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查看: 440|回复: 0

“标签时代”,最好的“人设”是什么?

[复制链接]

983

主题

1543

帖子

3622

积分

商家A

Rank: 5Rank: 5

积分
3622
发表于 2022-7-22 15: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人设”及“人设崩塌”

人设,是人物设定的缩略词指人物形象的设定。一开始是用于漫画、动画、电影中的专业词汇,包括给该人物设定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人物造型等。

如今,“人设”这个词被广泛用于电影、电视剧角色之中。一般公众人物的人设和其影视剧或是舞台中的表现有关,观众在影视剧中所看到其角色的扮演,就易将其形象带入现实生活中。



“人设崩塌”这一词,最早出现也是源于动漫,在日本动漫《火影忍者》第387集中,人物的画风突变,和整个漫画的风格都大相迥异,引起了观众的不解,大家惊讶“似乎是换了一个制作团队”。

现如今“人设崩塌”有两层涵义:

一方面是指经纪人给明星设定的公众形象不到位,或是说这一形象演绎得不到位;

另一方面就是指其形象因为某件事情而声名俱毁,颠覆了之前留给大家的健康积极的原始印象,也被称之为“人设崩了”或者是“人设已崩”等。


比如说这位

“人设崩塌”的原因解读

(一)缺乏真正的内涵

“人设崩塌”多发生于明星或网红身上,他们凭借姣好的面容、出众的外形以及能吸引关注的一个点就能霸占流量、热度。

他们大多没有自己的代表作,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少之又少,靠“买人设”来吸引人气。

一种形象的呈现,在某种程度上总是与个人真实情况本身有所不同。

由于明星总是依靠完美的“人设”符合来展现,因而他构建的形象无论多么得忠于真实,也总会像一切印象一样容易遭破坏。

(二)受众群体的觉醒

受众再也不满足站在被动的地位,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再也不仅仅限制于大众传播。

社交媒体病毒放射状的传播,是信息流通和互动的绝好空间。网民犹如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可以从细枝末节中寻找线索。

一旦找到有不符合“人设”的证据,网民们集在一起,各种信息从四面八方涌来,形成有逻辑、可信度高的线索来“扒皮实锤”,迅速形成一股力量,将苦苦建立的“人设”被他们摧毁。

你看到的人设,也许是对方入戏太深
白毅鹏

你在朋友圈是什么人设?很多人的朋友圈里,不乏“打卡狂人”“业界精英”“旅行达人”。有人为了经营“人设”,给“美食”精心打光,没读完书就急着晒评论。

不少网友并不喜欢“人设”这个词,不少明星的人设崩塌,让“人设”带上了戏谑、讽刺的意味。也有网友认为,很多时候大家发朋友圈,并不是刻意建立什么人设,只是随兴所至,没考虑那么多。

剥离掉人设的刻板印象,不难发现,在社交生活中,即便你不用心经营,潜在的“人设”依然存在,因为人设的树立往往“不由自主”。

与你有接触的人中,你的同学知道你的求学往事、你的同事清楚你的处事风格、至于你的朋友、家人对你更是了如指掌,他们眼中的你,就是你逃离不掉的“人设”。

另外,费孝通先生的“我看人看我”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人常常是“镜中我”,社交作为社会互动行为,会双向形成完整的社会自我。

人不可能不顾别人的看法,这恰恰是人设有趣的地方:别人眼中的你,也常常影响到你自己。这样,“你在朋友圈中是什么人设?”便置换为“你的印象管理怎么样?”

印象管理,涉及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随着即时通信工具出现,社交成本被不断压缩,社交场景却日新月异。

网络微社交过程中,人们的彼此印象除了线上交流,便来自于朋友圈的自我呈现,你的喜怒哀乐、态度观点以及日常生活,都源源不断赋予他人对你的印象启示。

便捷的网络社交,容易让社交泛化。而社交泛化,可能导致印象管理的混乱。

在线下社交时,不同目的的社交行为,常伴随人的场景切换而被高度区隔,人们的印象管理比较协调一致,也更容易调整,袒露真实自我的机会也比较多;在网络社交时代,朋友圈渐渐沦为“广场”,核心、边缘的交际圈子纷纷在这里聚合,让社交不断泛化,众声喧哗。

