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楼主: 逍遥看板娘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98

帖子

3050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0
发表于 2019-6-13 15: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jpg

九相图。
图为日本画家小林永濯1870年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6

帖子

3579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79
发表于 2019-6-13 15: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在日本文化中,有些文化和规则不仅在外国人看起来难以理解,连日本人自己都受不了。
日本网络作家サイトー就以漫画的形式,罗列出了12种令人讨厌的日本文化和潜规则:


第1项:笃信「勤劳是美德」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jpg

"休息日也要上班,每天加班而且没有加班费,好痛苦……"
"年轻人就是要勤劳啊!"
年轻人勤劳当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付出的劳动也因该得到相应的报酬吧,白白干活只会越来越消磨年轻人的耐性。


第2项:认为「娱乐是罪恶」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2.jpg

"想要请带薪假?什么理由?"
"跟朋友去旅行……"
"咦?请假是为了去玩吗?"
这种情况也是很尴尬,不然为什么要请假??弄得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一样。


第3项:「察言观色」的潜规则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3.jpg

"我觉得这个不对!"
"喂,看一下是不是能说的情况……"
日本的「读空气」文化大家肯定不陌生,这种文化在日本也已经根深蒂固,不过情报酱觉得适当的还是需要读懂一下空气的,以免不礼貌,但是太过于拐弯抹角让别人自己体会就还是不太妥当,而且无论是学校社团还是公司,言行举止还必需考量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


第4项:「改邪归正的不良少年」比起「认真努力的学生」更伟大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4.jpg

"你实在是不太行,你看看佐藤家的儿子,虽然以前混混的,但现在也认真工作还成家了,多么努力啊"
"我明明从以前开始就一直很认真努力啊"
不管你成绩再好、学历再高,只要那些不听话不读书的混混结了婚,七大姑八大姨就会完全不把你放在眼里。


第5项:强迫接受女生就该怎样、男生就该怎样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5.jpg

"既然是女生,就该多学学化妆,表现得可爱一点、亲切一点比较好"
"额,会注意的"


说这种话感觉带有歧视


第6项:坚信「即使讨厌工作也该做满三年」的真理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6.jpg

"我想要离职!"
"你这种态度到哪里都成不了大事,没听过要做满三年吗!"
为什么会辞职大家心里都懂,肯定不是随随便便,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浪费时间、不合适的工作,不如早点把时间花在对的地方,人生哪有那么多三年可以浪费


第7项:上司不喜欢别人请年假、育婴假、产假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7.jpg

"什么?要请育婴假?你是男人吧?那种事情给老婆自己处理就好啦"
加上整天早出晚归,小朋友几乎就没有时间看到爸爸了吧


第8项:强制「简历要手写」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8.jpg

"手写简历是常识啊,你懂不懂"
手写简历就算了,为了保持工整还不能涂改,写错了就要整个重写


第9项:公司禁止迟到却容忍加班的时间观念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9.jpg

"迟到5分钟了!未免太没时间观念了吧!"
晚上都十点半了还没能做完工作,而且就算加班也可能拿不到全额加班费,甚至没有加班费呢


第10项:号称重视个性却无法容忍个性的社会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0.jpg

"大家要发挥自己的个性哦"
但出社会之后→不准特立独行,和大家不一样可能很容易被群体排除在外


第11项:媒体总是煽动「考虑不周」、「应该自制」的舆论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1.jpg

"这场祭典没有顾虑到受灾地的感受,应该自制才对"
当事人都还没有表达反对的意见,新闻媒体就擅自先帮当事人表达反对顺便炒作话题了……


第12项:在网络上发现违反道德的行为,网友就会发挥彷彿替天行道的正义感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2.jpg

"快人肉他们!"
"是●●高中二年级!"


