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查看: 561|回复: 5

清末的汉人还知不知道自己祖先是不留辫子,是被强迫的 ...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商家A

Rank: 5Rank: 5

积分
27318
发表于 2023-2-16 17: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感觉好像清末有很多汉人并不舍得剪辫子,他们不知道辫子是满人的习俗吗?汉人剪辫子是被逼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二删除,どうもで~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7

帖子

2910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10
发表于 2023-2-16 17: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知道,而且不用很费劲就能知道。
毕竟在清朝,村村都有戏台,每逢年节都有戏曲演出,人人都看戏(京戏当然是同光时期才兴盛的,但有清一代其他的剧种浩如烟海,唱戏听戏是全民娱乐,戏曲的绝大多数服饰规则也是一脉相承的),多没文化都知道戏里是祖先们的“古人古事”,自然知道古人是留发髻的。
唱戏时用的行头都是明制服饰,戏里头中原人士都留发髻,发髻之上再戴盔头。比如《碰碑》里的杨令公,两狼山一战丢盔卸甲,在苏武庙李陵碑前自尽,盔头甩掉,露出发髻来。


这种“丢盔卸甲”的场景在戏里是极其常见的,因此上知道祖先留发髻、不留辫子并不是什么难事。
此外,戏曲里的“番邦人”,无论什么民族都穿着旗人服饰,比如《四郎探母》里的铁镜公主、萧后、大国舅、二国舅,按历史说是契丹人,但在戏里都穿旗装,又比如《沙陀国》里的二皇娘,按说是沙陀人,但也穿旗装,还比如《红鬃烈马》里做了西凉王的薛平贵,也是旗装的“鞑帽”。
在戏曲中,中原人物穿明服(甚至背景在清代的剧目,比如彭朋、施世纶也穿明制官服),番邦人士穿清服,这是一条普遍通行的惯例。
因此说,在清代的偏僻乡村,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只要在年节时于村里大戏台边看过两场热闹戏,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束发右衽的,而且知道旗装意味着“番邦”,稍加思考也能感觉出明清易代的华夷变化的特殊意味。
至于以钱宾四先生在《师友杂忆》那段回忆为例子的:
“伯圭师随又告余,汝知今天我们的皇帝不是中国人吗。余骤闻,大惊讶,云不知。归,询之先父。先父云,师言是也。今天我们的皇帝是满洲人,我们则是汉人,你看街上店铺有满汉云云字样,即指此。
这事肯定是真的,但是前提是,那年怹才十岁:
而年方十龄,伯圭师即耳提面令,揭示此一问题,如巨雷轰顶,使余全心震撼。”
十岁孩子一般不懂这个实属正常,刚上学的小孩,眼眶子还浅,很多常识都不知道也是正常。但是很显然,当时的成年人都明白,所以后面他父亲给他解释的头头是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68

帖子

3222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22
发表于 2023-2-16 17: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我氏有家谱,记载明末一祖,为小武官:“天兵”大至,围城,不降,力战而死。
特记载此祖于单独一篇传记,此篇约成于康乾年间。后人莫敢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01

帖子

3014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14
发表于 2023-2-16 17: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1712年,朝鲜官员金昌应在锦州附近与汉人少年的对话。1712年,朝鲜官员金昌应做为“燕行使”被派往清朝。

大概在锦州附近,他遇到一个“眉目可爱”的“胡儿”。两人笔谈起来,才发现所谓“胡儿”是个汉儿。

笔谈对话内容如下:

問你姓甚名誰。年紀多少。

答賤姓張。名奇謨。年紀十五歲。

……

問你祖先衣冠。其制如何。

答曰。生在晩不知。

……

問俺們衣冠。你見如何。好笑否。答不敢笑。實說無妨。

答曰。衣冠乃是禮也。有何笑乎。

……

問剃頭。爾意樂乎。何不存髮如我們。

答剃是風俗。不剃是禮。

……

問你們與㺚子結親否。

答夷狄之人。怎麽合我們中國結親。

問我高麗。亦是東夷。你看俺們。亦與㺚子一㨾麽。

答貴國乃上等之人。㺚子乃下流之人。怎麽一㨾。

問㺚子剃頭。你們亦剃頭。有何分別中國夷狄。

答雖我們剃頭有禮。㺚子剃頭無禮。

你年少能知夷狄中國有別。可貴可悲。高麗雖曰東夷。衣冠文物。皆倣中國。

对话过程中,金昌应发现另一个少年走了过来,似乎很不高兴。

金昌应问张奇谟,背后这是什么人。张奇谟回答说:

