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Hi~登录注册
查看: 1840|回复: 5

如何评价细田守的新作《龙与雀斑公主》?

[复制链接]

6093

主题

6469

帖子

1万

积分

商家A

Rank: 5Rank: 5

积分
14000
发表于 2022-9-23 13: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如何评价细田守的新作《龙与雀斑公主》?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小二删除,どうもで~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6

帖子

1530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0
发表于 2022-9-23 13: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U是你,是宇宙,也是乌托邦

by 乌合之子

在虚拟世界释放善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是以虚拟世界为主题的作品,但是总还是有一些作品饱含善意,希望唤醒人们心中的共通感,细田守创作的这部《雀斑公主》就是一股清流:它有一种极其不符合现实状况的复古情结,同时还兼备着超脱现实虚拟技术可实现的未来科技,将这一个在过去,一个在未来的时间两端进行衔接,最后揉成一副全新的美丽童话。


该作的原著是《美女与野兽》,重新讲述童话故事,意味着这一故事在新时代下的复写,讲述者想对他赋予更多的时代症候群所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在全新的故事中,美女并不是一位受伤的女性,而是经由U重新塑造的生物同步识别技术产生的幻想。同样的,怪兽也不仅仅是来自两个世纪以前的审美,或者说对于丑这一概念的具象化。而是一个深陷于现实世界受害状态下的孱弱小孩。
当然细田守也并不局限于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他的作品中一贯强化着缺少成年人所组建的社会关系所生成的残损状态,同时也将现在都市生活进行了隐藏,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直接和乡土社会相衔接的是那些更加未来向的技术。在他的故事中,似乎现代的都市的生活方式是应该被悬置起来的,他们被无限的压缩,成为了一个叙事背景。《夏日大作战》《我们的战争游戏》《穿越时空的少女》《狼之子的雨和雪》《怪物之子》《未来的未来》,这些作品不一而足,都在刻意回避着,那个代表着永远不会停下脚步的现代社会生活。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他们或没有明确的面目或是有着较为戾气的存在,在本片中也是如此。东京这一地名只在电影的最后15分钟出现,他成为了阴雨绵绵下的转瞬即逝,甚至成为了一个难以被之前将近两个小时故事剧情合理性所容纳的场所。
于是这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东方叙事视角,四体交融,这是在三体交融之上增加的时代视角。所谓三体交融,就是叙事者带着读者与书中的主要人物一同采取的同一视角,当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他会与叙事者和主要人物在同一个移动视角的视觉动线下进行。而我们将时代这种更加宏大叙事和抽象的概念,将其拟人或具象化,投射进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中,就会形成第四种与之相匹配的连续视角,有时候也可能会被称作世界系文学。
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一种非常奇妙的衔接,作为对乡愁怀旧的彼岸,他们以穿越、神话、异世界、科技等福柯所说的异托邦空间,一一呈现在观众们面前。