低效甚至无效的社交,纷纷涌入社交场域。

偌大的朋友圈,既要考虑到上司,又要注意同事,还不能冷落了亲朋。

固然能设置分组,却解决不了社交碎片、信任稀薄的问题,个人的印象管理也因此多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加强印象管理,最好的办法是在朋友圈选择性分组呈现,这样的朋友圈印象更“安全”、“适宜”、“合拍”。长此以往,带有惯性的印象管理机制就发生了作用,他人眼中的你渐渐有了“旅行达人”“美食达人”“阅读达人”的人设。

这是部分人设感觉比较“秀”,甚至有些“假”的原因所在。

另外,有时候的人设只是旁观者先入为主的“标签”,而朋友究竟是什么人设,不仅是你在朋友圈看到了什么,更决定于你们的关系是“塑料”点赞,还是衷肠密友。

很多时候,你满心欢喜看到的人设只是对方想让你看的,而对方的真实生活、内心渴望,却早将你“屏蔽”在外,这种社交的冷漠、无感的尬聊早已是网络社交常态。

面对“书没读几眼就发个朋友圈”“不管美味与否先拍个美图”的人设,尽管不必有太多夹枪带棒的批判,但不能缺少对社交本质的自觉反省。

微社交将我们镶嵌在社交巨网之中,却形成了“强连带”之下的“弱亲密关系”局面。在朋友圈里,肯定不乏真诚的联络,但显然无法容纳以心换心的交际,更不宜于我们寄托太多温存。

“拟剧理论”中,欧文·戈夫曼曾用“前台”和“后台”描述社会互动的两个空间。

人生的“前台”,当然需要我们做好印象管理,但如果“入戏”太深,过度用力,而忽视现实“后台”中个人心灵的完整和谐,这样“人设”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立不了太久。



少年感是突破虚伪人设,执着真实自我
魏晓彤

演员黄晓明在综艺节目里不懂经营却摆出一副“霸道总裁”的模样。这使快过气的“油腻”一词,被迫再次出来“营业”。

在互联网语境下,“油腻”一词被赋予新的含义,差不多已有两年时间。

2017年,作家冯唐半自省半调侃地写下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主要观点基于教导中年男性应外塑形象、内练修养。

一年后,冯唐更新了油腻2.0版本——《比成为油腻中年更可怕的是成了油腻青年》,让油腻再没有“年龄歧视”。两篇文章被广泛作为“油腻男性参考指南”使用。

不夸张地说,“油腻”成了当代男性最担心被贴上的标签,连赋予其“灵魂”的冯唐也未能幸免。

说来也怪,“油腻”这个标签,却很难贴在女性身上。

如果搜索“油腻男明星”,你能找到上百万点击量的视频。“人间油物”“娱乐圈四大油王”这样的表述,无一例外对应到男演员身上。

然而,如果搜索“油腻女明星”这样的关键词,恐怕多数结果都是讨论女明星护肤化妆不到位,导致满面油光的事实性表述。

身为女性,我突然开始同情被贴上“油腻”标签的男性。

抛开这个标签对男性些许歧视的意味,它所折射出当下社会怎样的期待和诉求?

我们无可避免会将“不油腻”与“少年感”联想到一起。

当自媒体和营销号对部分“油腻”男演员大肆调侃之时,也无一例外地对某些文艺中年大加赞赏,年逾不惑却仍会被认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典范。

这些拥有“少年感”的男性,大多留着飘逸或者干练的发型,注重身材管理,腼腆少言却又自然坦荡,更重要的是,时间最多在他们的脸上打个成熟的标记,却没有在他们的精神上留下痕迹。

从20岁到40岁,他们一直热情饱满地做着自己喜爱的事业,没有刻意经营的人设,始终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如是说来,不油腻的“少年感”或许不仅是外表的年轻,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化的精神,一种对自我最真实的认同和坚持。

反观那些被定义为“油腻”的男性,尽管往往比“少年感”男性拥有更成功的事业、更密集的社会关注,却往往透露出一种急功近利的迫切感和焦虑感

就拿黄晓明来说,他有着比同龄人更年轻精致的外表,更严格的身材管理,甚至会主动迎合观众的胃口,不惜偶尔在综艺节目里自黑自嘲。

但他长期对“霸道总裁”“型男”“精英”这种形象的刻意追求和自我打造,让他的公众表现少了点真实的诚意,多了点造作的私货。

不真实的“油腻男”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几个高谈阔论数十亿元却只会经济学名词解释的商务精英;

