热的,发光的,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就好比中医里讲的人体的阳气。太阳就是万物的阳气。只有我们顺从太阳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才能充盈。人体的阳气充盈了。也就自然健康长寿了。道家的修炼,不也是要做到纯阳吗?对于普通人,不要求纯阳,只要阳气充盈,尽享天年就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何让自身的阳气充盈,则来源于大宇宙中的这个大火球--太阳。
顺则昌,逆则亡。你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顺。你每日夜里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时间和规律上,做到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这其实做起来并不难。请晚上少一点儿应酬,多一点儿休息。少一点兴奋,多一点安静。这样,慢慢的,心神就会安宁,身体自然与天地同步。真正的养生也就开始了。
药王孙思邈曾说“人过四十讲养生”40岁,是人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了。就好象一部汽车跑了40万公里了,就要大修,否则再跑下去就难以正常。是不是人只有到了40才要养生呢?不是的。我们知道,人性都是有弱点的。最致命的一条就是“当失去了之后才会觉得宝贵”。40岁,恰恰是健康已经失去了的时候,所以这时的人们才开始着急,才开始养生,才开始惜命。其实“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人在最年轻,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走向衰老的时候,这时就应该养生了。就应该认识到天人合一的观点,并积极的配合实施了。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整日吃喝玩乐,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衰老而已。
我们应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道家养生的观念。做到防微杜渐。做到“壮则知养,老则久长。”
上边我们说了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谈谈具体的。首先,我们说说四季如何养生。
(二)四季养生
(1)四季养生要领
四季养生,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早有记载。
“春者,天气以生,地道初萌。当夜卧早起,踏青徐步,松形深纳,缓气徐行,养乎阳道,以资志意也。”就是说,春天多风,专龚头项。懒惰,不运动则会阴郁,阳不能生发。所以人应该早起,散步,深吸浅呼。松散衣发,漫步以养阳气。
“夏者,天地交化,品物华实。早卧早起,迎日缓行,清心养神,使华毓秀,浊滞清宣,通乎腠理也。”夏天所湿,多病胸肋,湿热生痰。积郁胸肋。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是天地交化,阴阳各半的时候。万物茂盛。本应早睡早起,迎着朝阳散步,清心养神,让刚刚挂上的果实更加漂亮俊美。这时正是浊音下降,清阳上升的时候。你若违背,自身的小宇宙就会阴阳失调。阴不能降,阳不能升。所以就会郁积中焦。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出汗,让毛孔皮肤通透。不要整日呆在空调房里。
“秋者,风气大动。地气显明。早卧早起,与鸡同兴。平心静气,内守神思,静立庭外,以缓秋刑。”我们都知道,古时处决死囚,都是在秋后。因为古人比较讲究顺应自然。秋天,尤其是秋后,正是肃杀之气正重的时候。这时候杀人也算是顺应天意嘛。秋风凛冽,阳气难收而阴气显盛。这时夏季的暑湿未散,又有燥风来袭。风客邪于肺,肩背就容易受病。要想避免,就要和鸡一样的作息。心平气和,不能乱发脾气。这样才能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
“冬者,万物闭藏,水冰地坼。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伏匿,内守勿离,去寒就温,缓步于庭,动无劳骨,勿泄乎阳。”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都要冬眠。因为冬天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我们这时候尤其要注意。身体和心神都不要太过劳累。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出来后再散步运动。运动也不能过量,以身上微热不出汗为宜。因为冬季大汗,无异于泄了阳气。
