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与政治理论,确实不符合君主立宪这种制度。到了王朝末年宁愿秩序更替、社会革命,步入下一轮循环,也对所谓的立宪是漠然的,大部分人不具备接受立宪的基础。
实际上,很多人理解的误区是日本君主立宪是限制君权,而实际上历史上的天皇基本上是一个虚君,被大将军或幕府架空,不过是一个万世承系的符号,接受供养,没有绝对的权力。
明治维新之后,倒幕运动与大政归还思潮之下,反而让天皇从深宫走向了台前。这虽然和明治天皇的个人能力相关,但也和当时日本应对西方势力介入,特别是佩里叩关黑船事件的驱动,变奏了日本的传统秩序。
自此,在明治天皇和一批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开启了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文明开化、殖产兴业与一系列改革的步骤,促进了近代化,迅速崛起于东亚,也埋下了之后军国主义的伏笔。
清末的情况却非常不同,先是洋务派搞了一套官督商办的经济产业,学习西方技术。之后,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借助传统儒学文化资源,试图立宪,其实也有归政光绪皇帝的意图,最终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可以看做戊戌维新改革的连锁性影响。五大臣出洋学习,清廷确实打算立宪改革,实施新政,广泛改头换面,有些政策甚至有点激进,却仍然没有挽留病势沉重的国体,最终被革命党倾覆。
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光绪皇帝不是明治天皇,他仅仅是一傀儡尔。更重要的是,革命思潮与排满运动的发育,基本上已经消解了维新思想存在的基础。
除此之外,满洲亲贵老爷们死守利益不愿放手,立宪即使步步为营,也会变成形式大于实质,引发各界不满。武昌起义本来颇有一些偶然的色彩,但是各省纷纷独立,清廷有心无力,眼看着统治大厦东流去。
大清之殇,实际上也是传统中学之痛。君主立宪之败,乃社会环境之局限。辛亥革命之成功,却也带来民国几十年纷纷扰扰的时局与竞逐,幸乎悲乎?
<div class="pgc-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