(一)虚拟世界的同步

要想进入U,就得优先扫描某张照片,同时它又与你的现实身体状况,生物功能相互衔接。作为一种替身,AS命名法已经告诉了我们,它是一种身体的延续,只不过延续的规则是自由生长的。
于是我们会发现,进入U的人难以自行选择处于虚拟世界中的形象,又因为每一个人只能绑定一个U的形象,那就意味着他无法进行二次更改。我们当然可以解释为,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虚拟化身是潜藏于自己身体中的另一份面目。不过这另一份面目变相是U的介绍一样,你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但是就像现实世界的人生一样,你无法选择外在形象。
铃就兼备了三种她无法自行决定的形象(分别是他心中的偶像瑠果、童话文本美女Belle和长期缺位的母亲),最后杂糅形成了一位歌姬【贝尔】。在本作中,其他人物的AS化身被定型之后,原主人并没有表达出抗拒的态度,反而热衷其中。即便是被冠名为残暴凶狠的【竜】,他内心深处受到的折磨也切实的映射于身上的披风中。
而进入到虚拟世界里,如何才能够获得别人的青睐呢?答案就是声音。
细田守讲述的是一个10年前的未来故事,却在无形中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脉络。现在的虚拟偶像,大部分会将自己的直播内容分成三类,分别是杂谈聊天、玩游戏联动,以及歌唱。
杂谈力是一个虚拟主播特别重要的能力,他几乎是用自己的语言和镜面背后的文字进行交流,在一个漫长的直播时空中,本质上是一种自呓。游戏直播的过程则让观众变成了一个窥视者,他们见证着虚拟主播的reaction,并且获得二重体验观感。而歌唱则成为虚拟主播传递个人情感的单向度舞台,无论是否有皎好的嗓音,都可以通过选曲、翻唱、配图等各种手段,吟诵出一副虚拟主播内心所想要给观众描绘的精神空间。
而在本作中贝尔所承担的就是第3种内容,那就是不断的歌唱。观众会发现,贝尔在U中的歌唱似乎只是为了回应自我心理情感创伤的弥合,并没有与这个虚拟世界的其他人发生更多互动,甚至有意与之隔绝。隔绝的方式主要是两个,都是来自他的挚友小弘,借由高超的电脑技术生成的服装,以及获得的收益尽数捐献给慈善机构。
在这一层面上,贝尔并不会害怕贾斯汀所威胁的暴露出真实身份的可能。
所以说我们会发现在U中要想完全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贾斯汀所代表的“正义”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学的而不是伦理学的表述,它所依赖的行使正义权限的力量,便是借用绕过虚拟世界创始权限的真实。他预判进入这一虚拟空间中的所有人,他们的身份都是害怕被袒露出来的——当然整部电影放完,我们依然不知道贾斯汀背后的人物是谁,我们只知道在虚拟世界中,他的背后是无数个以logo出现的赞助企业商。换言之贾斯汀是否真实存在的悬置,向观众展开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广告的地方深耕出一种打广告的途径。
不过他依然会将自己打广告的行为包装成为一种超越个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自封成为虚拟世界的警察。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如果说贾斯汀他对于维护正义的决心是坚决的,他就不应该拥有极其强烈的商业属性。
但是在居伊德波看来,这种现象又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它形成了一种集合的景观社会。居于德波就认为,绝不能够将景观理解为对于视觉世界的滥用,或是影像大众传播技术的产物,更确切的说,它是某种实在化的、物质化了的世界观,它是已经对象化了的世界观。当然进一步的,这些景观社会中的景观对于市场经济实行的专断统治,而此时的市场经济早已占据了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的统治地位,同时它综合了伴随这种统治而产生的政府所具备的新型职能。
这些论述放到贾斯汀这一人物身上就能得到很好的解释。除了上文所说的,他对正义这一社会职能的贯彻,以及商品集中呈现的背景结合以外,他在剥夺他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面目的武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视觉奇观特效呈现的表演,这种表演同时还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每一个进入U的人都具有完全不同的视觉形象,但只有一种人除外,那就是围绕在贾斯汀周围的“正义警察”。
是的,他们都是庞大的视觉景观的集合物,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技术性装置所呈现出的媒介的制造物。如果说在U中生活的其他人都是为了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一部分,哪怕是一种极强的反差和欺骗(比如那个以可爱萌物形象出现的大妈),那也是对于某一种精神特质的扩大。那么作为正义警察的其他人则完全丧失了对于自我本性的召唤,他们更加沉醉于一种逮捕他人,揭露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实际上不具备独创性,但是具备强大的破坏性,甚至比电影中所塑造的那个丑陋的竜的形象更具破坏性。


(二)穿透时代的空间

能够抗衡视觉奇观的物象是什么呢?当然是听觉奇观。
尽管看似只是面向内在精神空间的回响,贝尔的歌声依然感染到每一个处于虚拟空间中的观众。那是因为铃的个人形象既是符合时代性中对于普通人的生存境遇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心理创伤的直面。
于是她在歌唱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在歌唱着每一个受过时代性创伤的普通人。这种时代性创伤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整个社会层面所出现的父母一代与子女一代的时代性割裂。来自于上个世纪末的去家庭化去父母化的生活方式,是由青少年抱团取暖进行自我完善的,他们的本质其实是通过取代原生家庭这一外在结构形成的朋辈生活状况。
当然这与在三四十年之后的今天,所存在的社会家庭问题截然相反:我们会发现在电影中其实存在着很多潜藏的时代问题,不管是农村人口外流带来的生活环境逐渐萧条化,还是城市现代生活格局所生成的家庭暴力,再加上网络文化下的数位欺凌,他们似乎都被U这一虚拟世界所掩盖了。
我不清楚这是否是一种解决途径。不过回看细田守的前几部作品,能大致看出他并不想在一条途径上进行完善,而是希望进行更多可能的探索。《我们的战争游戏》通过一场数码世界的战斗过程将可见的意识形态困境进行破坏,《狼之子的雨和雪》最后选择了不同空间的分离,《夏日大作战》放弃将战斗权限聚焦于某个个体,而是希望全民参与,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回到《雀斑公主》,音乐又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能看到有一种视觉呈现,是平面层里再增加一层平面层,也就是我们能够在虚拟世界中看到对话框的出现。要知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最大的区别其实不是感官的同步或在现,而是文字能否具象化。
铃在作为贝尔成名之后的第2天,电影给了一个镜头,它被无数个切片堆积所掩埋,同时也被无数个有对话框的文字表达所掩埋。这种视觉物象的呈现,与在此之后所要去寻找竜的城堡的过程是冲突的。因为前者是图层的,平面叠加的、互不联通的,它会形成一种视觉性诡计,让我们以为这些图层之间是可以交叠的;而后者则是立体的、现实的、迷宫化交错的,贝尔需要穿过无数个由AI设置的奇异世界才能找到深处的城堡,而在城堡的周围又是极具未来科技感的数码空间。
这种观感的悖谬在以动画形式的成片中被其大削弱了,只有电影才会出现定点透视,而动画本来就是无数个图层叠加之后的视觉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视角失焦。
其实报道虚拟世界热点的两个卡通人物形象Vtuber就已经作为一种扁平纸片的方式重塑了这个虚拟空间。不过它们的插科打诨式对话(是漫才吗?)在尽可能关注那些由于音量小而无法被别人发现的声音,尤其是在对的报道中。由于视觉形象的单调,人们反而会更多关注他们所发出的表达。


