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收藏
任务
排行
道具
勋章
官方Q群
群名:XY
群号:39764938
简介: 19
点击快速入群
头条
知日
热点
理财
美女
旅游
视频
美食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Hi~
登录
或
注册
本版
帖子
用户
逍遥日本
»
日本
›
FUN TIME
›
理财
›
新能源和碳中和背后有什么机会?| 一张图讲透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61
|
回复:
0
新能源和碳中和背后有什么机会?| 一张图讲透
[复制链接]
东京萌萌
东京萌萌
当前离线
积分
15585
6830
主题
7264
帖子
1万
积分
商家A
积分
15585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0-12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晚上好,我是简七。
今天想跟大家仔细聊聊新能源的话题,不仅是因为它最近越来越火,更因为它将会全方位、深远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有小伙伴问,常看到
碳中和、新能源这两个词,是一回事吗?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这段时间我翻阅大量资料,整理了这张图片。
制图:简七(点击可看大图)
我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关指数,都放在了图片中,方便大家理解。如果其中有不够严谨的部分,欢迎各位留言指正。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想先分享对于这个投资方向的一点看法:
长期来看,这是一段关乎全人类命运的进程,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
更清洁、更富足
的社会,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无可限量。但这个「长期」,指的是10年、30年、40年......
我们是否拥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分辨其中真正的价值?
而在短期,里面已经
无比拥挤
。你用朴素的直觉或许也能感知到,这恐怕未必是好的交易,更要小心被贪婪的情绪捕获。
无论如何,这值得我们花时间了解,一起看看吧。
*说明:文中提及的指数基金仅为示例,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和利益相关。请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独立的投资判断。这也是我们努力做好科普的价值^^
01
咱们先从
「旧」能源
说起,也就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自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始用化石燃料提供的动力,替代人力和畜力驱动机器运转。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也就是说,要想发展经济,就要消耗更多能源,从而释放更多二氧化碳。根据历史数据测算,
GDP增速与能源用量增速的相关系数高达90%。
所以,即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已经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最终会影响到我们自身,但也很难立刻下定「减少排放」的决心。
到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上开始商量,咱们一起想想办法缓和全球变暖的问题吧!同时呢,谁都不希望自己国家的经济因此掉队,所以一直很难达成共识,吵了很多年。
就像气候变化专家丁仲礼院士所说的:「排放权就是发展权。」
02
我们常听到的「双碳」,也就是
「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后不再增加了;
碳中和其实也很好理解,
「中和」就是正负相抵
,也就是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负排放技术」等等努力,使二氧化碳的吸收能抵消掉排放,实现相对的「零排放」。
图片来源:《第一届青年科学家 50²论坛》刘中民院士学术报告PPT
这个目标其实挺有挑战的。咱们国家经济体量很大,还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每年的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都在不断增长。
目前中国碳排放居世界前列,2019年咱们碳排放快达到全球的1/3了,每年100多亿吨。
欧洲国家和美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70到80年的时间过渡,而咱们从现在开始到实现「零排放」的碳中和,只有不到40年。
03
又要保证经济增长,又要实现「双碳」目标,时间还特别紧,怎么办呢?
可以分前端、中端和后端分别来看。
前端——能源替代
中国的能源结构特别不低碳——「富煤、少油、贫气」。
2019年的能源消费中,一半以上都是煤炭,煤、油、气这些「旧」能源,加起来占了85%。
而清洁能源,也就是使用过程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2019年消费占比只有15%。
这也是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讲到的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未来得靠提升它们的消费比例,来减少整体的碳排放。
未来一段时间,煤炭依旧是重要的能源支柱。所以,能让同样多的煤有更多产出的技术(提升能效),肯定也是机会。
中端——能源使用
在能源的使用方面,首先是对
「高碳企业」和「高碳行业」
下狠手,这些企业和行业的特点是依赖能源进行生产制造,
化工、钢铁、有色
都是重要目标。
前几年的供给侧改革,就是给这些「高碳企业」去产能。接着从加大环保设备投入入手,使它们变成
低碳、零碳企业。
所以,帮助高碳企业节能减排的公司未来也会很吃香。这类企业的名称里,经常冠以
「节能」
或者
「环保」
等字样,它们用自己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帮其他企业实现节能管理。比如,通过炼钢技术设备的突破带动钢铁企业实现碳减排。
再一个是
交通行业
,毕竟汽车尾气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各国ZF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淘汰燃油车,比如对新能源车实施补贴,刺激了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