以上是四季养生的要领。结合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更能让人活得健康。有句话说:春天的艾灸,夏天的针,秋天的拔罐儿,冬天的排打。四季合乎,疾病安来?这也符合了四季的规律。春天初暖。需要传统的艾灸来驱除一冬的寒邪。同时温煦阳气。夏天阳气在表,用针刺来疏泄腠理皮毛。秋天风大,易感风邪。拔罐儿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冬天易滞。排打到全身发热。是最好的保健。
生活的智慧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2)生命在于动静之间
最后要注意两个问题。《内经》里说的四季养生里有一静一动。静,是指心神要保持平静。不管是什么季节。心神都要静。神不能乱,志不能移。暴怒,过喜过忧都是不对的。动,绝不是现在的快跑,而都是缓步、慢行。也就是散步似的,绝不是强体力的运动。很多人想减肥,每天拼命的跑步健身。但效果并不好。过量的强度运动等于消耗自身的阳气。只有舒缓的运动才是养生保健所需要的。
记住这一静一动。四季养生的要领就在其中了。
(3)二十四节气养生
四季在细化分,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了。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
这里总结了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诀。内容如下:
大寒立春,万物不容,惟木独显。天气冷滞,不得化张。
雨水惊蛰,根基不固,水运难行。厥阴无情,营血不布。
春分清明,月高风清,一阳升腾。形实郁气,风郁内生。
谷雨立夏,嫩阳娇弱,阴盛阳虚。形渐萧萧,气遂腾腾。
小满芒种,郁从心生。丹田积病。勿劳心神,津布气行。
夏至小暑,土实形满。热从中生。少食勿积,病患不生。
大暑立秋,阳极气盛。形虚动风。血燥发热,遇湿则淫。
处暑白露,金水相承,心火囚中。脾土难运,阴阳难平。
秋分寒露,阴阳相应,贵在平衡。耗损多燥,劳劳不葆。
霜降立冬,令在三焦,节食少欲,疏导通路,滞气自消。
小雪大雪,寒水伤木,冻土封山,饱和心火,心平气和。
冬至小寒,阴盛阳微,莫饮贪杯,静之以待,内敛生机。
解释起来就是:
大寒立春:天气由最冷转暖。胆气太过反间肺气。肺气虚遇寒宜感冒发烧。上焦伤寒当发表辛散。知道这些就能健康长寿。
谷雨惊蛰:这时候的自然就好像刚刚睡醒一样倦懒。而我们的心肺容易淤结,应当化痰行血活血为宜。这个时候,脾土虚而肝气容易郁结,所以要多运动,好疏散郁结之气。适当初些补益的食物药物宜健脾养胃。
春分清明:这个时候万物复苏,土地松软,草木开始生长,但尚幼嫩。人体也是一样,肝木和脾土正虚,所以服药或食物应以辛散味重为宜(如香菜、茴香、薄荷、…)如果长吃零食或饮冷水,加重脾胃的负担,遇到风寒就会容易感冒。小孩子发热要用清肠消积的药物。
谷雨立夏:雨水开始增多,谷物开始生长。主消化的小肠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灸小肠的部位(肚脐下腹)。同时多吃五谷杂粮养护肠道脾胃。治疗上热症清利下焦,而寒症以温补为宜。注意血寒和肾寒的病人不要灸小肠。
小满芒种:谷物开始渐渐饱满。我们要注意肾和大肠,服用养阴益气的药物。配合按摩肚脐以下的部位。这样才能使心脏健康。对于出虚汗的人可以炖骨头汤喝(骨汤炖两小时以内为宜)
夏至小暑: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脾土多实。脾主四肢,六虚原膜的病多起来,且多是实热癫狂之证。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莫贪腥腻。否则脾反克肝导致肝壅血粘。
大暑立秋:天气最热且有湿。体内热极生风遇湿而郁,胃和大小肠因湿滞太过运化不力。饮食上不能吃油炸的食物。肉食也要少吃,多食则助湿。
处暑白露:暑天结束,天气转凉,万物收引。脾土肝木也随之衰弱,小肠和膀胱活跃力减缓。多吃蔬菜,饮食清淡,不要太过口重。肠淫的人多喝骨头汤,可以喝点儿小酒温肾。
秋分寒露:天气渐有寒意。人体肺火盛,用药要清肺、养肝、护大小肠。同时可以适当扶阳气,但切忌太过。心胆虚的吃些酸淡的食物。
霜降立冬:空气结霜,冬天来了。可以用艾灸灸小肠、六虚。用药注意不用太过苦泻敛下发散之药。以免损伤阳气。若要清利下焦,可以服用水果煮的粥。饮食要适时适量。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了,树木枯萎。这时人体的肝胆也是最虚弱的,而肾水最旺。饮食上清淡利口最好,味重的食物还是不要吃了,以免扰动肾阳。心情要安静自然,气息也要收敛顺畅才好。
冬至小寒:天冷结寒。这时人的肝和小肠是很敏感的。若吸入不时之气就会伤人胸膈,造成咳喘之症。多吃些甜、腥的食物,就温避寒,这样那些血症、瘰疬(淋巴结核类)等病都能自愈。
以上就是我们的一年二十四节气应该如何养生的方法。顺应天时,顺应自然。你就能永葆健康!