(三)来自歌唱的对话

如前文所说,歌唱本身是一种单向度的自我表达,可是这种自我表达却内在蕴含了一种对话的可能,它是一种自我与自我的对话,它同时也是一种穿破幻象的对话。
贝尔在整个作品中唱了三首歌,他所唱歌的对象不仅是她个人,同时还有更加宏大的复调。
第一首歌,“愿这小小的旋律,能贯穿整个世界”,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歌唱对象,或者说她是面对整个虚拟世界的陌生以及重拾自己唱歌能力的呼唤。她也没有在第一时间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是在次日经由切片被重新召唤出来的形象。也就是说,当她成为别人切片之时,也就成为了这个名为U的虚拟世界景观的一部分。也就是从这一首歌开始,每一个单个的个体都认为这首歌是专属于为他而歌唱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贝尔出现之前的U,人们很难找到更加具有独特化的情感体验。
第二首歌,“想要再次见到你,内心的深处颤抖着”。她是对竜所歌唱的,同时也是在一个极大的椭圆巨蛋中歌唱的。熟悉数码宝贝世界观的朋友都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这一巨大的椭圆蛋,其实就是数码兽所孕育的生命启示。贝尔的歌声在吟诵的过程中,镜头给到了这个虚拟世界里的其他形象,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拥有以视觉为中心的眼睛,而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耳朵。可是在他吟唱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直盯盯地看着这个放弃了,视觉奇观的以本真状态存在的人。当一曲罢了,竜并没有现身,与贝尔拥抱。但他却以真实的人物形象震惊的听完了全程,并且发起了网络对话。
第三首歌,没有明确的歌词,只有所有人一同唱出的“啦啦啦啦啦啦”。不仅如此,所有的视觉奇观,灯光全部消失了,只剩下她和她背后的数块纵向的显示屏。铃看着远方的地平线,他逾越了空间,望见了过去的自己和消失已久的母亲,这一幕在《棋魂》中亦出现过,已经失去了影像的藤原佐为在哪里呢,他就藏在棋局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贝尔的身下都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鲸鱼(也可以是海豚)。它形成了一个回环的故事,前一次形象是借助小弘的电脑科技创造的吸引人视线的生物,后一次形象则是来自整个虚拟世界所有人的共鸣。
所谓一鲸落而万物生,万物拥而一鲸起。


(四)不是元气弹的心意

众人的歌唱并没有真正传递出可见的力量,这依然需要当事人的接受过程,这就与热血冒险作品的元气弹叙事有了非常微妙的差别。
在一个非常本格的冒险热血故事中,看似每一个人微小的力量都会形成一道光柱或者一种声音,他们会投射在主角身上,形成更大的集中的力量,帮助主角反抗眼前的致命性的(或世界系的)危机。而在《雀斑公主》中,强大的力量就只是可见的视觉,而不是实际所拥有的助推力。《独行月球》里地球人所燃起的火把,投射在独孤月的瞳孔中,也是如此。(作为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流浪地球》中的饱和式救援与支持却不是如此)
很多朋友可能会对故事最后15分钟的剧情心生疑惑,其实心生疑惑的又何止这一处。贾斯汀是如何被震慑住的?为什么没有付诸暴力将贝尔的形象完全消除?这些歌声并没有对贾斯汀的身体造成伤害,就像铃只是站起身张开双臂,并没有挥拳指向父亲,可是这一行为本身就带来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只要站出来,那就足够打破父权社会(我们甚至可以将贾斯汀和家暴父亲作为一体两面的形象结合)的凝视。
不过更让人感到关心的是,两个小时的电影中时不时出现的黑屏(贝尔的回忆、唱歌的终焉、从东京回到乡下),它的停顿只有三秒钟,但是在一片黑暗的电影院里,短暂的光线消失会让观影者产生瞬时的坠落感,这种坠落才是不可见的大他者一直蛰伏于深处的沉默。
拉康在镜像理论中说,当你能够辨识到镜面中的自己只是一个平面形象,而不是另一个独立的人时,你就走向了自我成长。镜像理论移植到电影理论中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在以银幕为镜面的观影过程中迷失自我的时候,电影作为一种震惊的视觉流动性叙事功能才算完成。本雅明就提出分神的概念,他认为观赏者在面对静态艺术作品的时候会沉浸于该作品所营造的联想活动中。可是,在面对电影屏幕的时候却不是如此,因为当他想要进行这种思索的时候,电影的画面就已经变掉了,我们只能够无时无刻的不断去观看。
而这种黑屏的沉默剥夺了观众的视觉观看,让观众在电影的播放过程中被迫停留,并且进行短暂的联想和思索。
我们能思考到什么呢?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叠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并且又在其中增加出对话框和网页的虚拟平面。这层层嵌套下的无限坠落是否会终止,我想音乐成为了一条永不断绝的绳索。