"找到照片了!"
感觉键盘侠、杠精真的是哪国都有。


作者:サイトー
相关回答:讯飞阅读:日本有哪些有趣的文化?
相关广告:《日本民间故事》全集在讯飞阅读都能看到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98

帖子

3050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50
发表于 2019-6-13 15: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日本的印章文化,虽然不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定概念,但是日本人对印章的执念确实也让我难以理解。
印章,其实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驶职权的工具。不过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并不怎么接触它,用到的地方也十分局限,但是在日本,没有印章几乎寸步难行,是日本留学的必备物品,在银行、区役所甚至有时候收取快递都需要印章才能够让手续生效,可以说目前日本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印章。
下面是日本印章公司Shachihata为了庆祝原子印章上市销售50周年,特别制作的一支创意广告短片《50岁的不合格》,被评为日本年度“朝日广告赏”(AAA)的大赏作品。 广告中每一个印记代表一个人,没有一位演员,却讲述了一个日本人50年的人生。推荐大家看一下: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jpg

https://www.zhihu.com/video/911633949468553216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各类印章:
日本人的印章分为“实印”、“认印”、“银行印”三种。
实印是指事先在住处的役所办理过登记手续的印章,上面刻有本人的全名,证明此印章为实印的文件称为 “印章登记证明书”。在办理银行贷款、购买房屋、签订契约、买卖交易、取得公证或者其他重要文件时都必须使用实印及印章登记证明书,因此“实印”是非常重要的印章。

认印是普通常用的印章,上面只刻有姓氏,使用非常广泛,包括银行开户、接受邮件包裹、领取工资、缴纳税金等。日本人几乎人人都有认印,即使是流浪汉,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时也必须用认印。

银行印又叫"银行取引印"或"银行届出印"。 用于在银行等金融机关开账户时盖章。银行印用于金融交易,是极其重要的印章,一定要妥善保管,防止被盗。因为当不小心把存折和银行印落入他人之手后,即便不是本人,对方也是可以领取现金的。
关于印章的选择方法可以登陆这个网址:
【サイズ編】印鑑(実印・訂正印など)の選び方|ハンコヤドットコム


不仅是一些重要场合,日本在方方面面都喜欢用印章作纪念,比如:
手账印章: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2.jpg
铁道印章: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3.jpg


活动印章: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4.jpg
痛印: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5.jpg
印章文化并不起源于日本,却在日本沿用且活用至今,明明手写签名的可信度比印章更高,却还是执着于印章,这点真的不理解,毕竟在中国一个“这个”就可以了: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27

帖子

3128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28
发表于 2019-6-13 15: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直接用假名音译英语!
这个虽然算不上是什么特有概念,但是真的很让人费解!


第一类,日本汉字里有这个词,但是日本人就是用假名音译英文
下图是原来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亲手书写的「青函隧道」。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jpg 但是日本人各种场合非要使用下面这样的「青函トンネル」,トンネル就是英文隧道tunnel的音译!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2.jpg

第二类,日语里有这个概念,但是日本人坚持用假名音译英文
比如下面图中的三个列车模型手电筒。
第一个的名字是「LED light blue」
第二个的名字是「LED light pink」
第三个的名字是「LED light green」


WTF?这就好比,中文给这三个灯泡这样子起名一样滑稽:
第一个的名字是「LED 莱特·布鲁」
第二个的名字是「LED 莱特·品可」
第三个的名字是「LED 莱特·格林」


如果说日文里没有手电筒这样的词,那么蓝色,粉色,绿色这样最基础的词总应该有吧?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2

帖子

3210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0
发表于 2019-6-13 15: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感谢Lothlorien 桑的指正,这篇分析应该言明其限定条件。这篇分析的对象是现年30以下的年轻人的用语习惯,也可以说是平成日语。以使用人数最多并作为书面语的东京标准语为准。日语一直都在发生激烈的变迁,明治时期到现在,各个时代的日语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你”的概念。
——本答案基于分析哲学的前提:一切问题都是语言问题。讨论对象是普遍的情况,特殊场合不做考虑。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熟悉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里虽然根据各种各样的场合和地位,性别,当事人的情绪等等有特化的第二人称,但是没有普遍的第二人称指代。可以说“你”的概念是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而日本没有,日本人不能理解的概念。这么回答可能看起来跟题主的问题正好相反。但是反过来,“你”概念的缺失和日本社会文化中一些特有的现象有很深的联系,比如错位的人际关系。