我们说了道家养生的总纲领是顺应自然,天然合一。还讲了四季养生和二十四节气养生的方法,但这些还只是天时,还缺少“地利”和“人合”。
三、地利与人合
何谓地利?简单说就是顺应地理的变化。顺天应地。比如北方人口重,四川人喜欢吃辣,南方人饮食味淡。各地有各地的地方特色。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地方特色去生活。而不能逆之违之。北方这几年年轻人的肠胃突然比以前差了很多。许多年轻人得了肠胃病。为什么呢?这和遍布大街小巷的四川菜馆有关。川菜讲究麻辣鲜香。味道好极了。但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忘记了节制。川菜是四川的地方特色。而四川地区地势低洼,湿气重,那里的人体湿大,需要辛辣的食物来排湿毒。但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本来就是燥多湿少。吃太多的辛辣食物,必然会上火,长痘痘。时间久了,肠胃就吃坏了。所以吃东西不要只图味道美,要注意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相结合。
还有北方有句老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为什么冬天要吃萝卜?是因为北方以面食为主,而面属热,需要萝卜来解其热毒。还能顺气开胃。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是冬天只吃萝卜白菜加土豆了。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然而。我们现在人的身体素质,和以前那些只吃萝卜白菜的人相比,有过之吗?没有。反而是越来越差。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没有顺应人的地利去生活。你是北方人,就有了北方人特有的体制,就要顺应北方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偏偏学南方人整天吃海鲜。那么疾病就离你不远了。所谓“地利”就是顺应地理。南方人不要北方的生活习惯,北方人也不要学南方。各守其本。保持自己本土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养生。
天时地利,还需人合。
如何人合?在于心。你会保养,懂养生,但整日和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那前面说的再好,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心要静。气才能匀。气匀神才能聚,神聚精才能充盈。精充人就能长寿。
都说学习要用心。用心,用心,不是说让心动,而是说让心静。只有静中求动,方能达到心神饱和。真正的拳师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书法家是在用心写字。不用心,做出来的事都是没有生机的。用了心,再难的事都容易完成。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很可贵。用心的创造自己积极快乐的人生。
这里的用心不是动心眼,耍心计。而是指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东西。你真心对人,人必然也会真心对你。你把以上说的养生方法认真用心的去做。坚持,循序渐进。收获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不仅是健康,还有人类的终极目标--长寿。
上晓天,下晓地,中通人事。天时、地利、人和。可得长生久视。
四、我命在我不由天,身心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道家说“我命在我不由天”。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强调了个人主动不懈地修养以臻长寿,而否定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这种生死观看似“反乎自然”,实质上是最高层次的“顺应自然”,这也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应当看到,道家养生学作为一门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科学,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道家养生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便达到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
也就是不信命,信自己。就算说我五更死,我也要“添油续命”。通过自身主观的努力和修为,达到健康、长寿,尽享天年的目的。
有一条短信很有意思,说:人生啊,0岁出场,10岁快乐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基本定向,40岁拼命打闯,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生的伟大,死得凄凉,所以啊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洗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
如果不想这样庸庸碌碌的了此一生,那么从现在起,了解中华文化,学习道家养生观和方法,为自己添油续命,尽享天年。祈愿人们都能健康长寿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