(五)青春时光不会落幕

日本文化的青春片大多都集中在动漫作品中,换言之这些少男少女们以一种极其夸张的卡通形象和具有视觉视角的剪辑生活呈现出各式各样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社会性问题在每一个社会时代都是存在的,它会通过画面、音乐、共识、身份等诸多原因,达成一种在不同时代对于青春这个小切角的共通感。
配合着日本校园独有的校园祭活动,以及日本文化传统中的百鬼夜行,凝结成一种非个人叙事的群体画面。虽然这部作品将视角凝聚在作为竜的少男和作为雀斑公主的少女身上,但是细田守仍然将他的目光铺散到属于这个小镇里的其他男生女生的校园生活之中。
2021年上映,日本之后与现实中的校园生活形成时序上的同步,而时隔一年进入中国电影银幕,又为学生开学前的最后一个时段,赋予了极其恢宏的想象。在这部作品中,青春这一概念被扩大化,它不再是凝结于家庭关系以及暧昧的恋爱,借由虚拟世界U这一媒介,不同的人们实现了在另一个生活空间的相遇,在日本文化中可以被称作缘。 NHK曾经出过一部纪录片,题目叫做无缘社会,这些人与社会的连接越来越薄弱,他们不仅是老年人,同时也有可能是少年们,当然还有很多别的词,比如蛰居族、家里蹲、尼特。不过在U中,这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交互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特质,即便像铃那样,初入世界依然能够对着空间歌唱。
在这一部电影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复数个欢乐青春的空间形成交集,学校中现实的社团生活、永不下线的虚拟交互,当然也有前文所说的观众所处的开学前夕,他们更像是以流动的时空与仪式形成的节日,所以现在社交媒体总会将整个8月底到9月初形容为开学季。它是一份可以被重新讨论的异托邦空间,因为它形成了时节四季之外的另一种对于季节的描述。
于是少年们的社会生活就从自然的季节感变成了更加具有伦理性的时空。当然,这是独属于学校时期内的少年们的时光,因为只要一直没有从学校毕业,你的童年就不会被宣告结束,你的青春就会一直永不落幕。而U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以全新的身份形象和生活方式重新开启一段人生,他们就像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生活,只要你登录进入,总会有热闹纷呈的活动在等待着你。
于是我们会看见面向未来的虚拟世界与面向乡土的日常生活,在电影的片尾达成了一种视觉上的重合。
雀斑公主在唱着歌,所有的虚拟空间的灯光都消失了,转而变成每个人跟随一起吟唱的胸中闪烁的荧光,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闪亮的银河。
从东京回来的铃,与他的同伴师长一起前行,在他的身后,背景则是一夕阳霞光布满河面的荧光,片尾说只能是那一首歌,那就开始唱,然后进入字幕。
这两幅相似构图的荧光闪烁,在向观众传递一种信念,那就是科技向善,而善蛰伏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美的认识最初也来自于自然界里,在这一刻,原始的美与未来的美相互叠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8

帖子

1788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8
发表于 2022-9-23 13: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细田守导演的《雀斑公主》终于在国内上映了,第一时间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以“元宇宙”为主题的动画大片,感受虚拟世界充满想象力的梦幻视觉冲击,让整个炎炎夏日都瞬间变得清凉起来。
相信每一个看过《雀斑公主》的影迷,都会为开头三分半展示U世界的世界观表演喝彩,宏大又前卫的虚拟世界里,巨鲸漂浮在空中载着红裙歌姬,在鼓点节奏强烈的配乐下献声。“U”作为《雀斑公主》的主印象曲,绝对有多听会上瘾的中毒神曲资质,在影院IMAX和杜比全景声的音画效果加成下,更是让我们真有种看世界级歌手现场秀的沉浸式体验。而另外的插入曲里,如果说贝儿初次闯入U世界的“歌唱吧”,没有伴奏的清唱就像是女主角孤独胆怯下的不安尝试,那结尾突破心结后的“致走散的你”,就是女主角理解母亲,走出心灵创伤的勇气象征。在“漫天星光”下与众人合唱,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达成了不输给开场时尚秀的惊艳。


世界不止一个,人生不止一个,我也不止一个。
故事一开始,因为童年心理创伤无法歌唱的铃,试着进入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U,以贝儿的身份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网红歌姬。电影前半部分将女主角逃避现实,沉迷虚拟世界的矛盾困惑描写得非常纤细入微,在导演热爱的积雨云下,电影将一个敏感又小心翼翼的女主角与慢节奏的小城生活缓缓呈现给观众。
有了贝儿这个虚拟身份的伪装,铃不但可以开口歌唱,整个人在表达和行动上渐渐突破了现实中的约束,这才有了细田守导演“属于自己版本的《美女与野兽》故事”。与野兽的偶遇,城堡里的秘密玫瑰,与“野兽”的共舞,拥抱伤痛中的野兽,甚至贝儿的束发,都让贝儿与龙的邂逅致敬了91年迪士尼版的经典动画《美女与野兽》,正是那年大学毕业后加入东映动画的细田守发下宏愿,要做一部“像《美女与野兽》一样美妙的动画作品”。三十年后,凭借日本动画清新水彩2D手绘风来描绘铃与现实小镇,再邀请曾参与《冰雪奇缘》制作的Jin Kim来设计3D迪斯尼风的贝儿与虚拟世界U,一个连接虚拟与现实,融合日式2D和美式3D的“元宇宙动画大片”诞生了。