        这些现象不但外国人难以理解,而且对于不论是日本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很难注意到的。
        直接讲会比较不明白,先用日语跟别国语言对照举个栗子。假设面前有一个人叫田中,田中在跟一个人——我们用A来指代——对话。A问田中说“你要怎么办?”。用日文,这句话比较普通的可能是“田中くんはどうする?(田中君怎么办?)”,而用中文则会是上面写的“你要怎么办?”。这时,不管哪国的日语学习者都会被教导说要把“田中くんはどうする?”翻译成“你要怎么办?”,也就是把“田中くん(田中君)”当成各国语言里的普遍第二人称来翻译。而田中也会自然地理解对方是在询问自己的意思。之所以要把“田中君”翻译成第二人称,是因为如果直译“田中君要怎么办”会非常不自然,为了便于本国人理解而使用更符合目的语言的习惯表达(这又涉及到翻译理论中那个亘古的争论——符合原文习惯还是符合目的语言习惯)。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陷阱。被翻译成“你要怎么办?”时被二次创作的这句话已经不是原来那句话了。二次创作的内容就是附加了原文中不存在的概念——普遍第二人称。而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就是“田中要怎么办?”这句模棱两可的话。“田中要怎么办?”这句话的不自然之处,正标志着日本人际关系中的特殊之处。

        讲中文的人平常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会用“你”“我”来互相指代对方。用“TA”或者人名来指代第三者。人们用“你”“我”在两人中间建立起一个封闭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交换意见和感情。在“你”“我”关系中,两人互为你我,交流是双向的,地位是对等的。而“你”“我”这两个特殊的指示词将对方同其他人区分开了。在“你”“我”关系里的人,比起在这个关系之外的人,本身处在更亲近的距离上。日语中也有相印证的表达方式,即“俺とお前の関係”,说明这种关系中两个人的感情是很亲近的。但是不同的是,中文中“你”“我”亲密关系是普遍的,可以在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日语的“俺とお前の関係”,与其说是某种交流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感情的表征(并且局限于男性之间)。

         反过来接着看日语。日语中因为没有普遍的第二人称,即使在向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也会使用名字作为对对方的称呼。假设在两人的对话中出现了第三个人,同样可以用名字作为对第三者的称呼。也就是说,交流中的两人对对方的距离,和一个第三者对TA们的距离是一样。扩大了讲,一个人在讲日语的时候,TA和周围所有人的距离都是一样的。TA不能和别人建立排他的,对等的,互动的亲密关系。同时这种关系也不是开放式的。这种关系是单向的。在使用名字指代对方的情况下,对方在不在其实对这句话的构造(即说话的人的思维)是没什么影响的。把田中从场景里拿掉,A说“田中くんはどうする?”这句话仍然是成立的。这句话是不需要对象的。“你要怎么办?”去掉对象的“你”就不能成立。考虑一个极端点的情况,所有的日语都可以看作是自言自语。被发出来的话是指向虚空,或者指向自己,而不是指向一个必须存在的特定的“你”(对方)。处在日语中的人和他人的关系是“我——所有其他人”,而不是“我——你”“我——他”“我——其他人”。

        回到开头说的“错位的人际关系”。日语基于以上的特性,不能建立起两人之间的亲密的关系。他国母语者可以通过语言和其他人建立各种不同层次的普遍关系,进入“我——你”关系之后更可以通过相互对等的交流建立更深的感情联系。但是日语无法建立这种联系。当外国人以为处在“我——你”关系之中时,实际上这种关系却是“我——他人”。两个处于日语关系中的人,无论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对方都不会是那个和自己对等的,处在同样位置上的人。就像无论怎样相爱都不能结婚的人,对方始终都是不是“那个人”。对于女性来讲,连“俺とおまえの関係”也被剥夺,人生中唯一可能的亲密关系就是作为自己丈夫的那个男人。可悲的是,男人是女人的“あなた”,女人却不会是男人的“あなた”。

       (本来想图示一下日本人际关系和他国人际关系的不一样,没想到写得这么累,下次吧……)