根据规划,
2035年以后,咱们国家马路上新增车辆都是新能源车了。
后端——能源处理
一个是能源的回收利用。
像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如果能很好地融合,可回收的垃圾处理后循环利用,在环保和碳中和的双重加持下,有挺大空间的。
另一个,就要考虑「吸收」二氧化碳了。
即使到了2060年,也依旧会有部分产业会排放二氧化碳,要实现「碳中和」,就得靠自然吸收+人工努力。目前这块在投资上的讨论还比较少,就不展开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负排放技术」,还挺有意思的。
04
说完「双碳」目标,接着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新能源投资。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
既要减少排放又要让经济、生活水平继续往前发展,秘诀之一就是发展出「又好又便宜」的新能源。
新能源产业链,细说的话内容非常多,每个模块都可以无限深挖。
简单划分的话,新能源产业主要就包括三块:发电、储能和应用。
我们一个个来说。
1)发电
主要是光伏、水电、风电和核电,水和风季节性比较强,核电的安全性又备受争议,所以市场比较关注的是
光伏
。
简单来说,光伏行业是把硅料做成硅片,再搞出电池片、组装成组件,卖给光伏发电站。整个过程中,会由
新能源装备企业
来提供设备和材料。
目前整个光伏行业景气度还是非常高的。成本逐年在下降,而且也不怎么受到疫情的影响,再加上主要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全球装机量保持着高速增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咱们的光伏产业链配套完善程度、制造能力、市场规模都已经形成海外难以超越的优势。
长期来看,清洁能源将不断得以发展,化石能源将会在2060年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新能源有几个问题:
不稳定、不持续 ,容易受到天气和气候影响。
就拿光伏来说吧,白天发电多,晚上发电少;夏天多,冬天少。
所以发展新能源存储技术,把高峰时段发出来的电存下来,就很重要了。
2)储能
新能源存储的方式有很多种,电池可能是最常见的。
市场比较关注的,是新能源车用的
动力电池
,比较常见的是
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比如特斯拉上个月发布的标准续航版ModelY,采用的就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
但是锂资源比较稀缺,大部分储备集中在南美洲「锂三角」(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
我国的锂资源十分依赖海外。
而钠资源只要有海水就可以提取,价格稳定并且低廉。
所以如果能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钠离子电池,咱们国家的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自主性就大大提高了。
不过目前来看,钠离子电池还是很难替代锂离子电池。钠电池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需要的能量密度,等到
成熟并且
实现量产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3)应用
其中大家最关注的,自然是新能源汽车了。
从产业链来看,
新能源汽车少了发动机等环节
,这对咱们中国的车企来说是好事,因为发动机里头有很多专利绕不过,所以新能源车相当于把所有企业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也是个
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得依靠Zheng策补贴,短期内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欧洲,都较难脱离ZF的扶持。
所以相关公司的股价,每次都会随着Zheng策的方向波动特别大。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相信大家对于清洁的、智能化的汽车接受度会越来越高。
05
以上,就是对
「双碳」
目标以及新能源相关产业的一个整体介绍。
具体细分行业的投资逻辑,后续再做新的专题。希望可以给到你一个框架型概念,未来有新的发现也可以往里面加。
那么我们该如何投资呢?
如果有研究能力和时间精力的话,这其中一定可以挖掘出10倍甚至更高的牛股。但个股的筛选,以及买卖价格的把握,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太难了。
我更建议,三年以上不用的闲钱,用定投的方式,参与指数基金或者主动基金,并把整体资金比例控制在你可投资资产的20%以内。
为了方便你查找,我为你整理了相关的指数信息。这些基金在过去一段时间,已经有了不小的涨幅,
请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资金规划
,做出投资决策。
目前可供选择的指数基金包括但不限于:
「双碳」目标——
中证环保产业指数、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
新能源——
中证新能源指数
光伏——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
电池——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
新能源车——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
你可以在中证指数官网搜索相应指数,比如:
就能找到跟踪这只指数的全部基金产品了。
这些指数之间,有不少的持仓都是重合的,走势非常相似,所以肯定没有必要重复买入的。
大家也可以给我留言,说说对哪个细分领域感兴趣,后续我们再进一步分享。
先聊到这里,如果觉得今天的内容有帮助,还请
点个赞同
鼓励一下:)
看完不过瘾?推荐阅读:
中1签赚20万 |「打新股」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1年下半年有哪些基金值得入手?
1个「懒人投资法」,半年赚7%|极简投资
如何从「赚一笔是一笔」到拥有「可持续的未来财富」?
⚠️「简七读财」的所有内容皆以传递信息与理财科普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独立的投资判断。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二删除,どうもで~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游客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回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