女主角对龙“心灵受创者”同类气息的熟悉与敏感,让她不懈地尝试对“龙”的探索,“你是谁”的疑问,也是女主角认清自我的第一步。女主角的蜕变成长激发了银幕前观众的情感共鸣,当破败的城堡里,贝儿伸出友善的双手,“美女与野兽”同时放下心中的戒备,翩翩起舞,这正是本片最浪漫最有童话感的高潮。


而导演并不会满足于仅仅创作一个理想化的虚拟世界,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烦恼与危机相互映照才是他想要带给我们的思考与感悟。在虚拟世界华丽的表象下,这部电影真正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是现实世界里如何从内心创伤中走出来的主题。贝儿(belle)的含义即是“铃”,两人同为一体,即使藏在虚拟的世界里,“网暴”的攻击性行为依然与现实没有区别,甚至“网曝”虚拟角色的真实信息也成为了攻击龙的犀利武器。“在现实中并不自信的铃,通过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自己——贝儿,获得了自信,变得坚强”,面对龙的危险处境,她理解了母亲为救人而死的选择,“不行,不去的话那孩子就没命了”。最终贝儿跨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通过成长战胜了过去的痛苦,既是对龙的救赎与守护,也是对失去母亲后迷失中的自我的救赎与理解。
即使虚拟世界并不是理想的极乐净土,《雀斑公主》依然带给我们对人性美好的希望。比如当铃选择自爆身份后,潮涌般出现的是网络对她,特别是对她外貌的诋毁。但一直与她竞争的网红歌手佩姬·苏却不禁加入了对贝儿的支持,“贝儿居然是这么普通的女孩……就和我一样。”比如铃初登陆U后一展歌喉被路人嫌弃怪异,依然有好心的网友鼓励她给她勇气,其中贝儿的第一个粉丝是一个“天使型”AS,恰好是后面的线索角色。比如早就知道贝儿真实身份的合唱团大妈组合,会顾忌铃的害羞而特意装傻。比如铃的爸爸一直默默支持她,在知道她突然离开后,会告诉她“你想要帮助别人,你是因为受到妈妈的教导才成为这么温柔的孩子,给别人带去你的温柔吧。”


同时,《雀斑公主》也给我们展示了少男少女青涩的成长与恋爱,瑠果完全僵住了的羞涩与千头反复进退的尴尬让人忍俊不禁。而守护着铃的忍,一直耐心等待她内心创伤愈合,想要靠近她的每次关心都会引发铃的惊慌失措。面对成长为学校风云人物的青梅竹马,铃逃避着忍的视线,躲在角落忐忑,甚至误会后“鼎力支持”他与校花交往。正是忍给了铃“展露真容唱歌”的建议,才找到了保护龙的突破口,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铃的母亲冲出去救人,铃不知所措到也向危险的湍流靠近的回忆,每次都拉住铃手臂保护她的人,直到电影最后才让观众看到是幼年的忍。
“终于不用再守护你,可以正常交往了,我一直等着这一天呢。”
在校园小清新的日式动漫强项上,《雀斑公主》保持着不错的水准,总能勾起观众们的泪点,这是它在炫酷未来外壳下的重要隐藏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3

帖子

1778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78
发表于 2022-9-23 13: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盼星星盼月亮,这部早在去年就在日本上映的细田守新作,终于在8.26登录国内影院。


上映以后,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一部“元宇宙”版的《美女与野兽》,其实根据细田守导演自己的说法,《雀斑公主》确实依据的是18世纪法国的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在其小时候就觉得这是个特别的故事。通常情况下,美女是不会爱上野兽的,但这个故事颠覆了以往的价值观,这种反转很有意思。
细田守导演在1991年大学毕业加入东映动画,就在那时,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1991)上映了,一切就像是命中注定般那么的美妙,细田守在看了《美女与野兽》之后,一直在想着“有一天我要制作自己的《美女与野兽》”。因此,就有了这部作品的诞生。



在电影上映以后,很多人会质疑剧情的合理性,这个问题,用一句二次元群友最喜欢的名言来回答就是“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作品的表达并没有太大问题,只能说千人千面,每个人对于剧情的理解程度不太一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的主角铃知道了龙在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只身一人前往龙所在的地方,并且直接吓退家暴了龙两兄弟的父亲,这一段剧情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可能有人会认为弱小的铃对抗对方是不合理的,这或许还是认为铃和贝儿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认为,铃就是贝儿,贝儿就是铃,这不是说铃等于弱者,贝儿等于强者,而是说在同一个人身上有这两种元素:她缺乏自信,但同时也是强大的。
因此,并不是说铃必须要变成贝儿才能成为强者。在现实中并不自信的铃,通过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自己——贝儿,获得了自信、变得坚强。另一个层面是,铃的母亲是为了救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孩子而死,而铃通过成长战胜了过去的痛苦。
当初我问一同观影的朋友,问他觉得如何看待铃用眼神就吓退家暴父亲?他说这里既是铃内心坚定的表现,同时也反衬出了家暴父亲的懦弱与自卑。确实如此,这种凭借意志,信念就能打败对方的方式非常地少年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可接受,但对于经常看漫画的我来说,合情但不合理,但是依旧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当铃回到现实时,并不能说还是那个弱小的铃,如果她变强大,那就是成长让她变得这样了。铃周围的长辈们也知道她已经长大了,并尊重她的决定,让她一个人去了东京。
这就是活出两个自我的意义,也是这部电影所描绘的内容。