        这样的日本是非常孤独的。我想对于这种孤独,每个在日本待得久一些的外国人都有感触。在 日语好是怎样一种体验? - Macro kuo 的回答的答案中提到的说日语时的内敛和压抑,应该也和“你”概念的缺失有关。而题主提到的侘び寂び,不能理解日本这种孤独的性格恐怕也很难理解那到底是什么吧。

       打完这篇答案深深脚着我应该去修言语学而不是宗教学……感觉“日语中普遍第二人称指示词的缺失对日本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会是个好题目呢,不知道有没有哪位童鞋有兴趣做。

知乎出道!撒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42

帖子

2873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3
发表于 2019-6-13 15: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好久不见。
文化 宗教观日本人在宗教信仰方面非常奇怪,『正月に神社、教会で結婚式、死んだらお経を唱えてもらう』(正月去拜神社,结婚仪式在教堂举行,死后请人念经超度)是日本人在信仰方面的真实写照。
日本文化厅每年都会发布『宗教年鉴』,根据去年(2015)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各类宗教的总信徒数达到了1亿9千万,而总人口也不过1亿2700万(统计方法虽有有待商榷之处)。数据表明有很多日本人会同时信仰几个宗教,丝毫没有一般宗教信徒在信仰上的『排他性』。日本人可以在神社里祈完福,然后去寺庙里求签。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你问一个日本人,你的宗教信仰或者日本人信仰什么宗教时,大部分日本人都会回答你,自己或日本人是『無宗教』(没有宗教信仰)的。或许我们很难去理解一个在新年凌晨去排队参拜神社,在教堂或者神社举行婚礼,亲人死后都要在家里设置佛龛或者神棚的民族,为什么会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
日本独有的『神道教』可以追溯到古代日本,没有特定的创始人或鼻祖,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义,认为自然万物里都有神的存在,人死后也可以成神。日语里的『八百万神』(やおよろずのかみ,万物皆神)充分体现出了神道教的精髓,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有唯一敬拜神,有严格教义的宗教有着极大的反差。以『自然信仰』,『民俗信仰』为基石的神道教在经历了『国家神道』等历史阶段的洗礼之后,在日本文化中扎根,不断沉淀,在潜移默化中,对日本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也使得日本国民在接触基督教、伊斯兰教这种有着排他性宗教时,有着说不出的抵触感,或者也可以说,日本人心中的宗教观念本身与其他国家就有着很大不同。
除了日本独有的神道教之外,6世纪传入的佛教对日本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日本人对寺庙、佛像都有着高度的亲切感。念经超度、摆设佛龛等文化现象,也是在长久的历史演变中不断沉淀,逐渐传统化,风俗化的结果。
神道教与佛教的交错影响,不断扎根,使得原本宗教化的东西逐渐风俗化,习惯化,再加上日本人本身就有的执着的『仪式感』,"不管对不对,先要和大家一样”的『群体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拜神社、教堂结婚、摆设佛龛、寺庙神社祈福等看似是宗教活动的行为,已经日常化,习惯化。在日本人心中,只不过是找了个地方举办了一场婚礼,庆祝了一下新年,找了个东西摆放了下亲人的骨灰,顺便祈求已经死去成神的亲人,能够看护在世人的安康而已。也或许,跟很多中国人过年贴灶王爷相,贴门神一样,与其说是信一件东西,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根本上升不到信仰的高度。更何况,到底何为信仰,日本人心中或许也有他们自己的解读。
所以,在外人看来,日本人一生在各个宗教中穿梭,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实质,或许只不过是一种传统,一种习惯,一种仪式感。日剧中主人公早上醒来,睡眼蒙松,便去佛龛前跪拜,并不是自己有多么地信仰佛教,而只是简单地缅怀下死去的亲人,顺便祈求保佑自己的平安罢了
也许这样理解,多多少少会明白一点,为什么大部分日本人,貌似在进行着各种有着宗教仪式感的活动,却还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了。