或者是实力派亲友遍天下,需要帮助时却总消失的资深同事;

抑或是时时语重心长教导年轻人,却事事善于逃避责任的上司……

他们为自己刷上各种光鲜油亮的外包装,一开始或许夺目闪耀。

但“积油”时间久了,自然藏污纳垢,甚至记不起何为真实的自我,只能继续在层层厚重的油腻中维持虚伪的人设。

此番打击“油腻”的大本营B站,一直存在着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呼吁真实,打击虚假

如果某个公众人物在大众视野里刻意维持某种虚假人设,或者装腔作势地表演,则会被作为“鬼畜”素材,剪辑到各种调侃视频中。

正如曾在B站饱受调侃的著名军事学家张召忠所提醒的,“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就别再装了”

如今,没有“老干部偶像包袱”的“局座召忠”成功“去油”,脚踏实地做军事科普和时政点评,还不时自我调侃,成为社交媒体上深受90后和00后年轻人喜爱的意见领袖。

当我们撕开“油腻”标签之后,所看见的或许应该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在社交媒体主宰的信息时代之下,所有人对真实的探讨与追求。这一点无关名利,也不分男女。

其实我们更喜欢的,是《中国合伙人》中那个羞涩坚韧的农村青年成冬青,或是多年前面对镜头时,那个拘谨腼腆又真诚可爱的黄晓明。



最好的“人设”是真实
长江日报

“人设崩塌”是现在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前有吴秀波“温文尔雅的大叔人设”崩塌,后有翟天临“学霸人设”破灭,“人设崩塌”似乎成了许多明星的“宿命”。

不过,最近被翟天临“牵连”出来、同样也是“学霸人设”的喻恩泰,却凭借过硬的学术成果,得到网友的“真学霸”认证,受到广泛关注。

据网友所“扒”,喻恩泰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学霸:

他本科在上戏读书,连拿四年奖学金;研究生考上戏,总分第一;读研期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毕业后考上戏博士,还是第一。

同为博士的翟天临,不知知网为何物;而喻恩泰结合自己拍戏、旅行等经历写作的多篇文章被知网收录,他翻译大卫·克拉斯耶的文章《我讨厌斯特拉斯堡-对方法派的四种批评》则刊登在《戏剧艺术》上。

都是“学霸人设”,“假学霸”翟天临遭骂,而“真学霸”喻恩泰则博得一众喝彩,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大众讨厌的不是“人设”本身,而是名不副实的“卖人设”行为。

“人设”一词,本来是指设计动漫人物时的人物设定,后来逐渐演变成演艺圈中一种炒作套路,好的人设能帮演员快速吸粉,比如赵丽颖的“吃货人设”、张天爱的“吃货人设”、靳东的“老干部人设”等都帮演员圈粉无数。

而且,不光知名演艺人士有人设,普通人也有人设。例如有人往社交平台上传美颜照来打造“小仙女人设”等。

说到底,“人设”就是我们希望展示给他人的形象,每个人都生而不同,有自己的个性,并且希望展示自己,而人设就是一种张扬个性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个合适的“人设”,一定是从真实人格中提炼出来的。

把别人的“人设”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不仅装得很累,而且无论再怎么装,早晚会被看出破绽。破绽露出之日,就是“人设崩塌”之时。

为了“卖人设”而套上的“人设”,少不了要一番苦心伪装,才能显得自然,一旦露馅,就会适得其反。明明是学渣,非要装学霸;假装爱读书,结果一提笔就错字连篇……

在当今的演艺圈中,“人设崩塌”频频出现,不正是因为这些艺人一开始就套着不属于自己的“人设”面具吗?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人设”渐渐成为我们展示在屏幕那端的“第二人格”,虚拟的网络,让小伙装美女式伪造“人设”有了可乘之机,但同时也像一个永不关闭的摄像头,记录着所有上传网络的信息,前后不一致的行为迟早会被暴露。

沉迷于“卖人设”的艺人,终会被“人设”反噬。

艺人也好,普通人也罢,最好的人设应当是做自己。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二删除,どうもで~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