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非常难得的地方,因为细田守导演想做出来的是超越“动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固有观念的作品,比如《雀斑公主》描绘一个复杂的家庭环境,《狼的孩子雨和雪》探讨了单身母亲的问题,而《怪物之子》涉及了儿童贫困和其他非典型动画的主题。
这并不是说导演想创作所谓的“社会派电影”,而是有些时候,我们必须面对艰难的现实问题。这并不容易,但通过创作这样的电影,他在思考如何与现代社会中的观众共同经历,虽然现在世界处于一个困难时期,但他想和那些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观众们一起,去克服这个问题,并产生情感的连接。

而本片最大的亮点,我认为除了以上提到这一层创作方面的突破以外,还有两点是我认为有必要再去电影院观看的原因
那就是无与伦比的元宇宙U和声入人心的歌声
从画面的表现力来看,这部作品所塑造的元宇宙元宇宙U远远超越导演之前的作品,我们在无数的影视作品中看到虚拟世界的设定,但是元宇宙U的精美程度依旧能让观众们直呼精彩,并且元宇宙U的世界中可以令你发挥出自己隐藏的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电影对于元宇宙U世界的刻画也是相当克制的,因为在同类电影中,这么恢宏的世界观肯定是要跟随着主角的步伐一点点展示给观众的,但是本作却反其道而行之,所有的元宇宙U世界展示都是基于剧情需要,并且和现实世界的场景不断切换,确实给观众一种“元宇宙U世界就是另一个真实世界的感觉”
而在现实世界中一直默默守护铃的忍,我最初以为会是龙或者其他重要角色,没想到到最后也没有其AS出现在元宇宙U世界,这一点反套路操作确实惊艳到我。

总而言之,《雀斑公主》是一部画面精美,音乐极致,情感细腻,看一次止于表象,看两次为之惊叹的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4

帖子

2284

积分

小学六

Rank: 8Rank: 8

积分
2284
发表于 2022-9-23 13: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细田守在豆瓣的文章中说道《未来的未来》获得奥斯卡提名给了自己很大的自信,决定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美女与野兽》,就是已经在国内上映的《雀斑公主》(原名《竜とそばかすの姫》)。


我看完这部动画情感有些复杂,一方面感叹可能细田守为了冲击奥斯卡选择了自己最保守最熟悉的故事模式和背景设定,在自己以前的电影作品基础上没有突破,另一方面却又被他娴熟的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感动得一塌糊涂,配合完美的视觉画面和直击心灵的歌曲,就像整个身心被洗涤了一般。
必须要说明的是,细田守说自己后来的几部动画并不是“社会派电影”(这个词语可能来源于日本的推理流派社会派)。但在《怪兽之子》、《狼的孩子雨和雪》还是《雀斑公主》里,都含有大量社会少数派群体的元素。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会感觉说教意味过重。
这并不妨碍我个人觉得《雀斑公主》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
喜欢细田守的观众会在影片中看到大量只属于细田守风格的镜头和叙事桥段
比如片头的“U”,很容易就联想到《夏日大作战》的“OZ”


“龙”战神一般的形象很像佳主马


最后铃以真实形象唤醒所有人的善良之心那一幕也很有夏希绝杀的场景


多次出现的河岸,与《穿越时空的少女》如出一辙


铃从不理解母亲到最后与母亲一样不顾一切去救助陌生人,也很像《未来的未来》里两个未来穿越时空去理解祖辈的感情这个桥段。


还有《怪兽之子》里的“白鲸”


《狼的孩子雨和雪》里少年倔强又青涩地表白心迹


这些都可以在《雀斑公主》里看到。可以说是细田守个人风格的大杂烩,作为细田守导演的粉丝,起码我看得很开心。
这就是
可能细田守为了冲击奥斯卡选择了自己最保守最熟悉的故事模式和背景设定,在自己以前的电影作品基础上没有突破。
这个部分。


同时,因为是他最熟悉的故事模式,在一些细节的把握上比之前的动画更加细腻,在人物行为逻辑和剧情的结合上细田守做到了天衣无缝,甚至在女主角铃最为关键的心理障碍这条隐藏线索里,细田守采用了闪回蒙太奇的方法彻底打碎整个事件,把妈妈拯救落水者遇难对铃造成的伤害散落在整部动画的每个角落。在这条线索上串联起铃与青梅竹马忍、妈妈的好姬友们以及爸爸的情感关系变化,这些碎片终于汇聚在铃去往东京的大巴的这场戏。
这场戏里父女两人终于可以敞开心扉,爸爸肯定了铃的孤胆英雄行为,铃也终于开始与爸爸沟通。其实这段对话有一句隐藏台词爸爸没有讲:“铃你长大了,像妈妈一样善良。”这句话不用讲出来,因为父女两人都知道,当铃选择奋不顾身去拯救陌生人的时候,铃就做了和当年去世的妈妈一样的事情,在那一刻铃已经原谅了抛下自己拯救陌生人的妈妈,因为她终于理解了妈妈。因为理解,所以放下。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理解的过程却很痛苦,这个过程是长达十几年时间里铃的内心封闭、自卑、怯懦。