地区限定有一个答案里提到了这点,我再补充下。
一般人的思维观念里,一种产品开发出来,市场反应好的话,会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受众,增加销售额,来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在日本,尤其在点心零食等食品行业,最常见的却是『地区限定』。某件产品只能在某个地区买得到,出了这个地区,您再有钱也不行。
日本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并能够持续保护好、发展好自己的品牌文化,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代表,一个地区的门面。
北海道是日本的食品大户,很多有名的伴手礼品牌都发源自北海道,成长在北海道,并且只能在北海道买到。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3a27d9b5f844da859e01c540e8bb3fd_b.jpg" data-rawwidth="1944" data-rawheight="3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4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3a27d9b5f844da859e01c540e8bb3fd_r.jpg">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莫过于
其中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莫过于『白い恋人』(白色恋人)了,已经成为北海道『銘菓王国』的代表,北海道的城市名片。在北海道限定的情况下,成为一年可以卖掉2.2亿枚,年销售额80亿日元的hit产品。提起北海道的点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白色恋人』。
每当我去大阪看到下面这个产品时,我都忍不住想笑。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5ad08c2fdd6689053d7d458399b14c4_b.png" data-rawwidth="417" data-rawheight="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7"> 您确定不是山寨的『白色恋人』么?
您确定不是山寨的『白色恋人』么?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jpg


ps:即使是这么有名的『白色恋人』,在2007年也曾爆发出篡改保质期的丑闻。白色恋人一度被停止销售,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打击。在重新开售之后,白色恋人产品,在每个小包上都会清楚地印上保质期,表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根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决心。

语言我一直认为学好一门语言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听说读写的习得只是迈出的第一步,领悟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才是最大的难点。从日本人的日常对话中,或许可窥得一些我们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
①女孩时常用自己的名字作第一人称在本题的另一个答案里,答主探讨了日语中普遍第二人称缺失的现象。其实在日本人的日常对话里,还有一个关于人称代词的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年轻女孩时常用自己的名字来作第一人称。
比如在下面二组对话里:1.---美優:真紀は何型?(真纪,你是什么血型呢?)   ---真紀:真紀はね、B型だよ。(人家是B型哦!)2.---紀子:紀子はあいつが大嫌いだけど、(我特么特烦那家伙)
日本很多女孩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很自然地用自己的名字作第一人称来进行对话,有时会带给人一种可爱,卖萌,甚至有些撒娇的感觉(虽然有些日本人特别讨厌这种用法)。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这种语言现象,我们只能把『真紀はね、B型だよ』翻译成『我是B型哦』,如果要带上一股可爱卖萌风的话,或许可以翻译成『人家是B型哦!』。
虽然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但还是难以忘怀第一次听到这种用法时的懵逼状。。。
②转述他人说话内容的方式日本人说话比较『曖昧』(含糊其辞)已经是人神皆知,但是有一种日语用法我还是无法从内心深处去接受。
有这样一个场景:(2个人在办公室里聊天)---美優:真紀,就活はどう?順調?(真纪,工作找得怎么样了?还算顺利?)---真紀: 内定もうもらったよ!(已经找到了哦!)(这时 第三者紀子进入房间)---美優: 紀子, 真紀 内定もらったらしいよ!(紀子,真紀 好像已经找到工作了耶!)
如果当事人不在场,向第三者转述当事人告诉自己的事情,加上『らしい』这种类似汉语中『似乎,好像』的词语,还可以让人理解。但是当事人在场,甚至是转述当事人刚刚告诉自己的事情时,还要加上『似乎,好像,也许』这样的词语,真的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日本人真是把『暧昧』做到了极致。
更新:有些人在评论里说らしい 在上面的例子中是转述第三者用法 不属于暧昧范畴。谢谢大家的讨论。就此 ,我查阅了相关文献 也请教了日本人日语老师,得出的结论跟我上面表述的是一样的。らしい 在不少文献中 是不作为传闻助动词使用的,即使在作为表示传闻的助动词使用时、确信度比“そうだ"还要低。日本人也表示在上面的例子中,暧昧色彩较重,表推量的色彩更多。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下列文献:1http://ir.library.tohoku.ac.jp/re/bitstream/10097/56331/1/1341-0709-2012-19-47.pdf
2http://miuse.mie-u.ac.jp/bitstream/10076/6446/1/AN101977030030003.pdf3http://web.ydu.edu.tw/~uchiyama/conv/kaiwa4.html

http://weixin.qq.com/r/PDvQyNXEvojBrZGr924u (二维码自动识别)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5

帖子

3217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7
发表于 2019-6-13 15: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看了好多知友的评论,都在对女性地位进行讨论,
其实在中国来说,排名虽然不高,但是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平等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平等。


对于日本来说,个人文化不同也不能做过多的对比和评论,加上男女天生就不同,所以也就不用对比了。
说句实在话:
现在男性的压力其实很大,女性也不小,所以,互相体谅咯~
放弃女权主义,也丢掉大男子主义吧!!!
(以下为原答案)
我想说说女性地位。
在我看来,日本文化本身就有一定的矛盾!!!