答是主人家。

問做何事。

答庄家買賣人。

金昌应一听就明白了,所谓“庄家買賣人”,其实是“聞之則乃甲軍也。不以實告。其意可知。”

原来,张奇谟背后另一个少年,是个八旗披甲,还是张奇谟的“主人家”。当着这个披甲的面,张奇谟有些话不敢实说。

下面是9年后(1721年),另一个朝鲜官员俞拓基,与两个汉人青年(彭氏兄弟)的对话摘要。地点是河北通州。

俞拓基:问你本是汉人,明朝冠服可晓得否?

彭氏兄弟:记得。

……

俞拓基:问你何不法先代?

彭氏兄弟:迫于势。

……

俞拓基:问尚有不剃头者否?

彭氏兄弟:此断未有,以其势之不得不然。

……

俞拓基:问汉人与满人通婚姻否?

彭氏兄弟:满人急欲与汉结亲,汉人断乎不肯。

(汉人少年張奇謨于1712年的回答也是:夷狄之人。怎麽合我們中國結親。)

最后引用1849年(已经是晚清了),朝鲜使者李遇骏在辽东广宁,与汉人萧某的笔谈:

李遇骏:吾辈所着衣冠,于汝心以为何如?

萧某:此本中国衣冠,吾虽不得已胡服,岂无歆羡之心耶?

……

整个满清时代,汉人的真实情绪,其实并无本质变化(虽然有时会有掩饰)。

有趣的是,随着满清统治的逐渐弱化,说话的胆子其实在慢慢变大了。

(康熙时代,朝鲜官员在河北与汉人小贩交谈。有满人骑马过来,汉人小贩丢了摊子,把货物水果送给朝鲜人,然后拔腿就跑。汉儿張奇謨发现有满人披甲在身后,说话也隐蔽了不少。而到了1849年,口气就相当直率了)

其实朝鲜燕行使的活动范围还都比较小,一般都限于满清控制最严密的辽东、河北等地。

如果到控制较为松懈的南方,恐怕能听到更惊人的言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7

帖子

3153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
发表于 2023-2-16 17: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怎么可能不知道?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一个叫做关龄修的日本人,拿了日本保存的深衣幅巾及东坡巾,告诉清朝人说,这是我邦上古流传下来的中国衣服,然后故意问清朝人,你们那裡一定也有这样的衣服吧?清朝人只好尷尬地承认,这是「前朝服式」,只有演戏时才能见到。一旦有清朝人辩解「清朝也读孔孟之书,达周公之礼」时,日本人就会搬出「绝招」:「贵帮之俗,剃头髮,衣冠异古,此何得谓周公之礼?」
一个叫野田希一的人,在与中国的「得泰船」船员刘圣孚聊天时,明知故问:「贵邦太祖出何州?」刘圣孚半遮半掩地回答:「出於江南。」但野田立即戳穿说:「吾闻贵邦太祖,起於长白山下,不知此山在江南何州?」
朝鲜使者 :「
每与渠辈(中国人)语,问其衣服之制,则汉人輒赧然有惭色。」
    为了坚决抵制德川幕府 李氏朝鲜等邻国对于大清衣冠服的恶意攻击,汉人学会了旗帜鲜明的予以反驳:
“头发尽剃,无梳栉之劳(指没有蓄长发再用发簪扎起蓄发的麻烦),上下均服,无名分之,制度简易,执事服役无所相碍”,还有人拿了历史来说事儿,冠冕堂皇地解释说,“一代有一代之衣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11

帖子

3067

积分

中学一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67
发表于 2023-2-16 17: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十二月,攻武昌。时杨秀清司军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事。值武汉二江届冬水涸,乃掳船作浮桥,环以铁索,直达省城,分门攻之。向荣驰至,约城内夹攻,巡抚常大淳虑城启有失,不许。地雷发,城遂陷。秀全出令,民人蓄发束冠巾,建高台小别山下,演说吊民伐罪之意。《清史稿》
当然知道了,洪秀全就让自己统治区人民重新蓄发束冠,太平军对满清妖(官)服不屑一顾,宁肯穿戏服或者道袍也不穿妖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