但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这是成熟的必经之路。成长必然伴随着一连串痛苦的经历,铃必须经历像妈妈一样的选择,她才会理解妈妈,她才会成长。
“U”世界的龙(惠),就是铃打开封闭内心成长的契机。


在《美女与野兽》里,Belle是Beast的拯救者。而在《雀斑公主》里,表面上是Belle(铃)拯救了龙(惠),更深层次的是在拯救惠的过程中,铃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就是上文所说的成长。整个过程最勉强的部分是Belle和龙的初相识,Belle很执着地寻找龙的所在。虽然龙破坏了她的演唱LIVE可以作为理由,但动机并不强烈。要解释的话也可以说是身怀仇恨的龙唤醒了Belle内心深处的潜意识,看到与自己一样被仇恨蒙蔽双眼封闭内心的龙,Bell下意识想要去了解龙。但这些并没有在剧情里详细展露,呈现形式只有铃和弘香用尽一切办法寻找龙的蛛丝马迹。而为什么要找龙,可能铃和观众一样,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这种模糊的情感在龙的城堡里那场戏之后,就顺理成章多了。Bell看到了龙温柔的一面,也看到了龙仇恨的一面,心地善良的Belle选择了继续帮助龙,回归了美女与野兽的传统剧情。
Belle看到封闭内心喊着“滚出去”的龙,好像看到了现实中封闭内心的自己。现实中她不也是拒绝与父亲沟通,无视忍的关心,把周围都想帮助自己的人一一推开吗?这样的铃,和眼前这个据他人与千里之外的龙有什么分别呢?


虚拟中的情感也逐渐影响着现实。直到铃的朋友们集思广益找到龙的真身惠。在忍的提议,铃选择在网络世界中褪去华丽的Belle这个外衣,和惠一样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场戏又是细田守最擅长的“主角在虚拟世界里唤醒所有人的真善美从而达到感动观众”这种套路,屡试不爽。不论是数码宝贝剧场版,还是《夏日大作战》,每逢这类场景,观众都会跟随着影片中的芸芸众生一起,被主角善良正义的情感打动。


就连被Bell取代歌姬位置的Sue,也忘记了自己风头被抢的事情,与铃一起歌唱


这种唤醒集体意识的情感体验只有在细田守的动画电影里才能体会到,时隔十年,细田守又唤醒了我们关于《夏日大作战》的回忆。


与《夏日大作战》不同的是,健二可以依靠自己天才的程序技术在虚拟世界里终结现实的灾难,可铃必须肉身跑到东京去拯救现实中的惠。只靠勇气和毅力当然不能阻止家暴,只靠虚弱的少女当然不能阻止家暴,但是……
这是动画!
这是动画!!
这是动画!!!
细田守要传递的是铃的成长和勇于站出来的勇气!
啊……



类似“眼神能阻止家暴吗”这种评论我真的不想再吐槽了……
并不是说在动画和电影里不能寻找真实。有真实系的动画,甚至还有用动画拍纪录片的导演,比如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关于这一点我更愿意选择在这类剧情里去寻找导演为什么要这样拍,他在这段剧情里想要传递的是什么情感。如果一旦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桥段就吐槽“这不真实”,这样的话会错过很多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可以吐槽,但这是一种捡芝麻丢西瓜的行为,我个人并不推荐。
而说到真实,纵观细田守的动画作品,他最擅长的就是在虚拟和真实之间来回穿插,让主角寻找到真实的自我,直面自己内心最脆弱的部分,从而完成人物的成长。
在《雀斑公主》里,如上文所说铃在现实中和龙一样也是把他人推开。


表面是大小姐乖乖女的弘香暗地里却是黑客高手,也是她一手促成了Belle在U世界的大红大紫。她会在不小心提到自己妈妈的时候向铃道歉,一直默默陪在铃的身边。
除了好朋友弘香,铃都在远离其他人。现实里不论是青梅竹马的忍,以为是情敌的瑠果,还有妈妈的好友团,都在铃拯救惠的过程中,慢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最后铃才发现,其实她一直不孤独。忍时不时提醒铃,想让铃走出妈妈去世的阴霾;瑠果喜欢的根本不是忍儿时千头;合唱团的阿姨们一直知道铃的身份,在背后默默支持铃的“歌唱事业”。
铃以前都封闭了内心,拒绝沟通。当一切说开之后,所有人都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铃的心理障碍在影片中的投射就是“歌唱”。她在现实中无法唱歌,在河边尝试歌唱甚至生理性反胃。所以忍最后的提议不止是建立铃和惠的信任关系,阴差阳错之下也是让铃彻底甩掉心理障碍的一个契机。
当铃用自己真实的形象放开歌喉高声歌唱感染所有人的时候,也是她彻底放下多年的阴霾走向新生的过程。
这也是细田守想要告诉我们的:
虚拟的形象也许很华丽,但华丽外表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光彩,这也是只属于每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
只有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人才能真正地成长。
夏天对于日本青少年来说是特殊的存在。有热血的甲子园,有一生一次的毕业旅行,无数的青春恋爱物语也发生在夏天。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也许没有他们那样热血绚烂的夏天。
但至少,这次我们可以进电影院跟随着细田守一起,去感受这个属于内藤铃的成长的夏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32