之前看了一个视频:日本市长们体验孕妇生活(视频来自开眼视频)
就是让3名知名知事(政务长官)身穿7.3公斤重的“假肚子马甲”,体验怀孕7个月孕妇的生活,包括做家务、购物等等。其实就是为了让男人们体验一下生孩子,感受一下女性的辛苦吧~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jpg
日本市长们体验孕妇生活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4922279326773248
我以为日本的妇女过得是有多么好结果我去搜了一下日本妇女的地位,真的就有点“不忍直视”了~
自2006年起,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会发布全球两性平等的国家排名。日本的表现每况愈下,从2006年的80名(110个国家)一直降到去年的105 名(135个国家)。
这份排名主要对各个国家的女性从健康、教育、政治、经济四个方面进行衡量。
如果1代表最平等而0代表最不平等的话,经济上日本的得分在0.6左右,而政治上只有可怜的0.05。
除了上文提到的政治上女性参与率低,经济上的问题也有部分是出于女性婚后,尤其是生子之后多半选择当家庭主妇的原因。
确实,日本男性在家务活上的参与度非常低,育儿和家务基本都是女性一人承担。由于这种选择一般是家庭内部的事情,即使社会地位低,家庭内的地位也因人而异,其他国家也无权干涉。
但是,在婚后仍选择全职工作的女性群体中,平均工资只有全职工作的男性的60%左右。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即使是职业女性也更愿意将时间放在家庭上,因此无暇追求升职,可以解释。
所以我真的有点心疼她们,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女性本身受到的关注就不多,而日本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多大的改变;


在这里说点其他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本身情绪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加上身体激素变高,很容易导致大量脱发,所以这个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


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有不懂得问阿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1

帖子

2908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8
发表于 2019-6-13 15: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我来说两个俗语,
三方一两损
喧哗两成败
这两个俗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日本人的态度。
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
三方一两损
简单点来说就是,A掉了一个包袱,里面有3两银子还有A的姓名地址,被B捡到了,B去还给A,但是A说丢了的东西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不能接受,B说我捡到的东西也不是我的啊,一定要归还你。双方相持不下,就找了德高望重的C出面,C说,这样吧,我贴一两,这样银子就有四两,你们各拿二两,这事情不就平了吗,包括AB在内的群众都拍手表示C的做法有道理。
由于本来AB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拿3两,结果都只得到2两,所以相当于双方都损失一两银子,另外算上C补贴的一两,每人都损失了一两,所以叫做三方一两损。
这个故事是日本落语(传统相声)的保留曲目,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
喧哗両成败则是源自幕府的规定 (喧嘩に際してその理非を問わず、双方とも均しく処罰するという原則) ,最早是说在幕府召开会议或者官员觐见幕府的时候,任何人不得吵架打架,否则的话,不分对错,也不问原委曲折对双方都予以处罚,轻的闭门思过,重的直接切腹自尽。因为喧哗两成败制度,曾经发生过几次高级官员和大名受到了严厉的处分,甚至还间接导致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赤穗事件。
从这2个故事,可以看到,作为中国人的判定问题标准和日本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关于这两种情况的处理方式,我问过不少中国人,
对于三方一两损案子的判定,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应该先把3两银子交给B,因为A已经明确说丢了的东西他不要了,按照失物无人认领则归拾取者的原则,肯定是判给B,如果B坚持不要,则充公。打死我们也是想不到自己倒贴一两然后摆平双方的处理方式的。
至于喧哗两成败,一般中国人都认为,作为幕府方面,要把发生争执的双方的原委调查清楚,对“坏”或者“有错”的一方做出惩处,以维持公正。毕竟事情都闹的那么大了,不给个说法是说不过去的。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可以看出,日本大和民族的公正观念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公正观念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也可以感觉到他们不是一个对大是大非刨根问底的民族。相对于实质上的公正,日本文化对于形式上的公正(或者说表面上的公正)似乎更为重视。这一点是日本文化的一个明显特质。
这2个故事明确的体现了日本高低阶层对公正观的认识。三方一两损代表了民间的观点,喧哗两成败代表了官方的观点。
由于中日文化比较接近,这两个典故对中国人解释的时候,中国人多少还能理解,大体相当于为人处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做和事佬,不做包青天,遇到困难的问题各打五十大板的圆滑处世态度(其实是有一定区别的)。
但是对于和日本文化距离更远的西方人来说,他们会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我曾经和欧美的同事多次说起过这2个故事,他们都表示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处理方式。
其实就事论事而言,这种中道的文化态度,本身也没有对错之说,世界上很少有非黑即白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公正存在,从三方一两损的故事来看,主持者只花了很小的代价就解决了问题,不啻为一种智慧,而从喧哗两成败的故事来看,对规则的遵守重于事情本身,有什么争执,矛盾,放到正规的途径上去解决,而不应该在不该发生冲突的地方引发冲突。
也许自古处于物质匮乏和危机感中的岛国人民有他们自己的领悟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2

帖子

2895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
发表于 2019-6-13 15: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前面有几个答案已经把几个很典型的例子列举出来了,江戸っ子、物の哀れ、八百万の神(对自然的极高敬畏)。我就再说一个比较笼统的大方面。
大和民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善恶观。
这样的价值取向对于西方人来说尤其难以接受。相较于欧美主流文化中泾渭分明的正义与邪恶,日本人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为这两者的区分而烦恼。或者说,日本人从来没有这样的概念。无论于神话还是现实。
由赤穂事件改编而来的剧本《四十七士》中,由于幕府幕僚吉良侯的陷害而被迫自杀的藩主浅野侯,事发后其家臣四十七人倾尽全力为主君雪恨,数年间忍辱负重,于江户城的大廊下手刃吉良侯,最后四十七人集体切腹自杀。
为了让吉良侯对自己放松警惕保证刺杀成功,有人装作自甘堕落与妻子离婚出入游郭,有人故意让自己的佩刀生锈遭到了无数人的鄙夷,有人甚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吉良侯当妾侍。
然而在他们刺死幕府重臣“凯旋而归”之时,无数人夹道欢迎,向他们致敬,为他们喝彩,为即将自裁的四十七位英雄落泪。
因为杀了幕臣就是对将军的不忠,切腹亦是为了忠义的实现。
是的,在明治维新之前,复仇是合法的,是受大众欢迎的。这样的故事也同时反映了「物の哀れ」的内核。对于忠义,武士们可以抛弃妻儿,但必须以牙还牙。夺人性命而复仇,仅为大义之名分。
顺便一提,在日语中报仇雪恨写作「恨みを晴らす」,各位可以感受一下这里“晴”字背后的民族性格。


与现世同样,怪谈中善恶的界限同样暧昧。

例如桥姬。
「日本では宇治の橋姫が有名。
ある高貴な身分の女性が、自分から愛する男を奪った女性を妬み、恨むようになり、
その女性を殺すために鬼なりたいと願うようになる。
宇治川に21日間身を浸す儀式を経て、女は生きながら鬼になり、相手の女性を殺してしまった、という古い伝承。 」
“在日本比较有名的是宇治的桥姬。某个地位高贵的女人十分嫉妒那个将自己所爱的男人夺走的女人,于是记恨在心,为了杀掉那个女人(向貴船大明神)祈愿自己能够变成鬼。根据古时候的传闻,女人经过了在宇治川中浸泡21天的仪式过后,便以鬼的身份存活于世,并将对方绞杀。”
据说后来过桥的男男女女,女性会被拖入水中,男性会于河中溺死。