帖子

1729

积分

小学五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9
发表于 2022-9-23 13: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
虚拟世界就一定是幻梦一场吗?
细田守的《雀斑公主》就是这样一部让人在“真实与否”的哲理上,反复探索、循环的电影。


他把这部电影构建在“元宇宙”和“现实世界”双重世界上,让观众随角色,一起探讨着身份问题和这个世界真实与否。
身份认同的“和解”与“对抗”

《雀斑公主》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身份认同”这一概念上。由铃个人出发,到铃和龙,最后浅浅推至U世界中,所有玩家。
略微有趣的是,细田守并未将“身份认同”的问题,推给宏观叙事上一切大的结构,避免了叙事上的脱轨,毕竟,能从铃为突破点,简简单单讲好认同问题,就没有必要兜圈子,上升到集体认同的“和解”与“对抗”。


女主角铃在整部电影中,就是这“和解”与“对抗”的“核”。在现实世界,她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雀斑女孩,但是在U世界,她是万人瞩目的世界歌姬。现实中内敛、不膻社交的她,在U世界中,剥离了自己的缺点:
只要唱歌就好了,这个世界其实可以并不复杂。
在U世界中,铃是做减法的。简单的归于兴趣爱好,简单的去歌唱。在这个抹去现实身份的虚拟时空里,铃抽离了自己的社会属性。
但是,长于个人人物感情刻画的细田守,玩了一招“欲擒故纵”。在U世界里脱离社会属性的铃,因为龙的出现,不得不进行社会性行为。


只要有复数以上的人,就会有社会,就会有社交。
龙的真实身份是被家庭暴力的瘦弱男孩,他在U世界里的“反抗”心理,是现实世界中,他反抗意识的决心表现。
真实世界也好,U世界也罢,他都是以一种“对抗”的姿态出现。现实世界肉体上的无能为力,不代表其精神上的妥协,而U世界中,对周遭事物的愤怒和不信任,所谓正义的斥责,正是现实世界的投影。
在“龙”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对抗的,或许在U世界中,他才能担负起心中的执念,样貌的改变,可以不用让他面对真实的自己。


现实都已经这么差了,龙,害怕现实中的自己。
龙代表着大多数U世界的玩家,现实的不如意,让他们害怕自己真实的身份被曝光。U世界的光芒,“对抗”着现实世界的暗淡。
可铃和龙不一样,或者她本就在细田守的创作下,代表着另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回归到现实世界责任的人。对于铃来讲,龙的被网暴和家暴,都是其责任的一部分,前者是U世界中的,后者是现实世界里的。
两种世界的行为如果呈“对抗”状,铃就永远无法穿插两个世界下的责任,唯有身份上的“和解”,认可同一种身份,才能肩负起穿越世界的责任。


剧本、人设、包袱,虚拟世界的人和故事,被打上了一层又一层滤镜。有无数流量的曝光就好,又有几个能做到两个世界的“和解”呢?
眼见未必为真

《雀斑公主》里细田守还努力的传达或批判着一个现象,你我所见,未必为真。
这是放在互联网时代非常有趣味性哲理的一件事情。我们从目睹者,成为了观察者,而这个观察者因为“屏幕”,失去了客观性,往往成为被引导的工具。


铃的母亲救小孩而牺牲,被引导的观察者,却成为了对其“网暴”的助力。
所有虚拟人成为了流量的一部分,他们制造社会热点,追随社会热点,排除异己,党同伐异,让互联网成为了情绪的机器。
细田守通过U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浅浅的抛出了一个问题“究竟哪个世界是真实的”?
如果现实世界是真实的,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如此之多的虚假、妄语和吃着人血馒头的人。他们既不尊重真相,也不调查真相。
相较之下,U世界更加纯粹,面具之下,每个人都敢表达自己,仗义执言,无论这言语是自私的,还是无知的。


可如果U世界是真实的,那为什么还要有现实世界里苦难的投影,为什么还是不能躲避现实世界中的痛楚和难堪。
眼见的未必是真的,连触摸到的都不一定真实存在。这个看似很唯心主义的话,背后却是细田守的嗟叹和希冀。
这也是《雀斑公主》中,细田守所想表达的。真实与否,从不在于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而是这个世界中,这个社会组织里,与众者的真挚和热忱。

只要我们真挚,热忱,无论这个世界是U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他都是真实存在的。


倘若我们虚以委蛇,我们必然无法感触到这个世界的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