再例如清姬。
「奥州の僧侶安珍は熊野参詣の途中、宿を借りた真砂庄司清次の娘である清姫に迫られ、「参詣の帰りに寄る」と約束する。しかし、参拝を終えた安珍は真砂を素通りし、裸足でボロボロの状態で追ってきた清姫にも「人違い」と嘘をつき、更には熊野権現に祈願して彼女を金縛りに遭わせる。
 怒りに蛇身となった清姫は逃げる安珍を追い、彼の隠れた道成寺の鐘に巻きついて彼を焼き殺し、自らは蛇身のまま入水する(鐘は「湯」になったり溶けたとも)。」
“奥州的僧侣安珍在去熊野参拜的途中,被借宿之处的主人(真砂的庄园主)清次的女儿清姬所追求,向她许诺“在参拜过后的归途中会再次回到这里”。然而参拜结束后安珍途经真砂过门不入,并对赤足追来衣衫褴褛的清姬说谎道“你认错人了”,还祈求熊野权现(熊野的神明)将她的手脚束缚。怒火中烧化为蛇身的清姬紧追逃走的安珍,将他用于藏身的道成寺的大钟紧紧缠绕并将对方烧死,自己以蛇身的样子进入潜入水中(钟也化为了铁水)。”

然而清姬也只是12岁的少女。前世作为艺妓的妖怪「骨女」也有着与这两者相似的故事。在日本人看来,女人在爱情上的嫉恨的确是可畏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亦然。


从芥川龍之介的「地獄変」到谷崎潤一郎的「鍵」,再到渡辺淳一的「失楽園」与北野武自导自演的「バトル・ロワイアル」(大逃杀),甚至发展到「オーディション」(切肤之爱)这样程度的影视作品,对于自身所毕生追求的“美学”的执着而引发的“恶行”一直贯穿于这个日出之国的历史中。无论是性,爱情,大义,还是艺术,似乎只要是为了“美的升华”,一切反伦理的行动都是值得欣赏的。
依本人的愚见,现代日本道德体系之根本在于利益论,其性质更接近于法律。微笑、敬语与等级制度的背后是冷漠,低身段与服从,借此让社会圆滑且高效的运行。只要他人(社会公众)没有提出异议,从自我角度上就没有修正自我言行的必要。对于政治家的道歉,娱乐圈的丑闻,公众愤怒的谴责的背后必有无言的默认。相比于良心的折磨,他人的视线对于日本人来说更具毁灭性的打击。既然隐匿于昏暗可以解决一切,那么仅愿能够永远于昏暗中隐匿下去。
感谢评论区@汪樣的评论,这正是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区别的根本所在。
极度的秩序下必有极度的混乱。如同东京那秩序井然的白昼与深不可测的黑夜,人们在不可调和的分裂中渐渐步入了富士山边的树海。
我一直相信日本人天生就是懂得荒诞的。人类并不特殊,作为生物也理所当然的不具有任何意义。然而当我们被赋予智慧,发现自身无法创造意义之时,发现自身无法达成意义之时,发现自身的意义即将泯灭之时,死亡也就不期而至了。西方的“善恶”似乎随着上帝的逝去而渐渐支离破碎,日本却早已用她独特的东方视角潇洒的向全世界展示着她的思维,她的审美,与她那先破后立的价值取向。
在此我想引用一句歌词:
「咲かせよ華を 浮世は刹那 舞台を焦がせ 炎を燃やせ」
“绽放吧繁花,浮世不过刹那,燃尽吧舞台,燃烧吧烈焰。”
作为一介凡夫俗子,既然没有看破红尘的境界,那就将欲望燃烧殆尽吧。


霓虹灯,尼古丁,荷尔蒙,酒精。幸福是痛苦的避免。
也许这并不是个正确的活法,但是这一定是个确切的活法。
这样的日本让我爱恨交加,不过爱会多一些罢了。


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80

帖子

3669

积分

中学二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69
发表于 2019-6-13 15: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日本文化中有哪些外国人难以理解的特有概念?-1.jpg

富士相机的一个户外广告,叫《美与逝》。半夜在公交站广告牌看到还是惊了一下。

大概只有日本人才能如此崇尚死亡中的美。生命是一场徒劳的雪,只有虚幻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